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毛钱卖到20元!高端雪糕,死于2023

冷眼沉思录 2024-08-31 15:13:22

你能想象,一根雪糕就要卖到66块的高价?!

“它就这个价,你爱要不要!”

这是钟薛高创始人林盛面对媒体采访时,放出的豪言壮语,让人不禁怀疑,究竟是谁给他的勇气,才能说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一番话。

难不成是想钱想疯了?

可不到两年之后,定位高端的钟薛高,在网上的价格从原来的66元一根,跌破到了2.5元,属实是有些打脸。

不知道放出豪言壮语的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现在有没有为自己的嚣张发言感到后悔,不管他后不后悔,曾经拥有员工2000余人的钟薛高,仍旧在坚持的员工,只剩下了寥寥100人。

而留下来的这些员工,并不是真喜欢钟薛高,只是因为他们还被拖欠着工资,要不是为了辛苦钱,他们早就跑路。

有网友这样评价:

“从没买过钟薛高,我就已经打败了99%的人,至少没有交智商税。”

01雪糕源于外国人?

小的时候,能吃上5毛一根的小布丁,就已经觉得非常满足,而超市冰柜里的巧乐兹,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那可是妥妥的奢侈品。

谁要是能吃上一根巧乐兹,真的是会被人羡慕上好几天。

可近几年,雪糕开始逐渐变了味儿,各种贵族雪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价格更是让人咋舌,随随便便拿出来一支雪糕,价格就得几十块,甚至要上百块!

四块一根的巧乐兹都快成了最便宜的雪糕,不过啊,贵也有贵的道理,至少在结账的时候,一看价格心里那是拔凉拔凉的,比吃什么雪糕都管用。

超市的冰柜里,许多我们小时候吃过的,比如一毛钱一根的老冰棍、5毛钱的小布丁、一块钱的七彩棒冰、2块钱的三色杯,这些物美价廉的雪糕,也已经消失不见。

为什么这些便宜的雪糕会消失不见呢?

中国的雪糕产业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雪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卖的越来越贵,高价雪糕越来越卖不出去,是因为中国市场容不下高端雪糕吗?

中国第一个雪糕品牌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它的名字叫做“美女牌”,他背后的老板是海宁洋行,听名字就知道,所谓的洋行,就是外国人办的。

海宁洋行也不例外,它的老板叫海宁生,是个美国的商人,这个人做生意很有一套,为了卖出自己的雪糕,先是花大价钱,从美国进口了足足500台冰箱。

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手笔,毕竟在当时,只有有钱人才能用得起冰箱,可他把冰箱弄回来之后,居然直接免费发给上海各大电影院和商场使用。

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现在各家饮料厂商还在用的套路,免费给你冰箱,但你必须在冰箱里摆我的产品,所以海宁洋行免费发放的冰箱也不例外。

冰箱可以免费给你用,但是冰箱里只能摆美女牌的雪糕。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当然,免费送冰箱还只是个开胃菜,什么美女站台、商场低价促销、报纸广告轰炸,海宁洋行一个不落,全都玩了个遍。

历史一直是个循环,对于雪糕这个必须依赖线下渠道的的商品,这些套路即便是放在今天,仍旧非常有用。

一套让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下来,美女牌雪糕几乎垄断了全国接近80%的冷饮市场,这是个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全国的雪糕老大,就只有美女牌!

但是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如日中天的美女牌在纷杂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跌宕起伏,在无数的风风雨雨后,转归国有。

美女牌雪糕,也有了一个我们有些熟悉或者陌生的名字:上海益民食品厂。

如果只说名字,我们都很陌生,但是益民食品厂生产的产品,却几乎成了一代人的国民回忆。

比如大白兔奶糖、梅林午餐肉、冠生园蜂蜜等等,直到现在都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产品。

卖掉了厂房的海宁洋行,并没有选择将雪糕的制作配方卖掉,而是改头换面,重新换了个地方继续生产。

美女牌雪糕仍旧是中国冷饮市场中的绝对王者,即便是涨价,也只能咬着牙接受,谁让当时国内没有能和美女牌雪糕分庭抗礼的雪糕。

鉴于这种憋屈的情况,益民食品厂的领导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

“中国人要拥有自己的冷饮品牌!”

02中国人自己的雪糕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益民食品厂上下一心,最终决定先做一块冰砖,而商标则是一个燃烧着的火炬。

而这个火炬的寓意,则是希望光明照亮中国。

这块凝聚着益民食品厂心血和梦想的冰砖,就是光明牌奶砖,当时的售价是一毛九分钱,并不贵,但它却是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雪糕品牌。

刚刚诞生的光明奶砖,与如日中天的老大哥美女牌雪糕,并没有一战之力,毕竟还没什么名气。

面对这样的窘境,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既然美女牌的爆火,靠的是营销打广告,那我们也打广告,只要名声打出去,就不愁打不垮美女牌!

