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票房破3000万!看完黄子华和许冠文新片,我想说:港片破地狱

肥罗大电影 2024-11-15 07:26:19

你可能已经听说了,有一部黄子华许冠文联手的新港片,正在破尽港片票房记录。

《破·地狱》。

影片11月9日在港上映以来,票房6天破3000万。

开画首周末就刷新了香港电影九项纪录:在香港上映当天票房即创下746万港元的影史首日港片最佳纪录,以107344人次取得“香港电影开画日最高入场人次”的纪录,上映3天创下1900万港元票房,超越《九龙城寨之围城》今年3天破千万港元的纪录等。

下一个待破的,当然是《九龙城寨》都未能打破的、黄子华自己的《毒舌律师》创造的香港本土票房纪录:1.15亿。

电影的豆瓣评分也从开分8.4涨至8.7。

虽然内地尚未定档,但影片在11月14日作为金鸡港澳台影展开幕电影于内地完成首映。

而我也被影片惊艳到。

影片在香港上映时,林家谦的片尾曲《普渡众生》便常伴随着在观众抽泣的声音,观众都会听完整首歌,才缓缓离场。

在我心中,影片不仅应该是今年最好的香港电影,甚至还是我心中的24年最佳华语电影。

人的一生,最确定的事,就是死。

这是人生的终极课题,人人皆要面对,却又最难拍。

而第一次拍香港殡葬业题材的《破·地狱》,却拍的那么好。

虽是与《入殓师》类似的题材,影片的感觉却是完全本土的,因为在丧葬仪式和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做出了香港本土特色,比如破地狱的仪式,就独一无二。

电影借一个外行人的视角,切入一个以殡葬业为生的传统家庭伦理故事,事关生离死别、家庭关系、文化传统等,讲述了中国式的传统家庭伦理,也包括现代人在处理生死大事时,如何面对传统。

走出影院,想起电影里亏欠女儿一辈子的文叔对女儿的遗言,“要珍惜自己”,眼泪止不住地落下。

中国人忌讳谈论生死,《破·地狱》却用略带轻松的语调讲出这个难讲的话题,但前面笑的有多大声,后面哭的就有多惨。

我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被黄子华那句台词狠狠戳到:“活人也有好多地狱,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

今天请允许我和大家聊一聊这部影片,看看它破记录的缘由,究竟在哪里——有些人间事,“死者不在乎 只有生者会在乎” 。

一、首次讲述“破地狱”,故事大胆后劲儿十足

所谓“破地狱”,是广府客家传统丧葬习俗,意在超度先人。

影片有句台词:红磡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一街之隔,那边红馆每天都在开秀,这边的殡仪馆都是每天晚上都在这里开秀。

因为与香港红磡一街之隔的,是香港独特殡葬文化的主要区域。每天在此上演破地狱,举行超渡逝者的特有仪式,为生者提供最后道别的机会。

香港殡葬业是“一文一武”的组合,“文”是葬礼策划师,“武”是做仪式的喃呒师傅。

影片就是由婚礼策划师道生(黄子华 饰)因婚礼市场萧条而债台高筑,被迫改行成为葬礼策划师切入故事,红白二事大相径庭,令道生处处碰壁,但最难一关是要得到喃呒师傅文哥(许冠文 饰)的认可。

影片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主要是道生转行的“破地狱”。

这部分,是借道生入行从生意人变有心人的过程,一窥香港殡葬行业现状,并串起一场场生离死别。

这也是影片比较好笑的部分。

黄子华与许冠文两位笑匠联手,就算不刻意搞笑,也会引发出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氛围,两人对戏妙语连珠,幽默感冲淡了题材的沉重与哀伤。

不过喜感背后,有生死观,有世态炎凉,也有现代观念与传统殡葬习俗之间的冲突,

比如片中一位母亲因为舍不得死去的儿子,把尸体抽真空放在义庄,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她儿子没办法往生。生者替逝者做决定,对或是错呢?

起初因为理念不合,道生与文哥冲突不断,两人的关系岌岌可危。

但后来面对一位特殊逝者,文哥的出手相助,令道生与文哥之间的心结解开,也逐渐悟到“破地狱”的真正意义。

除了两大笑匠,港片稳扎稳打的拍摄手法也带来看点:就是直面殡葬各种细节,比如丧礼的每个传统细节背后都有其特殊寓意及禁忌——出席丧礼的人当天应斋戒沐浴,还有忌食牛肉之说等等。

我本以为接下来的套路会是感叹传统白事的陨落,不料画风一变。

影片后半部转入了文哥一家的”破地狱”,焦点从先人转向在世的人。

故事借由许冠文的文哥,朱柏康的儿子和卫诗雅的女儿三个角色,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一个传统东亚父亲笼罩下的家庭。

“破地狱”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既困住了想要逃离的儿子,也伤害了一生寻爱的女儿。

