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家长想要培养孩子好习惯是一种幻想?

玩网络的小贾 2024-08-09 05:34:01
少刷短视频,孩子的教育问题围观一下! 现在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特别上心。 可以说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甚至卷起来几近疯狂。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将来比我们好,比我们强,这没啥错的。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使得我们无从辨识真假,我们大概率会被这些虚假信息给牵着鼻子走。 比如,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顺利。 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家长老师经常会对我们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一个好的习惯伴随好的一生。 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对我们的孩子也使用了这一套传统“有效”的办法。 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要这样做、要那样做,生怕没养成好习惯,却给搞成了坏习惯。 但是,我想说的是但是,你想过没有,习惯真的是这么养成的吗? 网上有不少谈及这方面的文章和视频,他们告诉你如何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这些都是正确的吗? 我只能告诉你,习惯并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任何试图刻意培养习惯的说法或做法都是忽悠人的。 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 什么是好的习惯? 通俗地说,所谓好的习惯只是符合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 它是符号化的,是人类创造发明出来的。 比如几点刷牙、几点上床睡觉、几点学习。 你看哪个动物要做这些的? 老虎几点刷牙? 狮子几点学习? 动物想睡觉还不是天黑了就睡嘛! 而人就不同了,我们人类是被刻意设计好,定时定点地去做一些事情。 因此养成所谓的良好习惯,只是为了强制自己符合人类社会的这些规范行为罢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的习惯是他人培养出来的,那么必须是在某种强制性的环境下才能成立。 这种刻意培养,强制保持习惯的功能,叫做再社会化。 其实习惯就是一种社会化的结果。 目前具有这种再社会化功能的机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监狱,另一个是军队。 除了这两者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具备再社会化的条件和功能。 我在部队待过,相信当过兵的朋友也应该深有体会。 退伍之初,回到家里,可能还能保持一些在部队的生活习惯。 比如按时按点早起整理内务,晨跑锻炼等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以前严格保持的好习惯就会慢慢地改变。 最终也就不那么严格遵守了。 这里边有忙于工作等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脱离了那个环境,它的强制作用也就失效了。 还有,家长培养孩子几点起床、几点吃饭。 一旦离开家长的监管,他马上就会恢复自己的本性。 你可以想一想,那么多的在校大学生,以前在家挺认真学习的,为什么到了学校,反而会自由散漫打游戏,作息也不规律了呢? 结论就是,所谓培养出来的习惯根本对抗不了本性。 好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难不成就不管孩子了? 当然不是。 我们要知道真正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就知道如何让孩子往好的方向走。 习惯在本性面前不值一提,刻意培养必将失败。 因此我们不能带有刻意的目的性,而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大量的适当的引导下,孩子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自主的认知,这样才能形成有持久性的良性的习惯。 比如,经常带孩子观看安全教育片,或让他亲自体验一些诸如防火等规避安全隐患的活动。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产生自主认知,就会知道什么安全,什么危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还比如,食品卫生方面,一定要提供条件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病从口入”的危险,一来二去,他自然就懂得吃外卖对身体健康有害,也就不会去吃了。 如果你故意不让他吃,禁止他吃,还带上说教,会有什么效果? 反正我是听不进去的,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要妄图刻意培养孩子所谓的习惯,因为习惯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家族的遗传基因。 我再强调一下,这个遗传基因是来自于家族的,包括父母的,很多很多人,不单单只有父母两个人的。 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要将有些念头强加到孩子身上。 比如,有的孩子就是喜欢晚上学习,不喜欢早起。 那么只要不影响到身体健康,不耽误事情,就不要试图强行改变他。 而是用引导的方式,适当影响。 永远记住,刻意培养习惯不可取,习惯必须是自主养成。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