于是,光明牌奶砖在上海的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个路口,都打上了铺天盖地的广告,这还不算完,光明还搞了中国新中国最早的花车巡演。

而且,还组织厂里的文工队,在上海各个地区搞巡演,逢人就免费送光明牌棒冰,这妥妥的杀手锏,谁还不喜欢免费的雪糕?

就这样,在光明牌冷饮的努力下,占据着中国冷饮市场80%份额的美女牌,渐渐落入下风,再也打不过后起之秀光明牌奶砖。

等到了1959年,美女牌迎来了结局,停产灰溜溜的离开中国。

自此益民食品厂彻底起飞,实现了他们许下的诺言,让中国人拥有属于自己的雪糕品牌,也附带着,成为中国冷饮品牌的新龙头。

益民食品厂最经典的产品,当属光明牌奶砖,用料扎实,纯奶油和牛奶做成的冰砖,一口下去,冰冰凉凉让人满足,吃过的同学可以举个手。

往后的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都开始有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其中他们最主要的产品,就是各种各样的雪糕和冷饮。

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代,只需要花上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就能够收获到关于夏天的冰爽回忆。

时间来到90年代后,超市和小卖部的冰箱里,逐渐出现了人气单品,想要吃到它,不仅需要攒上一星期的零花钱,还得不怕肉痛下定决心。

这款摆在冰柜C位的雪糕,就叫做“随变”,而跟它同台竞技的,则是“巧乐兹”,好巧不巧的,这两个雪糕界的新秀,都是出自北方的奶制品大厂,蒙牛和伊利。

随变属于蒙牛,巧乐兹则属于伊利,时至今日,蒙牛和伊利仍旧是雪糕市场的头部玩家,他们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同样精彩非凡。

1994年的秋天,溽热还没从武汉褪去,武汉晚报的头版头条上,出现了条奇怪的广告,没有推销和花里花哨的图片,只有一句话:

“你知道伊利吗?8天后告诉你。”

之后的几天里,伊利不断在报纸上露脸刷存在感,当时的报纸可比现在的微博热搜更牛的存在,大家被这样奇怪的广告,吊足了胃口,也记住了这家叫伊利的品牌。

8天后,伊利在武汉的市中心如期而至,直接免费给武汉市民们,赠送了超过百万支雪糕,重新书写了中国雪糕市场的新篇章。

蒙牛在这时还没有诞生,占尽天时地利的伊利,可谓是吃尽了头部雪糕市场的红利,但一家独大从来不是市场的常态。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4年后的1999年,因为高层矛盾不堪其扰的牛根生,收拾好行李,毅然选择从伊利出走,创立了蒙牛。

有意思的是,这家新兴企业,做的产品和业务,几乎都是对标伊利,牛根生和蒙牛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跟伊利争个胜负!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家奶制品企业的商战大戏就此开场。

伊利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绿豆冰沙雪糕:伊利心情,紧随其后的蒙牛,直接就推出了:绿色心情,不仅包装相似,里面的配方更是一模一样。

但这只是开胃小菜,为了拓宽产品线,伊利推出三色心香雪糕,老对手蒙牛立马跟进三色雪糕,伊利有玉米香雪糕,蒙牛就有玉米棒雪糕……

忍无可忍的伊利直接放大招,祭出小布丁,蒙牛见招拆招,拿出了高仿版的布丁雪糕。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老冰棍作为雪糕界的常青树,这两家名字都懒得去改,干脆就叫老冰棍,包装几乎相同,定价也都是在一块以内,味道也是相差不大。

由于定价和味道上没啥区别,两家打的不相上下,就在蒙牛和伊利打的难解难分时,全国各地都涌现出大批地方特色的冷饮品牌。

每个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夏天限定。

比如河北、云南和海南,更偏爱东北大板雪糕,而宁夏、江苏更喜欢百家得,上海习惯吃光明,广东人则独宠五羊牌。

这些在全国各地混得风生水起的雪糕,价格基本都在5元以下,那各位同学家乡最火的雪糕是哪一款呢?

中国雪糕市场进入了蓝海时期,如火如荼的竞争异常激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外资冰淇淋带着海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杀入了中国市场。

如和路雪、雀巢等外资品牌开始大举进攻,逐步攻占中国雪糕市场,就像可爱多以及梦龙这两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雪糕,其实都是和路雪旗下的拳头产品。

2014年后,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激凌消费市场,等到了2021年,我国冰淇淋市场份额规模已经达到了1600亿元。

也就是说,每个中国人,每年平均要吃掉5公斤以上的冰淇淋!