文哥一直用近乎苛刻的标准来对待这份职业,不吃肉、把男女衣服(特别女性内裤)分开洗,把祖师爷凌驾于家庭之上。

但理所应当子承父业的大哥,在文哥眼中永远是不成器的儿子。他一直认为被父亲困在子承父业的结界走不岀来,没有人问过他是否愿意走这条路。

而女儿文玥有天资,比起大哥更能继承父亲的衣钵。但因为女性的身份,被父亲说污秽,不干净,祖师爷不喜欢,最后做了一个救人的救护员。

这段剧情里父子父女兄妹感情都处理得非常真实,自私的哥哥,不是坏人的那种自私,以及真实的权威的大家长式的父亲,但也不是一个坏的父亲。

这部分故事的高潮,发生于家庭的定时炸弹最终爆发——哥哥为了儿子能入名校,在文哥生病之际,终于选择自己的家,把家业交给妹妹。

于是妹妹只能一边单打独斗,一边面对老人的嫌弃,依旧照顾老人。

这部分最让人共鸣的一句台词是:「哥不要你了,因为你病了,只剩下我来照顾你。」

但就算是相互怨怼,她依旧买回老人的最爱——益记饼家的核桃酥。

这部分的故事,包含家庭矛盾、原生家庭、传统规则能否打破等等,虽然能猜到故事发展,但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整个故事,终于一场破地狱的法事。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法事,是哥哥和妹妹一起做的,而这次的逝者,是文哥。

在我看来,这部分也是影片最精彩的段落。

影片前四分之三处都没有对破·地狱的仪式的具体展示,原来重头戏在最后四分之一,也才明白英文片名为何取——THE LAST DANCE。

全片以“破”点题,破先人、破活人、破生死。

影片由始至终要说的,是陈旧的观念,是活人的地狱与桎梏。

谁人破?逝者和活人,一起破。

正是文哥在死后留下一纸的遗书,让女儿在自己丧礼上进行破地狱仪式,给机会让女儿终于了却心结。

加上道生的坚持,让文玥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做一次破地狱的仪式。只是没想到这场仪式,最后却是为自己的家人进行。

这场戏拍的也是美绝。

当卫诗雅穿着喃无的长衫,挥舞着剑尖击碎地上瓦片,向着火盘吐一口油,纵身跳入火球,再跨过火光说——“阿爸跟着我”,最后再完美地在火盘另一面站起。

礼成。

这一刻,逝者往生极乐,生者浴火重生,文玥在父亲的遗照下她拥着哥哥志斌,也完成了对过去自己的告别。

这正是道生说的——破的活人的地狱。

影片最后的镜头停在红磡,一边是生离死别的殡仪馆,一边是劲歌热舞的体育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欢喜的活。

至此,故事的主题也喷薄而出:“破地狱不仅是超度亡者更是普渡生者”。

二、深沉内敛的黄子华,已入化境的许冠文,惊艳众人的卫诗雅,三人化学反应,绝了!

电影阵容相当深厚,除了黄子华、许冠文和卫诗雅,还有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秦沛、白只,老戏骨金燕玲、英皇一姐周家怡等等。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三位主演的演技。

黄子华不演惜剧依然很灵,许冠文和卫诗雅提明年的金像奖最佳男女主提名,板上钉钉。

黄子华和许冠文,两大顶级笑匠的搭配本就充满了戏剧性,又是两个性格那么鲜明的人物。

黄子华再度证明,自己不讲脱口秀不演喜剧,也是一个专业的实力派演员。

他饰演的落魄经纪人道生,原本落魄沉郁,和以前的“喜剧人”形象反差很大。

道生有小人物的自私贪念;也会在大是大非前,挺身而出。

无论是动作表情还是装扮,能看出演员花心思去琢磨,诠释这个人物的变化,让观众相信,最后道生的转变。

片中的表演节奏和张力控制得恰如其分,情绪感染力很强,有1段,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段,是道生在文哥灵堂前面的那番话,虽然对白很长,但将一直以来裹着传统的外衣下的不平等一口气说出来,还是让人觉得解气。

