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四三方案”,中国人真正可以吃饱穿暖,由此开始

梨评历史 2024-11-06 17:43:10

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业基础薄弱,曾经三次大规模向国外引进工业技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助的“156项目”,“156项目”的建设,算是彻底打下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底子。

八十年代,人人一件的确良

但从1955年开始,因粮荒问题,各地开始实行粮食凭票定量供应制度,随后,连其他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也纳入凭票定量供应的范畴,因而打下工业化基础后,新中国接下来的工业建设目标就是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等基础问题。

不过此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毛主席的最初想法是和西方国家进行沟通,打算进口一些关于纺织、炼油和化肥等生产设备的进口。

当然,西方国家出口肯定都是淘汰的二手设备,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就这样,新中国先后和日本、荷兰、英国、意大利、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了高达1.131美元的设备进口订单,不过当时新中国外汇不多,只能先付3050万美元,剩下的则延期交付。

六十年代引进日本设备的北京维尼纶厂

但不久,中苏的关系彻底恶化了,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甚至放出狠话进行核威慑,新中国的工业建设目标变成了“备战、备荒”的三线政策,直接导致和民生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的地位再次大幅度的下降,重工业再次恢复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国民经济的比例也再次也严重失调。

备战、备荒

从1965年到1972年,这七年时间里,重工业产值增长了112%,但农业呢,仅仅增长了不到35%,粮食产量只增长了46.2%,棉花产量更是仅有13.5%,和农业产值相反的是人口却不断飙升,导致粮食和纺织品供需关系相当紧张。

尽管当时希望“农业学大寨”的方式提高农业产量,但当时没有大化肥、良种和机械化农业设备的时代,产量提升有限,只能依赖进口。

1966年到1970年,每年都要进口200万吨的粮食、4万吨的棉花,到了1970年后,这个数字分别是300万吨和25万吨,而1966年,人均粮食消费仅有381斤。

当然除了进口粮食和棉花,另一个重要的进口项目就是化肥,其中光1970年一年就进口了642吨的化肥,看着不少,但当时耕地面积有15亿亩,作用非常有限,且大部分用于粮田上,至于棉花每亩地仅有半公斤的化肥。

棉花产量的降低,导致大家的棉布消费量不足,1968年,当年发棉布票每人仅为九尺。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所以六十年代人普遍都经历过一件衣服轮流穿,尤其是孩子,一件衣服能从老大穿到老小,吃不饱,穿不暖,是当时的常态。

当然,除了粮食和衣物短缺之外,其他如能源以及有机化工原料也同样短缺,也严重依赖进口。

说实话,当时也没办法,苏联的核威慑,加上还要研究“两弹一星”,需要加强国防力量,这些都很重要。

但穷则思变,人民生活水平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显然不能持续下去。

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关系开始缓和,毛主席开始考虑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重点放在大家最为关心和最为迫切的吃穿用度方面,并且停下了“曙光号”的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工作以集中资金。

至于解决办法,自然是继续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了,而当时的国际环境,也的确是一个更好机会。

首先就是1971年,印巴冲突迅速激化,因涉及到中美利益,当时驻法大使黄华就和基辛格多次秘密会谈过,双方因共同利益而逐步走近,最终大幅度改善了中美关系。

1971年10月,中国先是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此后两年时间里,新中国基本和西方国家完成了建交,也让新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了空前的好转。

尼克松访华

除了中西方关系的改善外,这一时期,中东战争带来的石油危机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西方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工厂的产能和资本严重过剩,继续一个新的出路,很显然,目光就放在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上。

国际环境的改善,为日后的设备引进提供了基础。

除此之外,六十年代大庆油田得到开发,我国摘掉了“贫油国”帽子的同时,为日后化肥和化纤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1972年,国家计委向周总理报送了一份报告,即《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这份报告计划引进化纤技术成套设备4套、化肥设备2套,加上其他一些设备等等,大约需要花费4亿美元,很快,毛主席就批准了这个提议。

《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

虽说毛主席一贯主张自力更生,但中国当时急缺化工技术,如果完全靠自己研究,需要很长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才同意引进,而且引进后方便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

