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厉害的阳谋:挟天子以令诸侯

西北驽马说事 2024-12-25 05:37:41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政府软弱无能,宦官与外戚专权不断,加上天灾频发,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起义,朝廷无力镇压,想出一个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剿匪的招。这一招虽然成功平定了黄巾起义,但也加速了汉室对全国统治的失控,各地州郡长官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们可以自己收赋税,供养兵马,任命官员。导致东汉皇帝,虽被天下拥为共主,但却再也无力掌控天下。

而董卓之乱,更是把汉朝的统治中心搞得一塌糊涂,洛阳被烧,长安又被李傕、郭氾给霍霍的不成样子,而且生命还时刻受到威胁,汉献帝选择了出逃,想寻求兴复汉室的机会,而这次出逃成就了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阳谋,挟天子以令诸侯。

本来袁绍是最有可能干成这件事的人,他当时是各个割据势力中最大的,而且政治履历也好,一门四世三公,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在讨伐董卓的时候他就是各路诸侯的共主,曹操也只是他手下的一名将领。汉献帝也想让袁绍来接自己,认为他是兴复汉室的最大希望,但袁绍由于自己的犹豫和短视,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当时汉献帝出逃到洛阳后,日子过得很苦。各路诸侯也都知道,袁绍的手下的沮授、田丰等就积极建议袁绍迎接天子,对建立伟业很有好处,其中沮授就说可以把天子接到邺城,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田丰则认为天子蒙难,袁绍作为汉臣理应迎接汉献帝,为兴复汉室尽力。而反对的一方主要是郭图、淳于琼等,他们认为汉献帝到来后,会使袁绍的管理受到掣肘,不利于扩大割据势力。

袁绍认为反对一方说的更有道理,而且他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顾虑自己如果把天子迎到邺城,自己的老大地位要受到威胁,而且如果因为自己的政治野心与汉献帝发生冲突时,自己会背一个背叛汉室的骂名。手下的将领中那些忠于汉室的可能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而且他当时拥兵20万,是最大的割据势力,认为不靠汉献帝也能成就霸业,总终觉得不迎是正确主张。

而曹操在听说汉献帝落难后,他手下的谋臣毛玠就向曹操献计奉迎天子,认为这样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这和曹操的想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曹操想的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此成就霸业,这就是曹操比袁绍高明的地方,他更有战略眼光。

曹操很快把这事拿出来和手下讨论,荀彧就积极主张迎接天子,他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乘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意思就是说,现在天子蒙难,曹操如果奉迎汉献帝,顺从百姓的民望,是大顺之举,以朝廷的公正制服雄杰,是大略之举,扶持大义招揽英才,是大德之举。

荀彧的建议说了奉迎汉献帝的好处,而且满脑子都是兴复汉室的想法,曹操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听明白了荀彧想法,奉迎的好处他听出来了,但是他没有完全听取荀彧的建议,因为他想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自己的霸业,而不是兴复汉室。他也因此明白了荀彧的内心想法,所以对荀彧有了防备,在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刻,用一封无字信让荀彧自杀,为自己儿子代汉自立扫除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史料中没有记载曹操手下反对奉迎汉献帝的具体人,史料记载“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这里的“或”指的是有些人,他们认为曹操周围还有很多对手,而且曹操实力相对较弱,天下大乱之际,汉献帝迎不迎,对曹操实力提升没什么好处,但曹操在听了毛玠和荀彧的主张后,还是决心迎接汉献帝,成为成就自己梦想的助力,而且历史证明他这样的做法是对的。

公元196年曹操从洛阳把汉献帝接到自己控制的许都(今河南许昌),成为了自己手中的傀儡,自封大将军、武平侯,并任命荀彧为侍中、尚书令等要职。朝廷事务先禀曹操,再奏天子,完全架空了汉献帝,成为他统一的强大助力。

占据了政治伦理的高地的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对各地的诸侯王施加影响,各个诸侯虽然明白这是曹操的意思,但碍于自己是大汉臣子的身份,而不敢公然违背。例如后来后悔了的袁绍想抢走汉献帝,结果曹操就借汉献帝的名义给袁绍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意思是袁绍想推翻汉朝的统治,一下子就把袁绍定成了叛乱分子,这样的人天下可共讨,占据政治正确的曹操也最终通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吸引了很多人才,避免了过早过多树敌,减少了自己的政治阻力,对恢复北方生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建立曹魏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是最厉害的阳谋,各路诸侯只有干瞪眼,明知皇帝下的旨是曹操的想法,还不得不执行。当然后来随着割据势力越来越少,昔日的汉王朝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力就越来越弱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