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城而凝聚城因人更精彩——写在我市一日同获两项殊荣之际

自我说球 2020-12-01 09:47:21

11月30日,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同一天,一南一北,两场表彰,其中都有溧阳的身影。

在北京,溧阳从国家生态环境部捧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国字号”招牌;在南京,溧阳因光荣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行进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上的溧阳,迎来了又一壮怀激越的高光时刻。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望来路,无论是此次获得的两项殊荣,还是以入选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契机,国家发改委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农业农村部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8项国家级试点任务的加身,所有荣光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根本——溧阳的“绿水青山”。

生态,是溧阳的基底,也是所有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百姓能享受到的最普惠的民生。

80万人共饮一湖水,三十年间,通过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持续、双向、增值的转换,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四大经济”催化了生态与产业、科技、人才的融合,带动了生态与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的嬗变,在生态被创造出更多价值的同时,溧阳群众也在“生态创新”价值链里享受到了更多实惠。

从1991年,我市实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起,文明创建就成为一面高扬在溧阳城市上空的旗帜,也成为溧阳各项发展工作不懈前行的方向。

轰鸣声“叨扰”了百姓生活几十年的采石矿、砖瓦窑、石灰窑被相继关停;曾具有神秘“封地”色彩的机关大院拆除了围墙、打开了大门,成为面向市民开放共享的公共场所;城区里、集镇上地段最好的位置不再只被商业占据,而是建起了拆迁安置小区……

借助“创城”这个有效载体,一项项城市顽疾被根治,自上而下的全面整治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这些改变就像一颗颗种子,将对群众的重视、在意以及善待播种到了每一个溧阳百姓的生活与心田里。

对于家乡的热爱,在这些种子生根发芽中愈加浓厚。2017年,全体溧阳市民爆发出了空前的参与热情和力度,此前一度不被看好的溧阳以社会文明程度指数位居江苏省41个县级市第二名的好成绩,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人因城而凝聚,城因人更精彩。这场全民关切、全民参与的创建汇聚起了一道势不可挡的磅礴伟力,改变了溧阳的城市灵魂,“文明基因”也随之深融于城市发展的“血脉”中。

一棵“心愿树”,受大众爱心6年“浇灌”,如今已然长成为枝繁叶茂、充满希望的爱心树;身着红、橙、黄、绿等各色马甲的440多支、总人数超14万的志愿者队伍成为“流动着”的“溧阳1号公路”,志愿服务在溧阳遍地开花;“扫雪新人”“赤脚妈妈”等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好人效应”辐射全城,成就了溧阳这座城市的集体人格。

在溧阳,有一种新“平等”,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村不再仰望城市,做个“乡下人”反而人人艳羡;在溧阳,企业和群众不管到哪里办事,都是“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全市群众都是“效能革命”的受益者;在溧阳,普普通通的公厕也被赋予了酒店式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上厕所”居然成为了新享受……在溧阳,除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全域、全时的清明的政治生态、文明的生活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政务环境,也为全民共享。

从拥有绿水青山而自豪,到如今的“我是溧阳人,我自豪”,人人愿意为之奋斗、人人得以伴之成长、人人能够与之共享,如今的溧阳,形成了一种城市与百姓共生共长、互为依靠的能量。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中,拥有这种磅礴能量的溧阳必将步履不停、乘势而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与梦想豪迈前行。

征途漫漫,前路灿灿。只争朝夕、击楫奋进的滚滚春潮已然在初冬的溧阳涌动。

内容来源 | 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 杨文静

本期编辑 | 费小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