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天安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而那八盏高悬于天安门城楼的大红灯笼,作为开国大典的象征之一,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这些大红灯笼不仅是开国庆典的装饰,更是凝聚了跨越国界、融汇多重文化艺术的产物,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在那个即将翻开历史新篇章的时代,北平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刻。
1949年初,接管北平的政府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街道上垃圾成堆,老旧建筑千疮百孔,市容一片破败。
面对这一困境,北平市委和市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洁运动,清扫街道,修复破损的公共设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开国大典做准备,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她的重生。
尽管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市容问题,天安门城楼的修缮工作却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天安门作为新中国成立典礼的核心场所,要求布置庄重、典雅,而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就是悬挂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
这些灯笼不仅要在视觉上与高大的天安门城楼相匹配,还要象征新中国的诞生,传递出喜庆与庄严并存的气氛。
天安门原有的六角宫灯已无法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破旧不堪、积满灰尘,显然不适合用于这样一场盛大的政治庆典。
于是,一个新的任务摆在了负责天安门布置的总负责人苏凡面前:设计并制作全新的大红灯笼。
周恩来总理在收到华北军区文工团舞美队递交的20张设计草图后,最终选中了一款高达2.23米、周长8.05米的大红灯笼设计。这一设计不仅符合天安门城楼的宏大气势,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但设计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八盏巨型灯笼从图纸变为现实。当时的北平,几乎没有任何一家灯笼铺能够制作如此大尺寸的灯笼。
苏凡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北平的大街小巷,拜访了无数工匠和灯笼制作店,但所有人都因为灯笼的巨大尺寸和紧迫的工期而婉拒。看似简单的灯笼制作任务,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艰巨工程。
在这个时候,苏凡将希望寄托在了两位日本籍的设计师身上。他们分别是左翼画家小野泽亘和投奔共产党的日本青年森茂。
这两位日本友人不仅是苏凡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艺术家。
他们与中共结缘多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便加入了晋察冀抗敌剧社,专注于艺术创作,长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小野泽亘的舞台设计作品,如《白毛女》,早已在中国广为人知。
森茂则是晋察冀日报社广告部门的绘图师,他设计的“白毛女”牌香烟商标也深受欢迎。
这两位设计师在接到任务后,迅速投身于大红灯笼的设计工作中。他们凭借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将中日两国的文化精华融汇在设计中。
在他们的构思下,灯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宫廷气质,还融入了日本传统“丸提灯”的设计元素。
虽然他们深受日本文化熏陶,但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尊重使得设计更加符合天安门的庄重气氛。
可设计完成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后,如何制作这些巨型灯笼依然是摆在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方努力,团队最终找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匠人尹作宾。这位老匠人曾是清朝内务府的宫灯制作师傅,专门为皇宫制作宫灯。
在他的帮助下,团队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制作这些巨型灯笼。尹作宾拍着胸脯保证,尽管工期紧迫、任务艰巨,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这一任务。
制作过程艰苦而复杂,灯笼的框架由竹子制成,但最初准备的竹子因为硬度不合适而被废弃。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尹作宾甚至拆下了自己家房梁上的竹子,用于制作灯笼。
这种舍己为公的精神贯穿了整个制作过程,也让这些灯笼凝聚了工匠们无尽的心血与汗水。灯笼的制作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每盏灯笼需要四个工匠花费20个小时才能完成。
最终,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工作,八盏重达80公斤的巨型红灯笼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成功安装。
10月1日,开国大典当天,八盏巨型大红灯笼高悬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宏伟的城楼相得益彰,成为这场历史性盛典的视觉焦点之一。
周恩来总理凌晨三点亲自巡视验收,对灯笼的设计和制作高度赞赏。这些灯笼不仅是开国大典的象征,也承载着新中国崛起的希望与信念。
它们高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成为了一个全新时代的象征,向世界宣告中国的重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八盏灯笼并未在开国大典结束后被拆除,而是继续悬挂了整整45年,直至1994年才被更换。
它们见证了新中国从成立到迅速崛起的全过程,成为中国灯笼设计的经典形象,也被赋予了无比珍贵的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大典上的这些灯笼逐渐成为了历史的符号。其中一盏被收藏于香山博物馆,其他几盏则被拍卖,价格高达数千万元。
虽然这些灯笼如今已成为收藏界的稀世珍宝,但它们的真正价值早已超越了物质的范畴。它们象征着中国在历经苦难后浴火重生,象征着一个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中日两国艺术与匠心碰撞、融合的结晶。
在这些灯笼背后,凝聚着无数匠人的辛劳与智慧,承载着他们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支持。正是这些无形的情感与精神,使得这些灯笼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了永不磨灭的时代象征。
信息来源:《天安门新影》作者闫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