从镇静沉稳到情绪激荡,黄子华的表演过渡自然,爆发力十足,要不是他,这一大段对白,我可能听下下去。

世事没有圆满,死生大事,其他都是小事。

再看许冠文,更出彩。

70年代的许冠文,还是香港喜剧之王,《半斤八两》等片中,最擅长搭档许冠英、许冠杰,饰演刻薄老板,80后观众最熟悉的,则是他搭档黎明的《神算》。

但这几年重出江湖的许冠文,演技已臻化境,本片中,他更是将东亚家庭里父亲的古板、寡言、冷漠、严苛演绎的贴皮入骨,简单一个表情更胜千言万语。

文哥固执恪守了一辈子祖训给先人破地狱,殊不知给自己一对儿女造了一个地狱,直到死,才卖了个破绽,让儿女破了地狱。

许冠文的演绎,让很多观众仿佛看到自己的父辈,这就是入骨的表演。

而他与黄子华的对手戏,更是全片精华。

我最喜欢道生和文哥在餐厅一起唱《客途秋恨》冰释前嫌那场,以及两人在文哥家里闲话家常,道生戏谑文哥像教父马龙·白兰度般坐轮椅时,文哥的表情。

许冠文的表演是如此轻松自如,沉稳老练,下届金像奖影帝,就该是他的。

最后说本片最大惊喜,卫诗雅。

她演出了文玥的倔强和委屈。

和哥哥的几场对话戏,火力全开,情绪到位,尤其是那句「你好捻自私呀!」,简直是说出观众的心声。

在床边对刚走了的文哥说了唯一的一声“爸爸”更令人动容。

而最后一幕戏的破地狱仪式的戏,更是全片最好的表演片段之一,整段动作和情绪一气呵成,让我想要起立鼓掌。

唯一缺点,就是演得稍显用力。

最后还要赞一句,片中扮演“大体老师”的全部演员,他们的“演绎”,对影片同样不可或缺。

三、探寻东方文化人性幽微,电影的尺度,不仅拍出破地狱那么简单

死亡话题很重,但《破·地狱》拍得很轻。

本片的导演陈茂贤,编剧代表作是《情陷夜中环》,加上过往导演作品多半是《不日成婚2》这样的轻喜剧,导致许多观众之前对他的实力有所怀疑。

但事实证明,恰好是他,懂得庄谐并重,冲淡悲伤,用“死”来探讨“生”的意义。

电影的缺点很明显,就是讲的故事太多,女性独立,传统家庭,形婚,东亚父亲等等元素样样都有,就容易流于表面。

但即使如此,依然瑕不掩瑜。

影片最大的精彩,在于一个破字。

敢讨论东方文化中最不敢讨论的话题。

敢拍出最直观的画面。

呈现丧葬现场的整个过程,比如歌曲唱法,走位,仪式等。

两个小时的电影,该说的都说了,该共鸣的都共鸣了,让观众带着对生死的思考离场,就是胜利。

其实人的一生,大部分在意的东西,死后不过是付之一炬或付之遗忘,唯有羁绊最重。

人在出生那一刻就是在倒数,但人生这趟列车如何带着羁绊前行,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关系。"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赚了,何必介怀什么时候下车,不如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

《破地狱》最让人震撼的,是片中对生死的极致探讨,也是对东亚家庭的描述。

电影中最唏嘘的,就是卫诗雅演的女儿因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与父亲的矛盾与和解。

文哥一辈子都在超度先人,却忘了要超度生人,他遗书说自己其实很爱女儿,那为什么所有的心结一定要等到人死了再解开?

活着的时候互相折磨,死了再彼此原谅,何苦呢?

可这就是许多东方家庭的现实。

但影片最后,终究用一场破地狱的仪式,破了生者的心中的地狱。

这是我觉得《破·地狱》最温柔的地方。

影片虽然用了些喜剧手法,但不会让人觉得拍得轻浮、悬浮,是因为许多实实在在的职业细节。

甚至黄子华和许冠文都觉得某些场口可以加多一点喜剧元素,但都一一被导演回绝,到最后,影片有笑有泪,克制而不失温柔。

而电影最精彩的,还是故事扎根于香港传统文化。

电影讨论的是死亡这一严肃主题,而破地狱这一仪式已被列为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总有人说港片守旧,如果说是题材,《破地狱》已经是最好的打脸,但如果说守的一份传统中国文化的旧,那可太对了。

如何看待死,决定了我们如何选择生。

电影虽然讲的是殡葬,真正想传达的却是电影内外的人如何活,如何破生者的地狱。

这其实是一堂人人该学的生命教育课。

破地狱之后,逝者是否到底彼岸,我们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它求得了生者的心安,当生者透过仪式,确信逝者到了彼岸,不用再受人间苦,才能更好的放下,走好眼前路。

“生人都要破地狱。”

破地狱送的是我们的至亲挚爱,要好好送,才对得起生死缘分一场。

而逝者死后,最重要的是活着的人,自己放过自己,自己帮自己破地狱。

曲终人散,天各一方。

电影拍得确实精彩,观众看的入戏。

目前影片香港的票房走势,已超过了黄子华破记录的《毒舌律师》,与刘德华主演的《焚城》,一起撑起港片票房。

黄子华很可能继《饭戏攻心》和《毒舌律师》后,三破香港票房记录。

总有人说港片已死,其实港片像人一样,也要与过往的故人告别,破狱重生,向前走。

破地狱,渡生人,虽有客途秋恨,却不必晚景凉天。

8 阅读:3338
评论列表
  • 2024-11-15 16:19

    许冠文的《鸡同鸭讲》也很出彩

  • 2024-11-15 18:11

    内地都没有上映,而且评分几百人就开分了,感觉很搞笑

    就是我啊 回复:
    你确实挺搞笑的
  • 2024-11-15 12:49

    我识黄生很多年,他是读哲学的,有时他演的台词,如果你不带脑子看,会感觉不到他的威力。就像《毒舌》里提议女主提问证人(犯),意思是“你婚外有另一个女人,你认不认是个不诚实的人”结合当时情况,大家细品[抠鼻]

  • 2024-11-16 05:17

    搞笑的是我的大陆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