黄企生随笔:《慧语人生》爱读书的人,独处也不会孤独

杨弘环球经 2024-11-21 18:32:40

《慧语人生》

爱读书的人,独处也不会孤独

作者:黄企生

作家梁晓声有一次跟学生交流,有学生提问:

“读书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梁晓声的回答是:

“读书,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孤独的能力。”

除了寒冷与饥饿,世界上最难熬的就是孤独。

读书是免于焦虑和孤独的最好良药。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沉浸其中时,往往是独自一人坐在安静一隅,周围的喧嚣仿佛都渐渐远去。

日本教育家斋藤孝在《深阅读》中写道:

“只要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就能减轻内心的孤独感。”

如今,很多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到大城市独自打拼,孤独无处。

白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他。

晚上回到出租屋,只能任由孤独裹挟。

此时,最好佳境,就是看书学习。

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不会感到孤独。

过完91岁生日的杨绛先生,法国著名的学者刘梅竹采访她。

问杨绛先生:

“您有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

她回答说:

“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书,有书就不孤独。

我现在是一个人,可是我并不感到孤独,我的亲戚朋友对我都很好,我和阿姨相处得也很好。

且我看很多书,就像到处旅行一样。”

毫无疑问,读书,是治愈一切的灵丹妙药。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欣赏一位哲人一段话: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处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寂寞、孤独这样恐怖的东西所折服。

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王国。”

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然后读了,我们就不孤单。

在与书中的文字、作者的思想进行着一场独特的交流和对话。

作者以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见解、感悟、故事等一一铺陈开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心里回应着作者,或是对书中观点表示赞同,进而深入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或是对某些表述产生质疑,在内心与作者展开一场无声的辩驳。

这种对话没有旁人的参与,完全是自己的思维与书中蕴含的精神世界的碰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孤独此时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非常私密且自我的体验;

从哲学的角度看,孤独却又是客观事实,是人存在的本质。

正是这种孤独,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去理解、去感悟、去想象,从而在阅读的旅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精神滋养。

正如雨果所说:

“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生活不易,唯有读书,能治愈一切矫情。

你读过的书,总会在人生的某一刻,为你点燃一盏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