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用560万人口,创造了3000亿美元GDP,香港750万人是多少?

唯一的答案 2024-12-13 18:25:26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你知道我国和其它国家的差距有多大吗?

毫不夸张的说,咱们国家里的一个发达城市很可能就能抵得上一个体量小的国家整个gdp。

这次就以我国香港和欧盟的芬兰来讲,芬兰560万人口,其23年gdp为2903亿美元,而我国香港人口则有750万,但gdp却和我们想的大有不同。

历史韧性与转型

和那些知名度低的小国比肯定是不行的,芬兰人家可是实打实的发达国家。

他们的经济发展史并不容易,这片土地曾饱受战火洗礼,在二战的硝烟中,芬兰人民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坚韧。

苏芬战争的残酷,不仅没有击垮这个北欧小国,反而淬炼了其民族精神,为日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芬兰背负着巨额的战争赔款,经济百废待兴,然而,芬兰人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

他们凭借着务实、创新的精神,在短短三十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完成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化、现代化国家的华丽转身。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芬兰人民的顽强意志,也彰显了其政府的高效运作和灵活的决策能力。

早年,芬兰的经济主要靠工业制造支撑,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芬兰政府意识到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毅然决然地结束了那些赔钱的企业,砍掉了落后产能,把发展重心放到了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上,给芬兰经济带来了新动力。

而一谈到芬兰的经济发展,就不得不提到诺基亚这个曾经的手机巨头,它在芬兰的经济腾飞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上世纪90年代,全球通信技术发展浪潮涌起,诺基亚精准把握时机,以创新技术与产品迅速崛起,一度称霸全球手机市场,其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无可匹敌。

诺基亚不仅给芬兰赚了大把的钱,也让这个北欧小国在国际上出了名,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它。

不过就像所有事物都有兴衰周期,诺基亚的辉煌很快也就落幕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诺基亚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逐渐失去了其昔日的霸主地位,最终走向衰落,它的衰落,对芬兰经济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度使其陷入了阵痛期。

虽说如此,但芬兰政府并没有因为诺基亚的衰落而一蹶不振,在经济困难时,芬兰像小船一样能迅速调整航向,他们没有固守陈规,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开始把更多资源投向通信、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生物技术等新兴高科技领域,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与国际合作,这为芬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除了高科技产业,芬兰的其他产业也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像卡车品牌西苏,以其出色的越野能力和抗寒特性,被亲切地称为“极地霸王”。

西苏卡汽车专注于高端定制,主要在北欧和寒冷地区销售,没有直接和欧洲其他汽车品牌正面竞争,因此在那个小众市场里很受欢迎,这体现了芬兰企业在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上的精明之处。

另一个值得称道的例子是芬兰的造船业,他们的造船技术在全球都很有名,尤其是它们造的邮轮和破冰船,哪怕放国际上都很受欢迎。

全球邮轮四成出自芬兰,而全球的破冰船中,芬兰产的比例高达六成,高端制造业的迅速崛起,给芬兰经济带来了新动力,同时也展现了芬兰制造业追求卓越和持续创新的特色。

而芬兰的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在一次次的跌倒中爬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独特的社会体系。

高税收、高福利的社会模式

说实话,芬兰这个国家多少是有点聪明的,他们的个税虽然高但与之而来的是更好的福利。

芬兰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能到快一半,这在一些人看来可能难以接受,但芬兰政府并非简单地将高税收作为敛财的手段,而是将其用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提供高比例的退休金、免费的优质医疗和教育等福利。

这种“民之所得,民之所享”的社会福利体系,既维护了公平,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也为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芬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尤为突出,学校不仅给所有学生免收学费,还每月给大学生发放大约800美元的生活补贴,并且负责接送那些上学路程超过5公里或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这种对教育的长期投资,助力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活力。

2023年,芬兰的GDP总量几乎已经达到了3000亿美元大关,人均GDP更是高达5万美元以上,跻身中上等发达国家行列。

这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无疑是对芬兰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好肯定,可让人意外的是,香港这个在我国的城市却在gdp上一度胜过了芬兰。

自由市场与金融中心的崛起

也不和大伙卖关子了,我国香港在23年全年gdp要有3820亿美元,几乎要高出芬兰1000亿左右,着实让人震惊。

与芬兰的地广人稀不同,香港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繁华都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深水港,使其成为了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在上世纪50-70年代,香港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灵活的市场机制,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和外资,迅速发展成为以纺织、服装、电子和玩具等轻工业为主的制造业中心。

在这一时期,香港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一度高达三成以上。

不过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香港的制造业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面对新的挑战,香港同样没有选择墨守成规,而是果断地开始了经济转型。

80年代后期,香港开始主动将制造业逐步迁入内地,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

这种战略性的转型,为香港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找到了新的定位。

到2013年,香港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已降至1%,而金融保险业则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其GDP贡献率超过两成,标志着香港成功转型为一个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

香港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它独有的魅力,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香港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自由的资本流动、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些优势,为香港的金融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香港的低税环境吸引了众多资金和企业前来。

没有资本利得税、增值税、遗产税,也没有股息和利息的预扣税,这种税收优惠让企业和个人都受益,把这里变成了全球财富管理的热门地点。

现在香港超过的是芬兰,而到2027年,香港则有望在全球跨境财富管理领域超过瑞士,届时它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香港的GDP总量虽然高出芬兰不少,但人均GDP却和芬兰一致为5万美元左右,这又是咋回事?

为何人均不相上下?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双方在经济规模上的差别,香港的经济规模比芬兰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它是全球金融重镇,资金往来频繁。

芬兰的经济以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主,例如通信、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造船等,这些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而香港的经济则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这些产业对全球经济的波动较为敏感,但也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香港的金融市场规模巨大,资金流动频繁,使其经济辐射范围远远超过了芬兰这个北欧小国。

直白讲就是香港的收入大但同时支出也大,gdp的计算是将“入”和“出”都算入的,因此以金融为主的香港更占数字优势。

芬兰和香港在经济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两种迥异的发展路径,每种发展路径都有其独特之处,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芬兰和香港的经验都值得借鉴,但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芬兰和香港都将在各自的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信源

华经情报网2024-10-30 14:13湖南——2023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GDP、人均GDP及人均国民总收支统计

人民网2024-08-16 09:16北京——香港2024年年中人口逾753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年10月——芬兰国家概况

环球时报2024-08/0306:22——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在港成立家族办公室需做两件事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