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千年风雨。
南朝的法显远赴天竺取经,到唐代玄奘为佛学开疆拓土,再到近代虚云法师以百岁高龄扛起振兴佛教的大旗,
虚云大师的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
最令人不解的是,他在临终时写下的一个“戒”字,到底何意?
少年佛缘,步入修行之路虚云法师的俗家姓氏为萧,其父萧玉堂乃是科举出身,在福建永春县佐理州事。
萧家作为梁武帝后裔,世代定居于湖南湘乡。
萧玉堂的正室妻子颜氏多年未能怀孕,然而,在夫妻二人发愿兴建观音寺和通仙桥后,竟神奇地有了身孕。
相传1840 年,颜氏诞下一个肉团,这一意外状况使她惊吓过度而离世,当肉团被剖开后,萧古岩,也就是后来的虚云法师,降临到了人间。
萧古岩自幼聪慧过人,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儿时便能倒背四书五经。
13 岁那年,他随父亲将生母和祖母的灵柩送回湖南老家安葬,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三宝法器,心中顿生欢喜,自此整日对其观研。
老家存有众多佛经,他阅读了《香山大悲菩萨传》《观音菩萨成道》等佛书后,对佛学愈发着迷。
后来,他还跟随叔父进香南岳,游览各个寺庙,被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
祖母临终前一直牵挂着孙子的亲事,萧玉堂生怕儿子剃度出家,早早地就为他定下了两门亲事。可萧古岩一心向佛,根本不愿成家。
萧古岩在家中读了三年道书后,对佛学的追求愈发坚定。
他佯装妥协,帮叔父打理家务,随后趁机打包行李逃出家门,准备前往南岳,却在行至半路时被叔父抓回。
父亲将他禁锢在家,还强行给他举行了婚礼。
20 岁时,萧古岩再次出逃,当他行至鼓山涌泉寺时,感觉此地便是自己的落脚之处,于是在此落发出家,拜妙莲和尚为师,法名演彻,字德清。
为躲避父亲,他选择隐居在岩洞中修行。
修行万里27岁那年,虚云法师踏上了孤独而漫长的修行之旅。
相比于佛寺中日复一日的诵经打坐,他相信,只有行走于天地之间,经历不同的风土人情,才能真正触摸到佛法的真谛。
他的第一站是西藏,这里是佛教的圣地之一,群山绵延,佛塔林立。
他一人背着布袋,走在朝圣的路上,在藏传佛教寺庙中,他虔诚地向每一位高僧请教,向每一本经卷学习。
西藏的修行结束后,他继续向西,跨越边境,进入印度。
他走访那烂陀遗址,凝视废墟间风蚀的石雕,仿佛能从中听到佛陀当年教化众生的声音。
之后,他的旅途延伸到斯里兰卡和缅甸。
每到一处,他都是耐心聆听当地僧人对佛教教义的诠释,用文字记录下所见所闻。
虽然虚云法师游历了无数名山古刹,但他始终觉得内心的疑惑没有完全解开。
于是,在回到国内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前往云南的鸡足山,完成朝圣之行。
当虚云法师满怀期待地来到鸡足山脚下时,却被当地僧人告知外来僧侣不得攀登圣山。
他的心情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并未因此止步,而是选择在附近的一座小庙中安顿下来,继续他的修行,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导师——赤山法忍和尚。
法忍和尚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佛在心中,无需他求。”
从那之后,他摒弃了过多的执念,将自己的修行融入到日常的一呼一吸中。
他每日清晨挑水劈柴,白天帮忙种菜劈柴,夜晚盘腿打坐,他体会到了“运水搬柴,无非妙道”的深刻含义。
最终,虚云法师在赤山彻底开悟,他明白了佛法的真谛不仅是超脱,更是扎根于平凡的生活中。
乱世菩萨近代以来,日本的狼子野心彻底按捺不住,直至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山河破碎、百姓流离。
佛门向来主张“不问世事”,但面对家国危难,虚云法师毅然选择站在了民族大义的一边。
彼时,虚云法师已经近百岁高龄,他率先发起倡议,号召各地寺庙节省斋粮,将余粮捐给前线将士。
他告诉身边的僧人:“僧人虽不杀生,但粮食能救命,佛法是渡人,而非守死规。”
为减少寺院开支,虚云法师提议全寺大众每日礼忏两小时,为前线官兵祈福消灾。
同时,全体大众减省晚食,节积余粮,献助国家赈济灾民,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弟子们,在乱世之中,守护众生便是佛法的核心要义。
不仅如此,虚云法师还积极动员信众捐资助军,他四处讲经化缘,不顾战火纷飞,亲自奔走于各地。
最终,将诸方善信所捐赠的 20 多万悉数捐赠给粤省政府,用于救济难民。
尽管他的衣衫日渐褴褛,双脚因为长途跋涉而满是伤痕,他依旧咬牙坚持。
在他的感召下,无数僧侣脱下僧袍,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救援队。
这支队伍并非手持兵器,而是用双手救治伤者、运送物资,他们在战场上忙碌的身影,成为乱世中的一道奇特风景。
传承禅宗,留下一字的智慧1959年深秋,一位百岁老人静静地盘坐在深山禅堂内,这是虚云法师人生的最后时刻。尽管身躯因岁月而变得羸弱,他的眼神却依然清澈如水。
他提笔写下了一个“戒”字,然后合掌微笑,安然离世。
他一生的修行、智慧与功德,仿佛都浓缩在这个字里,成为后人难以参透的谜团。
虚云法师在佛门的地位,早已是德高望重,他不仅是禅宗五大法脉的继承者,更是近现代佛教复兴的奠基人。
在动荡的时代中,他以坚韧的毅力守护着佛教传统,重建了无数寺庙,使佛法的灯火未曾熄灭。
他的弟子遍布四方,不论出家还是在俗,都将他视为修行的榜样。可尽管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卑之心,称自己只是“佛陀脚下的一个微尘”。
晚年的虚云法师选择隐居深山,与传统的禅修不同,他提倡一种更加生活化的修行方式——不仅在禅堂打坐参禅,还要将佛法融入日常劳动与行为中。
虚云法师常对弟子们说:“挑水、种地皆是禅机,佛法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清净之心。”
他从不局限于讲经或文字,而是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启发弟子的心灵。对于佛法的传承,他最为看重的,仍是“戒”律。
他常告诫弟子:“戒是修行的根基,无戒则无定,无定则无慧。”他认为,持戒不仅是约束行为,更是一种修养心性的方式。
他在生命的尽头,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字——“戒”。
有人将其解读为传统意义上的戒律,认为这是佛门弟子必须坚守的根本;有人则认为,“戒”不仅仅是禁止的约束,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约定:戒掉贪嗔痴,戒除执念和妄念。
随着时代的推移,“戒”字的内涵被赋予了更多的解读。
有学者认为,这个字反映了虚云法师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他希望通过这一字唤醒世人,让人们重拾内心的纯净。
也有修行者认为,这个字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的缺陷与执念,提示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用佛法洗涤心灵。
后人传颂虚云法师的一生时,常感叹于他的智慧与慈悲。
而那个简单却深刻的“戒”字,仿佛是一道无解的禅题。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修行多年的佛子,都在试图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或许,这正是虚云法师留下这一字的深意: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参悟的过程中,走向自我的觉醒。
参考资料如下:
【1】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虚云大师禅修观的特点及其意义(朱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