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河山,华北地区水资源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性好转

闲说宇俊星 2024-03-31 21:44:33

南水北调的渠首

罕见的官方肯定

中国的政治文化偏内敛,很少用带有明显感情的词语形容一件事。如果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大力肯定的事实,那么实际上这件事的影响远远大于文字的描述。

3月14号,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既然官方的做出了肯定。那么华北严重的地下水超采状况就是大大的逆转了。

南水北调石家庄至北京水渠航拍

水利部还算了一笔账,仅从2018年以来,华北地区补水338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半条黄河的年净流量。其中回补地下水量超过130亿立方米。永定河实现了全年全线有水,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京杭大运河连续两年实现了全线水流贯通。

这还没算华北各省节水用水方面的成绩,加上2010年后降雨带北移,老天爷也再给华北的土地“加湿”。承载了大量人口的生活,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中华文明源起之地的华北平原终于能喘口气了。

曾经卢沟桥下干涸的河床

2020年的全线通水后的永定河

曾经令人揪心的华北水资源问题让不少专家在2000年初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到了本世纪中叶华北地区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不过20年白驹过隙,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好转超过了当时最乐观专家的预计,我们这一代人亲身见证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曾经的华北“大漏斗”

我们水资源分布呈南多北少的趋势,但是人口分布并不如此,河南、河北、山东都是人口大省,河北山东更是亿级人口大省。而且河北、河南、山东等也是产粮大省,年产超5000万吨的粮食。北方的工业又多是耗能又耗水的重工业。山东的有色金属工业,河北的钢铁行业都是“吃水”大户。

河北省的钢产量单独拉出来计算是世界第二

国际上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华北大部分省份比西北还缺水

在这张表上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低地区是华北而不是西北地区。2017年时,天津、北京、上海、宁夏、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江苏等多省市均处于极度缺水的区间。农业用水占据我国总体用水的60%远超工业和居民用水。

工业和居民用水还能通过行政命令加以控制,但是华北的农业用水在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不能断,这几乎将仅存的水资源榨干。

华北各省份都是粮食大省

下面可以看看2011年到2022年的我国用水概况,就知道农业用水有多恐怖。

2011年用水量为6107.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743.6亿立方米。

2012年用水量为6131.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902.5亿立方米。

2013年用水量为6183.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921.5亿立方米。

2014年用水量为6094.9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869亿立方米。

2015年用水量为6103.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852.2亿立方米。

2016年用水量为6040.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768亿立方米。

2017年用水量为6043.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766.4亿立方米。

2018年用水量为6015.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693.1亿立方米。

2019年用水量为6021.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682.3亿立方米。

2020年用水量为5812.9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612.4亿立方米。

2021年用水量为5920.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总量3640亿立方米。

2022年用水量为5998.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为量3781.3亿立方米

过去的十几年年时间内,总的用水量缓慢下降了100多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1年的净流量,黄河总净流量的1/6,农业用水还是大头在3600~3700亿之间。

因为巨量的农业、工业用水需要,加上人口多。华北的地上河流基本都被抽干了,只能打地下水的主意。但是地下水的形成是以地质时间为周期的,几十年的抽取让华北的地下水也不堪重负。

90年代到2000年,华北地区的生态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到了2000年左右,国家综合了各省份和各级水利部门的数据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如果在不加以干预,华北地区将会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

超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

早些年的《中国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图》详细讲述了华北严重的地下水超载问题。

地下水开采潜力划分为六个等级,分别是超采区、基本平衡区、开采潜力较小区、开采潜力中等区、开采潜力较大区、开采潜力大区。其中的超采区就包括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河北以及北京区域已经分别超采 500 亿立方米和 60 亿立方米;天津已经无法超采地下水,沧州的地下水位最大降幅将近 100 米,比海平面还低近 80 米,地下水资源已经几乎处于枯竭的状态。

2001华北的地下水超采状态,这种严重的状态让中央下决心开始调水工程

沧州附近的超采都不能用漏斗形容了,这里简直就是悬崖。

我们做对了什么

面对严峻的形式,这十多年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建设南水北调的中线和东线工程。节流就是华北各省采取了一系列节水措施。

重塑山河的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早在1958年就提出了,工程验证和讨论了几十年。直到2000年华北的水资源面临“绝境”中央才下决心上马工程。工程施工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比如加高丹江口水坝、引水干渠穿越黄河等等。

穿越黄河的渠道

上游水源地基本放弃了工业

上游的丹江口地区人民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保证水质当地工业发展做了很多限制。工程开始供水时,国家领导人集体亲自赶来参加了启动仪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头是长江的支流汉江,一头是首都北京。开始调水后不久,北京就出现了立竿见影的环境变化。

丹江口水库

沿线干涸的水库焕发了生机,最著名的水库就是北京的密云水库了。自调水开始,密云水库接收了超过6亿立方米的南水。不仅重新担负了北京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任务。还变成了旅游打卡圣地。

如今的永定河水天一色

北京市民在宛平湖畔观景栈桥上合影留念

1996年永定河就断流了,河床裸露,黄沙碎石铺在河滩上。2014年南水北调供水以来,河水状态焕然一新。北京的整个水系都活了,市民周末郊游的景点也多了选择。到了2022年北京地下水平均深度15.64年,比调水之前回升了10.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51.8亿立方米。

不单单是北京,华北各地的地下水都在回升

截止目前,南水北调已经向北方的数十个城市供水,成为了不少城市的主力水源。由于城市切换了水源,把原来供给城市的地下水还给了自然。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位开始缓慢但有序地恢复。

202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前面的数据也清晰的说明,我国现状是农业用水占了大头。那么节流的重点也要放在农业上。农业部、水利部、各省的农民和基层工作者如同老黄牛默默做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华北各省的老乡们默默付极多。(很多新闻报道了,但是大家对这类新闻实在缺乏兴趣)

解决华北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一直是水利部最重要的工作

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这十几年广泛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华北地区节水压采强化取水许可。各地开始严格推进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每亩402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64立方米,降低了9.5个百分点。

河北石家庄藁城区放弃大水漫灌而采用的水肥一体化种植小麦

另外水利部在华北地区7个水系、55条河湖持续开展常态化补水和夏季集中补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同时扩大供水管网的覆盖面积,用地表水置换华北地区地下水水源,累计关停地下水机井29万眼。

这些工作日复一日,缓慢但是有效率的改变了华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今天的密云水库

最后就是老天爷也在帮忙了,这些年春夏的东南季风能量更大,能吹到更远的地方了。这十几年来,北方的平均降雨也多了,虽然大部分雨水都蒸发或者顺着径流流走了。但是总归是有一些渗透到地下的。我们看一下这些年的降雨趋势。

北京地区平均降雨量这十几年明显增加

我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到30年总的用水量峰值是年54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200亿立方米左右。后面随着人口继续下降,大量村庄废弃(60年代出生高峰人口进入死亡期,人口快速下降到12到13亿区间)华北地区的国土规划都可能做大的调整,国家可能会放宽居住用地限制,二三线城市普遍可以住2、300平的别墅联排。

这几年南水北调中线扩展,引汉济渭工程等多个调水工程的贯通。北方乃至西北的环境都在走向好转,很多变化速度超过人的预期,在不违背自然规律前提下,到2030年中国北方很多地区也会有江南城市那样四水环抱,水天盛景的感觉。

世界其他缺水国家30年情况可能会更惨,比如南亚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中东的埃及这些地区既缺乏足够的水利设施本身人口众多还在迅速增长,政府暂时也靠不上,到时缺水会更严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