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三年,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国内粮食价格的小幅波动。但在国际上,粮食市场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价格涨得离谱不说,还带着一股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从小麦到玉米,从大豆到食用油,全球粮价创下了历史新高,震荡得连国际机构都坐不住了。
这不是自然灾害年年都有的事,而是疫情、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联手搅动的“世纪大戏”。但如果你以为粮价是被单纯的供需决定,那就小看资本的手段了。在全球粮食贸易链上,有四个绕不开的玩家:美国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俗称“ABCD”。他们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说白了,粮食能不能运到你饭桌上,得看他们脸色。
再加上华尔街金融资本的推波助澜,粮食早就不是单纯的农产品,而成了能被炒作的“期货”。这些金融机构和四大粮商一合作,就能通过调控物流、操控期货市场,把粮价抬高到普通人根本无法负担的水平。要说从粮价波动中获利最多的,还得数这些大资本玩家。
粮价飞天,生活必需品成本上涨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饥饿人口过去两年激增,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粮价失控。更夸张的是,在一些粮食进口依赖度高的国家,粮价的波动直接引发了社会动荡。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家也或多或少的感觉得到,部分食物的价格有些许上涨。俄乌冲突一爆发,国际粮价飙升,虽然中国有稳定的粮食储备系统,但油脂和进口大豆价格的波动,还是给市场带来了不小压力。不过,国家出手压住了局势,比如通过压低豆油价格和抛售储备粮,让老百姓不用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中国如何稳住自己的饭碗?对于四大粮商的投机操作,中国早有准备。像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中粮集团这样的国家队,基本能在粮食流通和储备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一旦国际市场的价格不正常波动,国家储备的粮食就会被投放到市场,平抑那些被炒高的价格。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粮食安全政策一直在强调“立足国内”,粮食自给率保持高水平,加上政策性补贴和技术支持,老百姓的饭碗基本上掌握在自己手里。
反观一些小国家或对外依赖度高的地区,粮价波动则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有的国家为了平抑国内粮价,甚至直接停止了粮食出口。这种急躁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全球市场进一步失衡。无序的竞争,也让粮价问题成了各国博弈的战场。
谁在获利,谁在买单?粮价暴涨,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人和弱势国家。对于资本来说,粮食是赚钱的工具;但对老百姓来说,粮食是生存的基本。中国通过储备政策和市场调控,稳住了自己的粮食安全,为全球粮食稳定贡献了不少力量。但这场关于粮价的“战争”并没有结束,未来如何应对资本与自然、地缘政治的共同挑战,是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回到那个比喻——粮食飞上了珠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高山”,而是能让每个人都吃得饱的“平原”。这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也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努力实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