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大的投资智慧,是坚守了这1原则→

空评你好趣事 2024-12-18 08:22:42

巴菲特说:人生永远不要富两次。

巴菲特的观点认为,一旦一个人通过努力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他们应该致力于维持这种财富状态,而不是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去追求更大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从富有跌落到破产,然后再努力东山再起,这样的过程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牺牲,包括在财务低谷期间无法照顾家庭等后果。

因此,巴菲特建议大家,要稳健地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更加不要追求一夜之间的暴富。

直白的说,巴菲特是个十足的保守派,也绝对不会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动摇自己的财富根本。

巴菲特最核心的投资原则就是:本金不要亏损。

了解巴菲特财富增长轨迹的人都知道,他的大部分财富是在60岁以后积累的,如果他曾有过一瞬间,选择一条更为激进的投资路线,或许他能更早成为首富,但他没有这么做。

但反观我们身边很多人的做法,经常和巴菲特的这一原则背道而驰,这不得不说,跟我们的国情、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心理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悲情主义情节,这种情节体现在对那些历经磨难、最终东山再起的英雄故事的深深喜爱和传颂。

从古代《史记》中的项羽,到现代的企业家,如史玉柱和褚时健,他们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逆境中奋斗精神的推崇。这种精神认为,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洗礼,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尊重。

史玉柱在经历巨人集团的失败后,凭借“脑白金”和“征途”游戏重新崛起;褚时健在出狱后,以74岁高龄创立“褚橙”品牌,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奋斗传奇,也是中国文化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对这种悲情英雄的崇拜,以及对于冒险博概率的认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人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但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忽视风险,盲目追求高风险高回报,从而可能面临重大的财务或事业危机。

在中国,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一个人在积累了初始财富之后,倾向于利用这部分本金去追求更大的财富积累,这现象背后,是人类对于财富追求的贪婪。然而,这种行为模式亦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可能导致一贫如洗的结局。

所谓从奢入简易、从简入奢难,当这种冒险行为未能实现财富的跃升,反而导致原有资本的丧失时,往往会导致个体的精神状态陷入低谷。

与此相反,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强调,应始终规避此类风险,坚决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性投资,坚持稳健的资本管理和财务规划,以确保资产的长期增值与保值。

最近,股市暴涨,有些人甚至拿着裁员补偿获得了几万现金,All in投入股市。

过往,也听说过不少,在通过经商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投身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最终不幸陷入困境的案例。

确实,在追求个人或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可用资源是必要的。

然而,在此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是:用来搏一搏的钱,是否是我们资产的核心和全部。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评估这些资产投入后,如果失败对我们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生存带来的影响。如果涉及到动摇根本的风险,那么这样的交换是绝不可取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所拥有只是时间和技能,通过出卖时间和技能去创造财富,这是风险最低的事情,因为无论如何都会有所收获。

然而,用已积累的财富去博取更多财富则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能会面临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谨慎行事,量力而为。

巴菲特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钱结婚,要是已经很有钱了,更不能这样了。

如果告诉巴菲特,眼前的一个机会,99%是扩大自己的资产100倍,但是1%可能会损失他的本金,他一定不会参与,因为他懂得知足。

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商学院的演讲,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

假设年初你有 1 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 10%,上杠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赚 20%,年末时你有 1.1 亿美元,还是 1.2 亿美元,有区别吗?没一点区别。

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有个笔误,虽然你有 1.2 亿,但他写成了 1.1 亿。多赚的钱有什么用?一点用没有。对你、对你的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投资人和赌徒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谋未来,避险为上;后者逐一时之快,无畏风险。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