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家计委提议的进口计划不断拓展,且都被毛主席批准,在这个基础上,国家计委于1973年初正式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技术交流的请示报告》。

因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需要花费43亿美元,因而这个项目被称为“四三方案”,也就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

不过因为外汇不足,只能先付一部分,后面加上利息,前前后后花了51亿美元,按照当年汇率,价值114亿人民币,而1976年,全国财政收入才776.58亿元,相当于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挤出这些钱的。

而当时“四三方案”的主体是26个主要项目,按照类型,分为化纤类、化肥类、能源、综合化工、钢铁等等,其中化肥项目占比最高,多达十三个,占据了整个项目的一半,另外就是化纤类,拥有四个项目,投资占比超过34%。

主要项目1

主要项目2

而其他项目也基本都是民生方面的,很显然,这次引进,就是为了改善大家最为关心的吃饭穿衣问题。

可以说“四三方案”里的许多项目意义是非常大的,不仅惠及了整个国家和谁,提高了产业水平,更改善了目前的供应短缺问题,让社会物资的供应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开工建设辽阳化纤厂

比如辽阳化纤厂,1974年动工兴建,1979年建成生产,其产品是涤纶和聚酯切片。

“涤纶”也叫“的确良”,因为耐穿、免烫不起褶皱且可以染成各种颜色,是八十年代人人都爱穿的衣料,而在七十年代,这些都需要进口,当时买一条的确良的衣服需要排老长的队,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辽阳化纤厂

但辽阳化纤厂当年就生产了7.4万吨化纤原料,相当于430万亩棉田的产量,到了1985年,辽阳化纤厂六年内生产了涤纶、聚酯切片等主要产品106.5万吨。

辽阳化纤厂内部

想当初在1965年的时候,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仅为1.04尺/人,到了1978年已经增长到4.11尺/人,而后更是达到了人均七尺布的标准。

的确良衣

说完穿衣,再看看最为重要的吃饭问题。

1974年10月动工兴建的云南天然气化工厂,是十三套化肥厂中的一员,并于1977年10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合成氨和尿素化肥,其中合成氨年产30万吨、尿素化肥年产量48万吨,其生产的化肥肥力比此前生产的高三倍左右,也让每亩粮食可以增产47%。

加上其他大化肥厂的生产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品种,稻谷的增产,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的增产加上纺织品的有力供应,这才解决了困扰依旧的吃穿用度问题,1984年,流通几十年的布票开始取消,随后其他票证也逐步取消。

当然,除了化肥和化纤,钢铁项目也是发展巨大。

尽管钢铁行业在一五期间就建立起来,但几十年来了,我国钢铁工业产品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且质量低劣,和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几乎达到了代差的地步。

为此,“四三方案”中,引进了一米七轧钢项目,落地于武汉钢铁厂。

武钢一米七轧机项目开工典礼

而筹划之初,武汉钢铁厂就派技术人员前往国外考察,并且选送一批人才出国学习和深造,并且大量翻译国外材料,前前后后共翻译了近三千万字。

生产线建设工地

而翻译材料的同时,也派专家们进行技术攻关,在攻关期间又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加上聘请外国技术人员讲述技术,形成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

1973年,法国蓬皮杜总统访华,参观西湖

可以说武汉钢铁厂一米七轧钢项目是“四三方案”里,技术吸收最为彻底且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最大的一个项目。

而一米七轧钢自生产后,开始逐步替代进口商品,到了1984年累计生产268万吨,相当于节省了26.9亿美元,意义重大。

当然,事情得一分为二看待,由于当时经验不足,这次项目“重引进,轻消化、轻创新”,而且由于匆忙上线,出现了资金不够以及消化和管理能力跟不上的的问题,另外,一些项目重复引进,算是一些经验和教训。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引进算是彻底解决大家吃饱穿暖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后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日后乡镇企业的主要发展就是纺织业,1995年,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基地。

随着纺织业蓬勃发展,在这些产业的需求下,中国开始加强了机器制造业,并且盘活前期引进的重工业,完美契合。

可以说“四三”方案,不仅解决民生问题,更为日后改开奠定了物质基础。

1 阅读:18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