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漏写了一类白酒模式发展的痛点,直到发稿之后才发现,漏写的是酒企发展的痛点。其实这一部分内容才是最精彩的内容,才是酒商、酒友最关心的内容。不管酒商选货,还是酒友买酒、屯酒,酒厂的一些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对于酒企来说,分一二三四线和原酒企,不同状态的酒企发展都有他的痛点,首先来说一线酒企。当前的一线酒企,其实不需要营销,就拿茅台来说,在北京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都用茅台,不用茅台达不到相应的商业效果,也正因为如此,茅台虽2000多一瓶,但在这种场合却是性价比产品,因为用茅台能签到单,能赚到钱。相比之下,二锅头虽然便宜,但用出去签不到单,赚不到钱,这二锅头和这一顿饭的钱最后还是花出去了,并没有像茅台那样赚回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前的一线品牌酒,想不赚钱都难,对于这种级别的酒企,需要啥营销。恰恰相反的是,这种酒企能够有如此规模,背后都有强大的势力在推,因此在这个体系里办事,要的是听话,要的是干净,不露马脚,背后要强大的靠山。不然即便你会办事也说不定会在哪条阴沟里翻船,其实在这里做高层,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是赚了钱之后会不会进去的问题。
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酒厂总有高层进去,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一线品牌系列酒那么乱,更不难理解为什么五粮液酿了那么多优质酱香酒,却不出自己的产品,好酒贴牌卖,还要傍着自己的品牌。对于这里面的内容,剩下来的自己去想吧。
二线酒企紧跟一线,不少二线酒企都是地方力推的酒企,这些酒企需要地方的资金、人脉推广品牌。酒企业绩做大,可以给地方创造丰厚的利税。其实不管一线、二线,都属于传统品牌酒企,做传统品牌,需要大资金和强大的社会资源。对于地方来说,这些资源肯定比资本强,而这也是一二线酒企主要是地方国资的原因。
由于二线酒企极力推品牌,所以其跟地方绑定很深,地方给资源的同时,会对其业绩有很大的要求。比方说一家二线酒企,前年卖了100亿,这时渠道库存已经很大。结果去年地方下150亿的业绩指标,没有办法,酒厂领导只能硬着头皮做,不管是拆东墙补西墙,还是别的什么拔苗助长式的手段,都要把业绩做上去。终于一年之后,酒厂干到了150个亿。结果到今年,地方又要酒厂完成200个亿的业绩,而这时,酒厂的高层发现,这个业绩不仅难做,酒厂的优质酒也供给不足,要做这个业绩,只能涨价降质。
这时酒企高层坐不住了,这业绩怎么做啊?但没有办法,胳臂扭不动大腿,只能硬着头皮做。不过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退休或者调岗,反正前两年业绩做出来了,现在赶快调离,至少可以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于是乎,二线酒企经常出临阵换帅的局面,而且换的效果还立竿见影,一换就不行了。其实对于二线酒企的一些高层,我很佩服一些人,他们金蝉脱壳的技巧我怎么也学不来。
当然也有一些二线酒企,火得快、死得也快,纵观白酒历史长河,就如昙花一现。90年代初盛极一时的贵州酒就是如此,不少酒厂疯狂融资、贷款,扩产、招商、搞推介。那个时候地方低息放贷,支持酒厂搞建设,结果白酒行情一不景气,银行反而收紧银根,使得不少酒厂经营雪上加霜,而这也是不少贵酒地方名酒彻底没落的原因之一。
纵观白酒这几十年,二线酒企已经换了好几波,以后的更换频率不会有过去那么快,但也说不准会有一两家二线酒企暴雷。
三四线品牌,如果做高端名酒,其实就是一二线品牌的弥补,其变化更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对于这些酒企,有地方扶持的,也有资本扶持的。但这些酒企的地位很尴尬,简单来说就是鸡肋。对于这些酒企,要想在传统赛道进一步做大品牌只能烧钱烧钱再烧钱,相比前期已做好的一二线品牌,这些品牌的投入更大。
如果不进一步做大,行业调整期对其的影响很大,酒厂抗行业风险能力弱。如果不做品牌改做新赛道,酒厂前期铺垫品牌的投入也就浪费了。除此之外,这些酒企一般负载率高,毕竟他们在品牌打造期,需要大力花钱推品牌。而这也让这些酒企没法回到原酒赛道,毕竟原酒销售就是物廉价美卖散酒,酒厂销售利润低,而这也要求酒厂负载低,负载一旦高了,酒厂赚的钱还不了银行贷款,也就没法经营了。
因此三四线品牌的痛点就是品牌鸡肋,这个不大不小的品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能做一二线的弥补,大厂的跟班。
对于头部酒企,多数都是国资酒企,私企较少。之前也有私企想上市做大做强,结果就被查国有资产流失。说实在话,当前规模比较大的私企性质品牌酒,经营都比较低调,有些酒企明明可以做大,反而却做成不大不小的局面。因为这样最稳定,做小了,给地方创造利税少了,地方不愿意,开始找资本整合。做大了,一些人眼馋了,一看这种酒企成为私企中间还有漏洞,那不找机会下狠手。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四特做成了江西老二,湖北的白云边也比较低调。对于这种类型的酒企,没必要做太大。没必要像郎酒、剑南春那样招摇,为这进去两个人又是何苦?
自9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资本投入酒厂,然而被投资的酒厂,多数没有做好。究其原因,还是资本的问题,多数资本看重的是白酒的暴利,并不知道运作酒厂是一个长周期、慢回报的过程。更有一些恶心的资本,变卖酒厂的优质资源,填补自己其他产业的窟窿。好端端的酒企,被榨干血不说,连骨头都不剩。
这也是许多被资本入局酒厂的痛点,这些酒厂的命运很大程度受资本战略思路及口碑的影响。不得不说,这里面也有一些好的资本,长期持有一些酒企,低调经营。从历史轴来看,现在的资本比过去要靠谱,主要是地方招商、引资的审核变严,不会那么轻易让一个好端端的品牌酒被资本作践。
纵观资本入局的酒厂,做得比较好的有董酒、丹泉酒、宝丰酒、毕节大曲等。在这里面,董酒是营销做得好;丹泉、宝丰、毕节大曲是酿造执行不错。这些酒厂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资本持有时间长。资本长时间持有酒厂,对酒厂及行业还会有很深的了解,而后的操盘也会更加务实。刚被资本收购的酒企,一开始会进入到一个调整期,但坚持酿好酒,有好酒库存后,酒厂而后也有发力品牌的条件。
原酒企不同于品牌酒企,原酒企的痛点就是没有品牌,同时原酒的市场正在萎缩。毕竟白酒资源正在向头部品牌集中,头部品牌现在都在扩产,而这也挤压了原酒的生存空间。对于原酒企,相比小品牌酒负载率低,面对内卷环境,抗风险能力要强一些。但其没有办法按传统方式做品牌,因为原酒企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
所以当前的原酒企都在摸索新的方式做品牌,其实在私域等新赛道中,原酒企还是有很大的优势,毕竟原酒企可以把优质酒的价格打下去。
总的来说,对于当前的各类酒企,各自都有各自的痛点。对于酒商和消费者来说,我们要了解这些酒企的痛点,结合这些痛点,我们在选购及代理时,可以评估这里面的风险。比方说一些地方扶持的二线酒企,这些年品牌发展极快,嫡系酒涨价,产品投放量暴增,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考虑这酒降质的风险?说到这里,对于各类酒企发展的痛点,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