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发现:长大后“和妈亲”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妈妈做对了3件事

优米MaMa 2024-12-04 14:49:25

下班回家碰到小区里的几位阿姨聊了几句,发现大家都在安慰张阿姨。

原来张阿姨这几天和女儿闹矛盾了,她想让女儿早点谈对象,女儿却以“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为由,拒绝张阿姨的介入。张阿姨埋怨女儿不识好人心,女儿则以受够了张阿姨的控制欲为由,直接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搬出去了!

有人安慰:孩子大了就跟父母不亲了,这很正常。迟早要放手,你管得越多反而成了仇人。

虽然张阿姨知道邻居们这样说没错,但她就是有些接受不了。同样大的孩子,隔壁李阿姨家的女儿,每天按时下班,周末陪着父母做家务、逛街,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反观她家闺女,每天到家拉着个脸,就像欠了她钱似的。

亲子关系不太和睦的家庭,总会以“孩子大了,就和家长不亲了”为由安慰自己。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即便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和父母的关系依旧很好!

经过研究人员的追踪发现,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亲不亲,其实和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关。妈妈们只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对这3件事,和孩子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密切。

0~6岁,给足陪伴,筑牢孩子安全感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0 - 6 岁是构建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阶段。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 “依恋理论” 指出,0-6岁的孩子在与母亲的互动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纽带。

母亲作为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看护者,若能给予足够的陪伴、拥抱和爱抚,就能与孩子建立起稳固的 “依恋关系”。

相反,如果妈妈在这个时期缺席,孩子就容易产生 “被抛弃” 的心理,进而对世界充满恐惧。

听同事讲过一个比较“玄学”的经历,她家闺女3岁时经常生病,那一年碰到她要晋升,工作特别忙,时常全国各地飞。每次她一出差,第二天闺女保准生病,不是感冒发烧,就是支气管炎。

她都怀疑,是不是家里老人不上心,还特意去看了监控,发现老人每天都很细心地在照顾孩子。

后来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妈妈告诉她,娃可能是太想妈妈了,再加上年龄太小不太会表达,就通过生理性特征表现出来了。

意识到问题后,同时只要自己在家,每天都会抽出至少半小时专门陪伴孩子,周末还会带娃去游乐园、做亲子手工。慢慢地,孩子果真不再频繁生病,待人接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心理学认为,0 - 6 岁的孩子最需要的 “心理营养” 就是安全感,而安全感的核心是 “陪伴”。只有妈妈们从小给足孩子安全感,孩子内心才会坚定勇敢,遇到问题才不会彷徨。

6-12岁,接纳孩子

你发现没,孩子6岁上学后,我们会不自觉提高要求。

幼儿园时,家长或许只关注孩子生没生病,吃得怎样,有没有午睡,但一上学这些问题都将靠边站,学习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兴趣班有没有好好上?成了父母关注的关键。

这个阶段因为家长的关注点过于功利,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父母们就会暴跳如雷。有时为了鞭策孩子,我们甚至会打压他们,生怕孩子们在夸赞中飘了。

有个朋友特别推崇“棍棒教育”,无论孩子表现的多好,她总能找到打压孩子的地方:

女儿考试取得了 99 分的好成绩,满心欢喜地想与妈妈分享喜悦,没想到妈妈却指责道:“都考了 99 分了,为什么不反思一下丢的那 1 分呢?”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孩子好不容易考到100分,妈妈依旧没有给予肯定,反而说:“骄傲什么?要每次都考 100 分才是优秀。”

这些话语中充满了 “质问、指责和否定”,是 “无关回应”,孩子得到的回应与他们内心的期待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不接纳性的语言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认可,从而逐渐疏远妈妈。

6 - 12 岁的孩子,对 “认同感”的需求非常旺盛。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一句鼓励、一个赞赏就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只有那些小时候被父母真正接纳的孩子,成年后才能毫无保留地对父母敞开心扉。

12 岁以后:尊重孩子,赋予自由与价值

孩子12岁以后,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个阶段的孩子拥有了同成年人相似的情感世界,有了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也懂得了羞愧与恐惧。

他们开始注重隐私,渴望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希望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听身边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抱怨,那个曾经父母眼中的乖乖孩,进入青春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同事玲姐前几天刚和上初二的儿子吵了一架,起因是接儿子放学时,母子俩因为车里广播电台的选择权发生了争执。

玲姐摆出家长姿态:我为了赚钱养你,拼死拼活累一天,听点娱乐新闻放松下,有什么不行的?儿子却觉得妈妈很无聊。

发现没,当孩子们开始和我们有分歧时,家长会习惯性用 “高姿态” 和权威让孩子屈服,殊不知这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要知道,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妈妈们要学会适当 “放任”,尊重孩子。比如,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规划学习时间等方面,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就不要过多干涉。

只有建立这样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在成年后和父母没有隔阂。

最后想说,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从依恋到独立的旅程,他们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对父母过去教育方式的反馈。

想要在孩子成年后获取正反馈,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进行科学的引导,你说呢?

3 阅读: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