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政委与司令的作战方案一个稳,一个险,师长:不险,打什么仗

从阳化石 2024-11-10 04:18:55

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3纵换将,韩先楚接替司令员。

此时,东总也下达秋季攻势的作战要求,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具体就是歼灭敌人一个师的作战任务。

韩先楚一到任,就少了很多客套,纵队政委拿出已经制定好的作战方案给他看,看后表示不同意方案,并提出自己的作战方案。

从指挥角度来说,军事指挥应该由司令员负责,政委虽然也是纵队主官,严格意义来说不负责军事工作。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时期,政委有一票否决权,但解放战争时,军事主官对军事负责,有着明显的不同。

罗舜初政委可不简单,此时虽然是政工干部,可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长期担任作战和军事指挥的工作。土地革命时,当过红军司令部参谋主任,总参第二局副局长;抗战时担任过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山东纵队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等职。挺进东北后,担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下沉到3纵担任政委。

他长期在中央首长身边工作,从业务能力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挺进东北后,是辽东军区副司令。辽东军区下辖3纵、4纵,也就是说罗舜初此前还是韩先楚的领导。

他提出的作战方案是打116师一部,然后扩大战果;韩先楚的方案认为直接打敌人百公里的师部,

第一敌师部城防不坚固;第二出其不意;第三可以将敌人下辖部队从城里调出来,设伏通过运动战歼灭敌人。

政委的方案突出一个稳字,部队可以先拔掉丰城之敌,再进行下一个目标;韩先楚认为上去打攻坚战不划算,伤亡大,费劲打下后,再进行下一个攻坚战,部队能不能扛得住,敌人也可能早已经准备充足,反而不利于扩大战果。悄无声息打敌人百公里外的打师部,虽然冒险,但敌人师部被围困,势必会调动部队增援,就达得歼灭的目的。

这个方案突出就是“险”,一旦被敌人得知意图后,势必给3纵带来难以相信的后果。

因此两位主官意见不一,下面的师长、政委也来开会,发表各自的意见。

3纵上下对新来的司令虽然有所了解,也曾经并肩作战过,但大多数的意见更倾向于政委,稳中求胜。也有个别干部认为,打仗就有三分险,四平八稳,一点险没有,还叫什么打仗。徐国夫师长站出来说:政委的方案稳中求胜,但成果不会比前者大,我支持韩司令的意见,而且上级提出要大量歼灭国军,冒点险是值得的。俗话说:胆小不得将军做嘛!

也有其他师领导表示,我们的装备毕竟劣于敌人,稳中求胜是必要的。总之有人认为稳点好。

两种意见如何处理,最终让上级决定,上级支持“险”打。

部队奔袭110公里后,迫击116师师部,敌人赶紧调增援部队,下辖各团向威远堡靠拢,此时正中3纵下怀,一战解决敌人一个师。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