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来,我国换装了36种制式手枪;而美国自建军至今才换装5种!

司徒静好乐 2024-12-12 15:16:44

越是深挖资料越乱,“制式手枪”就越多,竟然统计出了36种以上!如果按照一支军队统一配备一种手枪算“制式手枪”的话,当然只有建国后的51、54、92和QSZ-193才符合要求。可是像11式手枪这种高级货,也妥妥表明是制式配枪啊?

理应如此的话。记载在《陆军部关于购买美利洋行械合同弹稿》中,1924年北洋政府采购“德造新式一号自来德手枪一千二百枝,每枝随带子弹五百粒”,也应算制式手枪了吧?更何况,被尊为“中国第一种军用制式手枪”,前淮军首先装备,后来清军神机营、武卫军军官所佩的柯尔特M-1860式左轮手枪,更是不能忽略过去的......

更可气的是,就连作为参考标准的美国和美陆军也是双重的!美国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早于《独立宣言》,于1775年6月14日由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提议建立;又在《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签订后的第二年(1784年6月2日)解散。1784年8月,又成立美国第一团(First American Regiment);在此基础,于1792年成立了美国军团(L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造成美军就没有“建军节”,官方只给军人设定了源于南北战争的“阵亡战士纪念日”和第一次大战的“退伍军人节”。

两次建军间隔的17年中,也就使美军存在着和我国军队在建国前近似的情况。谁知道嗜枪如命的美国人,到底装备过多少手枪?也就不能严谨的说,美军只装备过M-1775式燧发手枪、柯尔特M-1860式左轮手枪、勃朗宁M-1911式手枪、伯莱塔92F手枪和西格绍尔M17/M18手枪这5种手枪!

再来说我国这边。百科认为,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曾国藩指示李鸿章在安庆招募编练的汉军“淮勇”,可视为我国近代化军队的前身。可是,又说“中国最早的近代化陆军”,是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2月,清廷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改编“定武军”而来的“北洋军”。而“北洋军”,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三个月后,就把一个美好未来带进了深渊......

随着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日寇侵华,各路军队不是在筹钱找枪,就是在买枪的路上!笔者在开篇一心想求证的“制式化军用手枪”,直至新中国前,很多也只是军队统一制式化憧憬下的“占多数派”,你又不能说它们不是“制式”的!在上世纪的1910年-1920年这十年间,除了毛瑟C96手枪以外;国内就出现了“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共6款手枪!

写到这里,笔者更想通过分阶段量化统计的方式,给大家呈现最直观的情况!先别说全部36种手枪,仅是建国后制式手枪换装就已超过了美国!说我国制式手枪有160多年,当然是跨越了“清末、民国、抗战、建国后”这4个时期;涉及“引进、援助、缴获、仿制、自研”这5种渠道。如果按枪型分类,有转轮手枪和自动手枪这两大类;还可按枪型和用途划分为战斗手枪、冲锋手枪、自卫手枪、军用和警用等等......

(引进)

“引进”这个渠道,贯穿了从清末新军、民国、抗战、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若考虑到引进并仿制的苏制托卡列夫TT-33手枪;为新疆和云南警方少量装备的格洛克17手枪,“引进”从未停止。要不是国家强调把武器的制造权抓在我们自己手里,或许让部队换装一定数量的“洋手枪”,真不是在说梦话!回顾建国后自研的那些手枪的话更是如此......

可发射0.44英寸黑火药子弹,空枪重2.65磅的柯尔特M1860式左轮手枪。之所以能成为美陆军第二种,我国军队第一种制式手枪。首先,是该枪装填一次可发射6次,在《荒野大嫖客》等西部牛仔手中,其射速不低于自动手枪;其次,是M1860相比同类2.06千克的重量轻了近一半,也由沃克型转轮手枪的38.1厘米缩短至35.5厘米,手感体验非常好。而且参加了对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西班牙的作战,深受拥趸且经受住了实战考验。

在此之后,清廷为“北洋新军”采购了发射7.63x25毫米手枪弹,弹仓容量10发的德国毛瑟C96,也就是直至抗美援朝还大量使用的“驳壳枪”。

在此之后,就是“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这6款手枪。“一枪”是指绰号“枪牌撸子”的勃朗宁FN M1900;“二马”即“马牌撸子”柯尔特M1903;“三花口”指的是有“花口撸子”之称的FN-勃朗宁FN M1910;“四蛇”是指只佩发高级将领的德国绍尔M1913;“五狗”是由西班牙生产的Express型“快速”牌袖珍手枪;“张嘴登”就是带有伯莱塔92F特色的毛瑟M1934型手枪了!

