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谨慎了,为什么还会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迈顺看趣事 2025-01-16 16:54:37

非法集资的概念听起来就是违背道德违背法律事情,相信普通投资者作为守法公民,听到这个词,第一反应都是严词拒绝、非常抵触。

可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非法集资会套上形形色色的外壳,让本就投资知识匮乏的普通人防不胜防!

案例一

A是个普通人,不求大富大贵、财产翻倍,只想做个差不多的理财产品长期投资

某公司宣称有高利润海外贸易投资,承诺每月8-10%的回报。这个回报比银行理财高,又没有特别离谱的高,吸引了很多普通人投资。初期用新投资者资金给早期投资者返利,制造赚钱假象。早期投资者获利后,吸引更多人参与,资金大量涌入。但实际上根本无真实业务,资金链全靠新钱维系。当新投资者增速放缓,无法支撑高额返利时,骗局崩塌。公司卷款潜逃,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这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以新养旧,毫无真实盈利。

案例二

B是个股票投资者,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和经验,还会跟人讨论如何分析股票的好坏

B在网上结识了荐股专家赵某。赵某每天在群里分享所谓 “内幕消息”,推荐的股票看似涨势喜人。赵某宣称有独家策略,保证稳赚不赔,吸引B交了高额会员费。

起初,赵某推荐的股票确实涨了,B小赚几笔,对其深信不疑。赵某趁热打铁,劝说B加大投入,称有超级牛股即将爆发。B将大量积蓄投入。然而随后,推荐的股票却一路暴跌,赵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B惊觉被骗。实际上,有些小盘股资金量不大,很容易人为操控,用来迷惑投资者。

案例三

C是个退休老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想提前安排养老生活,开始关注养老投资

某养老服务公司,在未经有关部门许可和批准下,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广泛宣传所谓的可享受养老公寓入住优惠和可享受9%至13%高利息的预付费性质会员卡,老年人心动不已,纷纷掏出养老钱参与其中。实际上,这些都是幌子,这些公司根本不存在与其承诺相符的实际业务,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利息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会给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

此外,送礼品、组织免费诊疗、安排免费旅游等"小恩小惠"都是实施非法集资的不法分子吸引老年人上当的常用伎俩。

形形色色的特别“定制”,总有一款“适合”你!

综上,如果居民有理财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什么样子的才算正规呢?

资产管理业务,属于金融业务范畴,必须持牌经营,必须纳入金融监管。居民如有理财需求,应当选择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代理销售资产管理产品。特别注意: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必须持牌经营!

防范非法集资,投资者需做好这三点:

不懂的坚决不投:无论对方承诺多少收益、项目听起来多么可靠诱人,如果自己看不懂,就不要投。普通投资者无法识别风险,只能赚认知内的钱。

保本保息的不投:根据资管新规,理财产品已经净值化,再也不存在保本保息的基金。千万不要因为贪图利息而丢失了本金。

不迷信任何权威:投资理财应该专注于标的本身,以及是否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盲从市面上的明星代言,任何权威都不能保障投资者的本金。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基金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基金管理人网站公示信息以及相关公告。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