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基于“关键处”开展文本解读

荣荣评趣 2024-11-21 05:30:41

来源于语言文字报 ,作者郭跃辉

编辑说

对于一些课文,学生反应“读不懂”,可能是对文本的关键之处理解不到位。郭跃辉将这些“关键处”总结为创作意图升级处、文本体式偏离处、言语形式细微处,并结合课文展开分析。他认为,教师以这些关键处为切入点开展文本解读,有助于突破阅读教学重难点,实现深度意义建构,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请看——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当抓住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和“读不好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文本的关键和紧要处。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生反馈“读不懂课文”,并非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读不懂,而是对文本的“关键处”理解不到位,进而影响了对文本整体或主题的理解。因此,教师进行文本解读,就是要关注这样的关键处,具体包括创作意图升级处、文本体式偏离处、言语形式细微处。

创作意图升级处

任何文本都隐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很多情况下,这种创作意图并非在文本中直接呈现,而是要经过多重铺垫、暗示与升华。“卒章显志”“欧·亨利式结尾”等术语,就是指作者的创作意图经过层层升级或转折,直到文本末尾才显露出来,让读者豁然开朗。对于这种不直接呈现创作主题或意图的文本,教师在解读时,要格外关注作者创作意图的“升级处”。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灯笼》一文中,作者吴伯箫首先回忆了与个人生活阅历相关的各种灯笼,流露出浓浓的乡情民俗味道,但如果认为这仅仅是一篇描写民俗、怀念往昔的散文,就偏离了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课后“阅读提示”说:“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这段话中的“陡然一扬、升华”等词语,正是作者创作意图升级的暗示。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这些“升级处”,就难以理解作者如何将个人追忆上升到家国情怀,也不能真正读懂这篇课文。

从文章倒数第三段开始,作者笔下的灯笼已经脱离了个体的生活记忆,转向了历史深处的“宫灯”。汉献帝的“好一似扬子江”唱词,写出了他在伏皇后被曹操杀死后独自幽居宫苑的凄楚哀伤。倒数第二段依次提及霍去病、裴度、蒙恬等历史人物,他们或是反击外敌入侵,或是生擒叛军首领,作者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将历史与现实对照,借史实抒发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最后一段直接从历史“升级”到现实层面,文章的核心意象“灯笼”也转变为“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教师要抓准这些创作意图升级处,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中的关键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文本体式偏离处

辨体,是文本解读的重要环节。读者总是按照一定的文体规约进行阅读,并有意识地关注某种文体的突出要素。但不少文章的体式特征并不明显,常常糅合了几种不同文体的要素,甚至偏离了读者阅读印象中的传统样貌。这些文本体式“偏离处”,往往也是文本解读的关键。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游记单元,所选的课文虽然都包含了所至、所见、所感等文体要素,但并非“纯粹”的游记。例如,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除了叙述游览各拉丹冬的经历、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外,还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不良反应——手背生疮、肩背脖颈疼痛、摔伤之后的“裂骨之痛”等,不断说自己“要死了”“衰竭”“长眠于此”等。这些内容似乎与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历史底蕴没有关联,看起来偏离传统游记的表达习惯,却是文本解读的关键处。从游踪逻辑上看,身体的强烈不适迫使作者“置身于冰窟”,进而观察到琼瑶仙境般的美景;从游记表达的思想情感上看,这些内容写出了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真实体验,体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从而反衬出各拉丹冬的艰险与壮观;从游记的审美意蕴上看,这些内容具有“苦难美学”的意味。

又如,《登勃朗峰》一课的“阅读提示”中提到马克·吐温这篇游记的两种笔法: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这也是本文区别于一般游记的文本特质。对于这篇课文,教师既不能机械地按照游记的文体要素进行分析,也不能只从散文或小说的要素角度去解读,而是要具体分析上山和下山途中所见景物、人物的差异。课文前半部分写徒步登山,走走停停,作者能细致观察并描绘途中所见美景;后半部分写乘车下山,车速较快,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马车和车夫身上,不能继续欣赏并描绘自然风光。前后两部分的文体差异,实际上受到了游览方式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所见”,合成了完整的旅程;两种不同的“所感”,照应了旅程之“奇”。教师关注并把握文本体式的偏离之处,才能从游记的完整统一性角度分析作者使用的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

言语形式细微处

对于诗歌、散文等文本而言,作者表达情感态度的词句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但理解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并不意味着一定读懂、读好了这篇文章。更多时候,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是什么”,更要理解和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态度、观点的”,后者往往与文本的言语形式有关。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课文言语形式的分析,既要引导学生读懂直陈情感的词句,也要抓住语言表达的细节,将教学引向深入。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郑振铎的散文《猫》,可引导学生关注“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等语句,直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样的理解还不够,学生还需要在对言语形式的揣摩与体味中,真正走进课文,体验作者个人化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两处文本言语形式细节。一是“我”对第三只猫强烈的情感偏见。猫吃鸟的“罪状”被“证实”后,作者写道:“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作者为什么不说“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而要采用这种倒装式表述呢?从表意上讲,“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只是一个简单的陈述与判断,而“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的重心落在“我以为”三个字上,这不仅是“我”当时极度愤怒的心理体现,也为后文得知自己冤枉了小猫后的极度懊悔奠定了情感基础。二是全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态度。作者不仅用“大家都不喜欢它”“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等句子直接表明态度,而且多次使用转折这一言语形式,如: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2.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

3.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4.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5.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

由上可见,描写第三只猫时,作者反复使用转折句,而描写前两只猫时并没有这样写。一般来说,转折句的表意重心在转折词后面的语句,“我”和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情感态度就隐含在这些表达中,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这只小猫不好看、不活泼,不被人喜爱,甚至孤独无依的处境。这种“先入为主”的情感,为后文全家人冤枉这只猫埋下伏笔,也推动了情感的转折。

总之,文本解读不能停留在文本表层,而是要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以作者创作意图升级处、文本体式偏离处、言语形式细微处为切入点,实现深度意义建构。这样的解读方式有助于突破阅读教学重难点,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4年10月16日文章《基于“关键处”开展文本解读》;作者: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郭跃辉;图源:千库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