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不应忘却的抗清英雄

云飞四海 2024-05-22 15:25:16

说起明朝后期的英雄人物,大家会想起戚继光、郑成功,会记起袁崇焕、史可法,但是有一个人的功业和气节并不在他们之下,在历史上却没有他们那样的鼎鼎大名,他就是堪称“抗清保明老黄忠”的孙承宗。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承宗出生于河北高阳,这里位于明朝“九边”重镇蓟州。素来是战火纷飞之地,到孙承宗六岁的时候,高阳又被划为练兵基地。明政府在当地招募乡民为兵,训练部队。戚家军的北方车营,好些士兵都来自于此。

这样的环境下,孙承宗自幼就深受军事启蒙。读书之余,更不忘了习武练剑。他体魄健壮,生得“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活脱脱的武士模样。正经功课也没落下,十六岁的时候,就高中了秀才。后来的人生经历,就格外丰富。既在国子监读过书,也在大同巡抚房守正家里做过家庭教师,更曾亲历过一次大同兵变,在巡抚大人都吓得不行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一番慷慨陈词,竟然从容化解危难。以上就是四十岁以前,孙承宗的基本人生。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情,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和军旅生活,有着不解之缘。

同样是在这期间,他的一项重要品质,日益显露出来:敢于担当。大同兵变的时候,别人躲,他挺身而出。后来的辽东战局,依然是别人躲,他挺身而出。

万历三十二年(1604),四十一岁的孙承宗赴京赶考,一举考取榜眼(全国第二),从此步入大明官场。先做翰林,又做詹事府谕德(太子府老师),深得彼时太子朱常洛的器重,又被安排做其子朱由校的老师。

在此期间,与杨涟、左光斗、叶向高等人交好,成为东林党一员。这期间的孙承宗,人生基本平淡快乐:工作不错,很得朱常洛父子的赏识;人缘也不错,东林党的朋友尤其多;官运也好得很,天启皇帝朱由校登基后,已经升任内阁大学士。

公元1620年,年近花甲的孙承宗被万历皇帝任命为皇长孙朱由校的老师,小皇孙很喜欢这个白须飘飘的老爷爷,孙承宗无意中等来了“野百合的春天”。就在这一年,万历皇帝和随后继位的成泰皇帝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在群臣拥护下登基称帝,史称明熹宗。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不再平淡:辽东战局日益吃紧,到了天启二年(1622)的时候,明王朝在辽东的屯兵重镇,包括六堡、抚顺、清河、沈阳、辽阳、广宁,全都已丢失。明朝仅有的控制区域,就是作为北京门户的山海关。这种局面下,明朝兵部侍郎王在晋更提出了放弃整个辽东,全数退守山海关的方略。局面极其严峻。

孙承宗作为皇帝信任钦佩的老师,经常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辽东。忠君爱国的孙承宗对边防事务非常关注,经常深入兵士百姓了解军心民情,从而积累了充足的第一手军事资料。

1622年,报国心切的孙承宗自请督师蓟辽,踏上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浩荡征程,这一年他已经是年届花甲的老人,随风飞舞的皓发银须令人肃然起敬、钦佩不已。

孙承宗到任后,抚恤百姓,精简军队,修建亭障,垦荒屯田,不但有力地阻击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还给大明赢得了养精蓄锐的机会。在督师辽东的四年里,孙承宗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招练兵马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器营、八个前锋后劲营,制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等军事装备几百万,开疆扩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顷,年收入十五万两白银,同时他和天津巡抚李邦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携手御敌,于是“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正当孙承宗和袁可立准备凭借数年之养精蓄锐向后金展开大反攻时,北京的朝廷却发生了大变动。明熹宗完全被大宦官魏忠贤给迷惑了,什么事都交给这个家伙定夺,反对宦官干政的东林党人遭到严厉压制,一批仁人志士相继被逐出京城,结果阉党势力遍布朝堂,猖獗肆虐,不可一世。

孙承宗向来对宦官是不冷不热的。宦官监军到辽东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孙老爷子只以茶水相待。魏忠贤知道孙承宗德高望重,便派亲信宦官与他交结。他在会见时面沉似水,一言不发。魏忠贤因此怀恨在心,时刻伺机报复。

