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不一般!俗话说:芒种节气有三怕,指哪三怕?有啥说法?

读书文史 2024-05-28 16:19:37

【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芒种,是24节气的第9个节气,也是入夏的第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6月5-7日之间。

芒种是农耕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种晚稻等谷物最容易活,过了这时间,种植效果就不好了。

农历书说:“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老话说“芒种、芒种,抢收抢种”,在我国,芒种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北方主要是收割麦子,南方主要是种植水稻,所以这个节气前后,庄稼人是非常忙碌的。

“芒种”又忙有要种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农事节气。记得读书君小学上学的时候,每年夏秋季,学校都会放“农忙假”,以便于学生回家帮忙干农活,抢收粮食。

今年的芒种节气,似乎比往年更早地到来,农历四月廿九便是芒种节气。作为盛夏的头阵,芒种不仅代表着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雨量的充沛,更预示着农忙季节的全面来临。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民间流传着不少与之相关的说法,比如老话说“芒种节气有三怕”,那么,这三怕究竟是什么呢?它们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说法和讲究呢?芒种都有哪些人文历史内涵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芒种节气有三怕”具体指哪三怕?

一怕:芒种怕冰雹

每年的6月份,冰雹天气开始频繁。芒种时节,天气多变,太阳将地面烤得火热,不稳定的温热空气特别容易在高空遭遇冷空气,形成强烈对流,进而产生冰雹。

当然,在南方,未到六月就时而出现冰雹天气了。比如今年读书君身处的两广地区,入夏就时而出现各种冰雹异常天气,给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财产的损失。

这种极端的天气现象对农作物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在北方,此时正是小麦的收割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可能导致小麦大面积倒伏,甚至发生霉变、发芽,严重影响收成。对于果农来说,冰雹更是灾难性的,无论是已成熟还是未成熟的果实,都难以逃脱被冰雹打落的命运。

二怕:芒种怕大风

芒种时节,除了冰雹之外,大风也是农作物的大敌。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就曾写道:“最畏芒种交节后半月内有西南风,言梅里有此风,必有霖霪之雨”。

大致意思是芒种之后的半个月里最怕吹西南风,如果梅里这个地方吹西南风,肯定会下连绵大雨。这对抢收麦子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大风将会吹倒枝头挂满穗的成熟的麦子,导致农民的辛苦付诸东流。民谚说“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说的便是此意。

三怕:芒种怕大雨

虽然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过多的雨水也会带来问题。尤其是连续的大雨,很可能导致农田积水,影响农作物的根系呼吸,甚至引发洪涝灾害。此外,大雨还会影响农作物的授粉和结实,进而降低产量。在芒种这个关键的农忙时节,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雨往往会让农民们措手不及。

二、“芒种节气有三怕”的原因解读

回看“芒种节气有三怕”,我们不难发现这“三怕”其实都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在古代没有精确的气象预报的情况下,农民们只能依靠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积累来判断天气的变化。这“三怕”既是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担忧,也是他们对农作物收成的期盼。

在今天看来,这些担忧和期盼其实还是具有现实意义得。虽然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天气变化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芒种这个关键的农忙时节里,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警惕和关注天气的变化,以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和收成。

芒种节气不仅是一个农忙的季节标志,更是一个蕴含着深厚人文历史知识的文化符号。从古代的农耕文化到现代的农业生产,芒种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关注天气的变化、关心农作物的生长、其实也是在珍惜数月甚至一年的辛勤付出,农民都希望能够等来一个丰收的季节,粮仓顺利入仓。

三、芒种节气的人文历史知识

芒种节气,不仅象征着时令的更迭,更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随着这一节气的到来,仲夏的序幕缓缓拉开。此刻,北方的麦田金黄一片,而江南的稻秧翠绿如茵,从南至北,整个中国都进入了忙碌的农事活动中,割麦与插秧成为了田间地头的主旋律。

追根溯源,“芒种”之名首见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芒”寓意着有芒的作物已然成熟,亟待收割,而“种”则指示着谷黍类作物播种的时机已经到来。在这个时节,人们忙碌而充实,土地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无疑是一年中农耕活动最为繁忙的时刻。

除了繁忙的农耕作业,芒种这一节气还有不少的民俗文化。比如,在我国南方,煮梅是这一节气的重要习俗之一,这源于芒种恰好是梅子收获的时节。

青梅富含多样的营养,但是由于新鲜的青梅果实口感酸涩,并不适宜直接生食,因此需要经过烹煮处理,这便是煮梅传统的起源。此外,芒种与端午节紧密相连,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人们为了驱邪避害,家家户户都会在门额上挂上菖蒲,以此祈求家宅安宁,免受病疫侵扰。

芒种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气,比如古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中写道: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这些诗句描绘了芒种时节的自然景观,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入夏之后,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关于这点,生活在乡下的朋友们应该非常熟悉,每年入夏,是虫禽鸟兽活跃的高峰期,也是夏季果实渐渐成熟的季节。如今,再回首童年的夏季,印象最深的便是夏日炎炎,知了鸣叫,农民抢收粮食,孩童戏水、摘果的画面。

四、读书君说

总言之,芒种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导着农业生产活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深入了解芒种节气的内涵和人文历史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