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北洋政府签下一纸条约,没想到100年后成了中国的聚宝盆

寒霜冷月清影 2025-01-20 13:35:26

1925年4月,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沈瑞麟收到来自法国的邀约,他仔细阅读三遍都不明白法国人这次的目的。当时的北洋政府实际掌权人段祺瑞,接过下属沈瑞麟手里的邀约看都不看直接扔在桌上,沈瑞麟只好低声劝道:“我感觉他们这次似乎没什么恶意!”

段祺瑞皱眉盯着他,想着既然他都那么说那就给个面子看一下,谁知他这一看竟然让我国在100年后白捡了一个聚宝盆。这个聚宝盆就是来自北冰洋的一座岛屿,这座岛屿距离我国万里之遥,整个过程曲折离奇一切都是因缘际会。

那么,这封来自法国的邀约究竟是什么邀约?聚宝盆的真正意义在何处?

法国邀约的前因

这一切还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开始说起,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人间惨剧的序幕,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参战人口最多的一次战役。欧洲是战争的起点,随着矛盾不断升级局势越来越紧张,很多国家都身不由己地参与进去。

当时还未新生的中国也被迫卷进去,那时北洋政府段祺瑞一意孤行率兵直接挑战德国,从此成了协约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当然,那个时候我国战斗力实在拿不出手,段祺瑞为了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最后选择以劳工的方式加入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共有30万老百姓被段祺瑞派出,他们在欧洲战场的作用就是为协约国军队做一些军事工程服务。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下一步就进入战胜国瓜分战果的流程。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刚好也有资格参与这个步骤,很可惜我们在战争期间发挥作用不大,在众多强国的压力下我国也无法拿到真正的好处。

段祺瑞对此十分不甘心,但也只能作罢。直到1922年,法国突然良心发现想要归还部分庚子赔款,段祺瑞对此自然是欣然同意。庚子赔款是因为《辛丑条约》才诞生的,总之这是一份列强侵略压迫中国的证据,也是我国的屈辱史之一。

明明《辛丑条约》是清政府签署的,可是清王朝都覆灭十几年了,北洋政府还在还这个债务。此债务也被大家称为庚子赔款,说来真的十分可悲,但在强国的压力之下北洋政府只能乖乖还钱。没想到这次法国竟然主动表示要将这些赔款还给我国,北洋政府自然欢欣雀跃。

段祺瑞本人还以为法国人这是愧疚之举,毕竟当时他们将在山东的所有权转让给日本,这个行为对中国十分不尊重。段祺瑞就觉得他们是不是觉得对不起中国,才决定还赔款的。只能说段祺瑞太天真了,法国之所以这么做和他们国家的货币贬值有关系。

法国虽说在一战中是战胜国,但他们为了赢得战争付出了很多代价,最后搞得自己国内的物价疯狂上涨,此长彼消之下货币就自然而然贬值了。他们这时候提出还钱,完全就是想把法郎贬值的损失甩到中国头上,可见法国人的狼子野心。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要真的想收回庚子赔款,那就必须先兑换法郎。可法国货币的价值此刻正在不停下跌,我国在此时兑换必然要吃亏的。最后兑换来兑换去,中国没把这笔赔款拿到手也就罢了,反过来竟然还得给他们7000万银圆,真的是得不偿失!

说白了这就是缺乏金融常识的后果,不管北洋政府能如何,他们也只能低头认栽。北洋政府高官们对自己被耍了的这件事感到颜面尽失,他们心里已经恨透法国了,这次事件是对他们这一群人智商的降维打击。所以3年后法国政府向北洋政府发出邀约时,段祺瑞连看都不想看。

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但对段祺瑞之流来说,给他们一辈子他们也不可能去学专业金融知识的,他这次就是怕再次上当受骗内心对此封邀约十分抗拒。可是作为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的沈瑞麟,他却知道这件事还是得从大局考虑,不能因为上次被坑就次次将法国拒之门外。

沈瑞麟只能继续劝说段祺瑞:“其实这份邀约只是承认我们在此岛上的权益,签与不签,对我们实质上没有太大影响!但权衡一下当下时局,显然签对我们更有利,您再斟酌一下!”