这还没有完,当时还装备有俄制纳甘M1895转轮手枪,毛瑟M1932冲锋手枪,以及史密森·韦森M1917型和“胜利”型转轮手枪等等。

在1949年之后,我国又引进了托卡列夫TT-33,已知的还应包括格洛克17。这还未包括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所采购的警用和军用手枪!

(援助)

“援助”类的手枪,虽然不用我国花重金购买,但也是我国军人用生命换来的,而且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首先是美国将“一战”的制式手枪,已淘汰,可发射0.45英寸ACP手枪弹的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少量装备给了入缅远征军。

之后,我国军队又接收了柯尔特M1911A1型手枪,以及“加拿大撸子”勃朗宁M1935手枪。

(缴获)

一、抗日战争中缴获。主要是日军所装备的3种手枪;包括南部14式、南部94式和26式转轮手枪。

其中,较罕见的是二十六年式拳铳。“26式转轮”作为日本第一种国产制式手枪,仿自美国史密森·韦森3号。采用9毫米6发弹巢,因为猛看外形好似没有击锤,所以日本人又称它为“无槌式”,实际上仅是没有击锤扳动尾巴的伪无槌。

二、解放战争中缴获。这类缴获基本属于是抗日战争中西方装备给国民党军什么,我军就能缴获什么;包括柯尔特M1911、勃朗宁M1935,以及英国产发射0.455英寸弹药的伟伯利系列转轮手枪等等,细说又是一场“考古大冒险”!

(仿制)

在我国仿制国外经典手枪之中,毛瑟C96肯定是其中的主力,例如由太原兵工厂出品的11.43×23毫米(.45ACP手枪弹)的晋造“十七式手枪”。1919年,上海兵工厂还仿制出了勃朗宁M-1900式手枪。

建国后,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面换装苏式武器,装备托卡列夫TT-33手枪的同时,开始仿制前苏联7.62x25毫米手枪弹药,以及弹匣容量为8发的同类手枪,两者均称为“51”。对51式手枪的完善和修改,则问世了54式手枪。

与51式同期问世的,还有一款以德国瓦尔特PPK型手枪为原型的52式手枪。后来又参照马卡洛夫手枪,仿制成功了59式手枪;还以毛瑟M1932冲锋手枪(即“镜面匣子)仿制了80式冲锋手枪。

(自行研发)

关于建国后的自研手枪,假如将51式归入仿制的行列,耳熟能详的,54式算“半个”自研手枪,毕竟“大黑星”的名气在那里摆着呢,东南亚、港台也认可这款利器属于大陆产品。其次就是“善良之枪”64式“小砸炮”了;然后是上世纪90年代至“千禧年”问世的9毫米/5.8毫米92式手枪枪族;以及警用的05式转轮;再有就是具备模块化的QSZ-193手枪!

就像挂在军官胸前的11式手枪那样,新中国自研的手枪,除以上几种以外,那可是多了去了!还应包括:64式/67式微声手枪、77式手枪、84式袖珍手枪、11式紧凑型手枪,以及主要用于出口的NP系列、CS/LP系列、CF系列等等......

需要单独指出的一款稀有枪型。是上世纪80年代,为迎合当时全球“微冲”、战斗手枪的潮流,参考毛瑟M1932,外形却更像采用7.65mm弹药的M61“蝎”式(Scorpion)冲锋枪的80式冲锋手枪,应该也算我国的自研产品。毕竟,该枪无论是外形,还是所使用的7.62x25毫米51式手枪弹,以及诞生年代,都已经见不到毛瑟M1932的影子了。

当然,也有网络作者将M1860转轮、勃朗宁M1900、驳壳枪,“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六张嘴蹬”这6款撸子;51式、54式、92式单独拿出来,列为160多年来,我国军队所换装的12种制式手枪。

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仅是参考美国就不难看出三点启示:其一,手枪发展要跟上时代;其次,观念要开化,不能固步自封;再有,小小的手枪发展,证明一个国家的强大和长久稳定,是一国军队得到建设建全、强大的基础!

在此,愿我国制式手机发展,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阅读: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