往往销量的上升,价格也会随之升级。

从1毛一根,卖到如今的20元,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场景和企业,雪糕甚至卖到了六七十元一根的高价。

其中的代表产品,比如中街1946、钟薛高等主打高端的雪糕企业,在雪糕生产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厂房设备、人力成本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大家对这个问题,也都是持着认可的态度。

但关于雪糕的营销成本,争议性就比较大了,就拿最早出名,带领雪糕走向涨价浪潮的钟薛高来说。

2018年3月份,钟薛高才成立,当年的双十一,钟薛高推出了一款价格高达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重量只有75克,被称为雪糕界的爱马仕,妥妥的奢侈品。

这是什么概念呢?

咱们拿着66块钱,可以在菜市场上买到5斤猪肉、20斤白糖以及将近30斤大米,但这价格,钟薛高老板林盛却并不觉得贵。

据他自己说,这款雪糕界的爱马仕,仅成本价就要40多块,至于贵的原因,是由于粉色巧克力的原料,主要是来自于非洲丛林和南美的可可豆,产量稀少,所以价格昂贵。

当年的双十一,两万支厄瓜多尔粉粉钻雪糕被抢购一空,销售额更是一骑绝尘,钟薛高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将销售额做到了一亿元。

虽然营收高企,但围绕钟薛高成本和销售渠道的疑点,却也越来越多,不免让人怀疑,价格这么高的雪糕凭什么呢?

首先是钟薛高的成本真的有这么高吗?

据雪糕从业者表示,即便是生产一支高品质的纯牛奶雪糕,就算是包括冷链在内,成本价也只在7元左右,也就是说,抛开成本和利润后,其他的溢价,都不是在为雪糕本身买单,而是在为雪糕额外的情绪体验买单。

不过,雪糕能给到人的情绪价值和品质,真的值这个价吗?这就见仁见智了,有吃过的同学可以分享下你们的感受。

其次就是钟薛高的销售渠道问题,线上出圈爆火后,钟薛高立马开始在线下市场广撒网,铺设自己的分销渠道,但这么贵的高端雪糕,却没有自己的专属冰柜,反而是跟一种平价雪糕混在一起。

在买单的时候,给予你猝不及防的刺客一刀,碍于面子不得不买下,试吃后带来的极端愤怒,而且呢,价格越贵的雪糕,超市便利店的利润空间就越大。

就比如,一支不到3块的雪糕,便利店就是再怎么赚,也不会超过3元,可一支售价30元的雪糕,可能赚个15元都不止。

要是按照这个模式来,以后可能真就买不到便宜的雪糕了!

而在2022年,钟薛高又被曝出,添加卡拉胶“雪糕火烤一小时也不化”的负面新闻,这无疑是给大家本就不满的情绪,再次添了把火。

为了挽回声誉,钟薛高开始设立自己的冰柜,又上架3-5块的平价雪糕,但仍旧无法摆脱“价不配位”、“割韭菜”的负面标签。

品牌形象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着一朝一夕的不断积累,品牌形象一差,后续就很难再支棱起来。

在钟薛高之后,还有一种雪糕被冠以“雪糕刺客”的名头,那就是各个景区里售卖的文创雪糕,人均价格30块以上!

味道好不好先不提,主要是看IP,比如武汉黄鹤楼、洛阳龙门石窟、南昌滕王阁等,都是此类文创雪糕中的佼佼者。

只要IP越出名,这类雪糕就可以卖得越贵,似乎只要弄个模具,就能大批量生产文创雪糕。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相关调研,文创雪糕到底算不算雪糕刺客?在受访的1694名消费者中,有超过55%的人认为是,34%的人认为不能贵的太多,而只有少数的11%认为愿意为设计买单。

由此足可见,即便不是日常雪糕,而是景区的文创产品,有各种IP溢价的,大家仍旧会去看性价比。

消费者从来都是用脚投票。

2023年,可以称得上是贵族雪糕的大溃败,无论是哪个主打高端的雪糕品牌,无一例外,都割不动韭菜了。

大众能接受的雪糕价格区间又是多少呢?

据FoodTalks公布的雪糕榜单中,有两款是定价4元的伊利巧乐兹,另一款则是蒙牛的随变,前十名的雪糕中,除了两款定价10元的梦龙以外,其余产品的价格,几乎都在3-5元。

有一项统计表明,2023年各品牌发布的新品合计70款,其中又51%为定价10元的中高端产品,而46%的新品的单支价格区间都集中在3-5元。

而卖的最好的,还是那些价格在5元以内的平价雪糕,大家你一票我一票,用真金白银支持出道的,还得是那些好吃又亲民的雪糕。

03冷眼观

并非中国市场容不下高端雪糕,关键是这些主打高端的雪糕口味,并没有达到能值那么多钱的地步,又不是一口咬下去就异常惊艳,消费者又不是傻子,花高价买一个甚至不如几块钱的红豆老冰棒好吃的雪糕,谁会去做?

中国制造在升级,高端产品绝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在于价要配位,要么有科技创新在背后撑腰,要么是品质和体验服务有足够的过人之处。

不然,依靠营销吹出来的业绩和销售额,会因为德不配位,凭自己的实力全部亏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