法国邀约的具体内容

沈瑞麟作为北洋政府的外交官,老实说他也搞不懂这个远在欧洲的岛屿对中国未来的战略性意义,但他觉得只要不吃亏那签一下也无妨。他让段祺瑞再考虑的原因也很简单,之前我国在巴黎和会受尽白眼,国人对北洋政府早就很有意见。

紧接着北洋政府又被法国骗了,人家不但没退回庚子赔款反而从我国这边赚钱了,国人对北洋政府的意见更大了。当时段祺瑞政府和沈瑞麟被骂得都出不来门,只能说万一这次又被骗了,那北洋政府的威信就真的荡然无存了。

不过从外交层面来考虑,如果北洋政府这边签署了这份邀约,那就代表他们在国际上还是说得上话的,他们也没有那么软弱。这个时候他们的口碑就会转好,北洋政府也会获得国人的支持。段祺瑞却犹豫了,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过站在他的立场上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说来说去,究竟这份邀约具体内容是啥?该邀约就是《斯瓦尔巴条约》,法国政府在当下时很希望北洋政府能来签署。具体内容有十几页,长话短说总结一下:只要签了这个条约的国家,他们都可以在斯瓦尔巴这个地方拥有同样的权益。

这个地方本来是属于挪威政府的,不过战胜国只要签下这个条约,在此地都能无视该政府的所有意见自由进入。斯瓦尔巴是一个60000平方公里的大型岛屿,它具体位置在北冰洋和格陵兰海的交界处。以鸟瞰的角度来观察,此岛就像北极圈的一块宝石,充满了神秘感。

因斯瓦尔巴群岛是个气候十分严寒的地方,换句话来说这里是荒无人烟,能在这儿生存的都是一些类似北极熊、海豹、麋鹿以及海象的极地生物。公元十二世纪,维京人曾经到过这个地方,但因生存条件恶劣他们只能选择离开。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再没有人类进入过这个岛屿。

一直到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才再次来到了斯瓦尔巴群岛。尤其是欧洲捕鲸船将这里当成欧洲与北极圈之间的中转站,对他们来说这是个上好的歇息点。久而久之,为了满足捕鲸船的生活需求,这个岛屿的基础建设就被大家慢慢完善了起来。

后来有人在岛屿的附近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于是这个无主的宝石就吸引了一众强国的注意,大家都想得到它。

聚宝盆的真正意义

不过斯瓦尔巴群岛最低温度可以达到50多度,所以就算周边有金矿,大家想要大量开采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很多探险队抱着一次挖够本的想法来的,这种不顾当地生态死活的做法,搞得当极地生物濒临灭绝。因为疯狂的挖掘,也使得斯瓦尔巴群岛的地形出现多处塌陷。

在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各国探险队只好集体撤回赶赴战场,斯瓦尔巴群岛由此成功获得了喘息的空间。不过这次战争结束后,大家还是想起了这颗大宝石,但谁也不想再打仗了最后大家就进入协商状态。经过众多强国的商讨之下大家决定一起开发,《斯瓦尔巴群岛条约》应运而生。

在条约中,大家一致赞同把此岛的主权给挪威,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挪威离这里最近。不过挪威政府也要允许条约内的签约国国民有自由进入斯瓦尔巴群岛的权力,同时这些国家也拥有开发和长期定居的权利!可以说《斯瓦尔巴群岛条约》对签约国来说是有利无弊的,但该岛屿真实的矿产也不多了。

法国要拉中国签这个条约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和德国是死敌,他们想要在日后为自己多拉一个盟友。按理说只要是协约国其实都有机会成为法国的拉拢对象,这次法国选择中国怎么说也是看得起中国。或者可以说他们觉得可以轻松拿捏中国,以后要用上也方便。

段祺瑞也是基于以上原因最终答应签下这份条约,他也以此为荣。总之他这次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我国在2004年在此地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成了全世界第8个在这里建站的国家!

所以聚宝盆的意思不是说为我国挣了很多钱,而是说我国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的科考工作,这个意义远比金钱更可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