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2025年延退实施,70后提前退和延迟退休,养老金差多少

刘葎强罚 2024-12-23 17:56:42

2024年的余额已剩9天,中央定调,元旦起将实施延迟退休,事关70后群体的养老金数额。

根据退休政策,适龄的退休人员,可以选择弹性的提前退休,也可选择弹性的延迟退休。

不同的选择,他们拿到的养老金也会不一样。

那么,所有人都关心的是,差别大吗?

时代的选择,延退的定局

养老金制度是一种福利制度,德国是第一个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开始于1889年。

英国紧随其后,并做出了改变和补充,其他欧美国家也都有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

受历史原因制约,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晚,等1991年6月后才逐步完善和确立。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养老金发放直接跟工龄挂钩,谁的工龄长,谁退休后的养老金就高,但大致也分为三个阶段。

工龄在20-30年的,能拿到80%的养老金;工龄在30-35年的,养老金的比例也高5%;只要工龄超过35年,就能拿到最高的养老金比例,可达90%。

看似公平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合理之处。

比如工龄在35年1个月和36年,获得的比例没有区别,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公平。

90年代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就规避了这一问题,建立起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所有参与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目前都有各自的两个账户。

当下,基本养老保险是核心,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辅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与前两者相衔接,形成了一个“三支柱”的体系。

可以理解为,每个月都要缴纳,抛开缴纳比例等一切因素,真正做到了多缴多得,并且抗风险能力更强。

也不是我们想缴纳多久都可以的,国家对缴纳的年份和退休的年份,也都作了规定。

从前,15年是养老保险最低的缴纳年限,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性为50岁、55岁。

那么,中国乃至世界上多个国家,为什么一定要延迟退休?

前面提到过,根据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总能在时间的变化中找到新的问题。

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超过总人口的三成,达到4亿人的庞大规模。

与此同时,少子化的情况也在加剧,劳动力资源数量却在2013-2023年,平均每年减少500万到600万。2023年的16-59岁的劳动力资源,竟然减少了近一千万。

国家考虑延迟退休,也将我国人均寿命达到78.2岁的问题,考虑了进去。

基于以上数据和分析,我国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延迟退休落实,男性的退休时间将从60岁延迟到63岁,女性将延长到55岁、58岁。

涉及到了70后群体,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但也有一定的条件。

差多少?

相对而言,弹性提前退休的自主性更强,弹性延迟退休一般不超过3年,我还看单位的意愿。

个人打算延迟退休,先向单位提出申请,如果单位表示同意,个人才能获得资格,如果单位不同意,个人就只能按照要求退休。

养老金的缴纳基数、月数都是最终影响养老金发放多少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退休的越晚,缴纳的月份就越高,拿到的养老金金额就越大。

这种情况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实际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所以具体该弹性提前退休,还是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慎重的选择。

不过,也是有一定偏向性的。

对于一名体制内的在职人员来说,各方面的福利待遇有所保证,基本上到手的收入要大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并且单位的弹性延迟退休申请也容易通过,这时候延迟退休的好处要大于正常退休。

但对于一名灵活就业者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他们的工作不是很稳定,正常退休意味着能拿到养老金,更意味着抗风险能力的增加。

至于说增加多少钱的问题,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仅累计年限的增加,最后至少也能增加一两百块钱。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也不会不一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总归没有错的。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