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装修开放的上海书城,到底如何?

是个文化地平线 2024-08-20 17:11:09

上海书城重新开业近1年,昨天第一次进去。

新书城空间一览

2021年末,邻近歇业调整时的老书城1楼

第一感觉是空间变得局促了很多,特别是1楼,和以前书城宽阔的1楼对比明显(新书城1楼本身面积就有缩减)。新书城的第一感觉是书架特别多且密,将楼层分割成一个个小空间,许多空间被划分给诸如磨铁、中信等图书品牌,有种商场里品牌专柜的感觉。

空间分割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你的视线往往会被限制在不到10米的范围内,看不到远处电梯的位置,也看不到远处其他书架上到底放的是什么书。有的时候为了找到上下楼的电梯,你就不得不从几个空间中穿梭,寻找电梯的位置。

设计者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设置了很多导览指示。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书店应该是不用很多指示,也能让人找到需要的书的,正如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不用各种导览,就能让参观者感受到策展人需要传达的内容。

找导览的时候还碰到个插曲。我在书城1楼就看到上海插画艺术中心在7楼的指示。

之后的每一层楼都有指示。

然后满怀期待到了七楼,咦?

新书城的书架是清一色的小格子,可能为了美观以及增加储物空间的考虑,有些楼层书架高度直通楼顶,一如这两年的许多网红书店那样。这样的设计可能比较适合拍照打卡,但是对于来书城看书找书看书的人类说,过高层的书架,其实基本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这些书架都没有标识图书类别,你看不到上面到底放了哪些书,拿不到,也不可能一直让工作人员搬梯子来拿。

与之相比,老书城的设计就直观得多。虽然都是普通书架,但高度适合读者取阅。书架上标有图书分类,方便读者寻找。而且没有那么密集的书架阻断空间,行动空间更加宽阔,而且可以一眼扫到远方的书架上大致有哪些书。

新书城在部分区域设置了巨大的玻璃外墙,采光不错,空间开阔。但这一设计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支离破碎的空间抵消了。因为只有最外层的空间才能得到阳光照耀,稍微进去一些,阳光就被密布的书架遮挡了。

当然,新书城设置了很多互动空间,有亲子活动空间,有作者讲演交流的空间,有奶茶店、文创店、餐厅,还有前面提到的插画中心等。

但是书城,本质上还是书店,其他内容做得再好,如果不能完成本职工作——书店的职责,它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对于一个想要看书,买书的读者来说,他们可能不在乎书城里有什么奶茶店、咖啡厅,也不在乎里面正在举办哪些活动,他们最在乎的应该是,我想看看最近有哪些历史类、天文学的新书,应该去哪里看?很显然,在这方面,新书城是不如老书城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