天启五年(1625)九月,孙承宗的亲信部将马世龙在进抵柳河时,遭到后金骑兵伏击受挫。这场小规模的战斗,却招来了魏忠贤的亲信言官铺天盖地的谩骂。魏忠贤更借此叫嚣着要治孙承宗“贪战失地”之罪,并指使户部扣下了本应发放到辽东的二十四万两饷银。在无力挽救朝局的情形下,孙承宗只好选择“保身”。此事之后,他主动提出了辞呈。天启皇帝虽然信用魏忠贤,但对孙承宗也同样关心。尽管孙承宗的辞职得到批准,但天启皇帝警告魏忠贤“若吾师有不测,即治汝之罪”。是年十月,孙承宗平安退休归乡。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政治风暴里,他是东林党人中少有的全身而退者。

公元1628年,明熹宗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是为崇祯帝。崇祯皇帝坐上皇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灭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大明政坛气象为之一新。

魏忠贤垮台后,归养在家的孙承宗写下《三十五忠诗》,悼念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东林党同僚,并表达了重新为国效力的愿望。当时得到启用的东林党官员,比如大学士韩旷等人,都极力主张启用孙承宗。但不巧的是,此时担任兵部尚书的,正是早年在山海关被孙承宗痛骂的王在晋,正好趁机下药。王在晋先翻出孙承宗柳河小败的老账,又指使亲信言官弹劾孙承宗,尤其缺德的是,王在晋指责孙承宗在天启年间意欲率兵入京,说这是“挟兵震主”“居心叵测”。一句“意欲”,断送了孙承宗的报国梦。结果,孙承宗不得不上书为自己申辩,而担负守土之责的蓟辽督师一职。崇祯却选择了孙承宗最为看中的袁崇焕。之所以置孙承宗而不用,当然不仅因王在晋的污蔑,毕竟孙承宗是两代帝师,这样一个资历深厚且手握重兵的重臣,是任何皇帝都会忌惮的。

而这时后金的领头人已从努尔哈赤变成了他的儿子皇太极。因为努尔哈赤死在名将袁崇焕的大炮之下,皇太极以为父报仇的名义发起了更加凌厉的进攻。

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得崇祯皇帝把袁崇焕投入了大牢,随后对明朝都城北京展开合围。强敌入侵、无人统兵之际,崇祯帝想起了曾经成功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孙承宗,便一纸诏书将这位老帅从高阳召到了危机四伏的北京城,年近古稀的孙承宗又一次承担起了救国安民的历史重任。

孙承宗赶到北京后,亲自带领二十七名勇士连夜奔往情势紧急的通州,在当地军民的支持下,以勇气和智慧守住了北京的东大门。

此后,孙承宗凭借自己的威望团结各方力量,打退了西面的清军,收复了东边的遵化、滦州等四座城市,崇祯帝龙颜大悦,封赏之余将蓟辽前线的军务都委任给了孙承宗。

崇祯皇帝性格中有着刚愎自用的一面,这意味着他习惯于推诿责任。当一年半后孙承宗的一支军队(带兵将领之一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因为地方官的干预打了败仗时,崇祯帝就借着大臣们的弹劾对孙承宗展开了批评,孙承宗在朝廷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再次辞职回乡。

孙承宗回到故乡高阳后,仍然难以割舍对薊辽前线的牵挂,他给崇祯帝写了一封长信提出了十六条建议,可他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却连一个字的回复也没有收到,对皇帝再次意冷心灰的老帅只好把满怀报国激情都放在教导子侄孙辈上,让他们在用功读书的同时习练武艺,时刻准备着抗敌御侮,保家卫国。

公元1636年,后金把国号改为大清,实力更加强大。

此后的第二年,清军绕过长城南侵,不久进入孙承宗的故乡高阳,并且向高阳城发起了猛烈进攻。

孙承宗这时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他不顾年老体衰,毅然带领子孙们登上城楼,和城内的军兵百姓一起守城抗敌。不幸的是,高阳地处平原地带,而且城小兵少,最终被兵势正盛的清军攻破。城破之日,孙承宗面朝北京拜了三拜,从容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在战斗中先后为国捐躯,令人叹息的是,噩耗传开后,虽然举国悲痛,但崇祯只是轻描淡写地命“复故官,予祭葬”。直到明朝灭亡后的1645年,才由南明弘光帝给予追封谥号“文忠”。如此对待这位功勋卓著的统帅,可谓刻薄到寒心。

正可谓:一腔热血守蓟辽,满门忠烈保家乡。虽无青山埋忠骨,名照汗青万古芳。

野史记载,孙承宗临死前曾大呼:我们孙家与满鞑子没完。300年后果真应验,孙中山推翻清朝,高阳人孙岳(孙承宗十世孙)联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等人彻底赶出紫禁城。孙殿英更是把清朝的祖坟刨了,虽说和孙承宗没啥关系,不过也算是孙家人。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