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质是安慰?为啥华大基因尹烨、新东方俞敏洪会信这种说法?

安汐谈情感 2024-07-12 18:08:37

本文字数约:3984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医学的本质是偶尔治愈?这是对现代医学的亵渎!

02、精神障碍不是慢性病,而是缺乏高效的治疗手段

03、希望临床医生能综合性归因,不断创新、探索

之前,我们分析了华大基因CEO尹烨对于“基因”的一些言论,他的不少公开发言带有误导性,容易让大众以为自闭症是“基因遗传性疾病”、暴躁的性格可以遗传等等。

无论从主流精神医学、还是更加深入的精准精神心理学来说,这样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尹烨的公开言论不全是错的,但确实有很多发言带有商业目的,希望网友们对此保持理性。

在查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尹烨跟俞敏洪网络连线的时候,还说过一句话:医学的本质不是治愈,医学的本质是安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说这句话来自于美国一个很著名的医生叫特鲁多,特鲁多的墓志铭上就写了3句话:医学很少是治愈,有时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应该说,这句话也不只是尹烨一个人在说,而是几乎全网都在传这句话。只不过,这句话从尹烨这位“生物工程博士”口中说出来时,令我相当惊讶!

他真的认为“医学的本质是安慰”吗?

又或者说,这句所谓的名言真的正确吗?

大众知不知道,这句话的疯狂流传,会在临床上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01、医学的本质是偶尔治愈?这是对现代医学的亵渎!

在国内网络中,世界结核病治疗的先驱、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非常有名:“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是,在网络上,很多人翻译成了“偶尔去治愈”,直接导致这句话的“治愈率”下降。包括尹烨也受到了误导,以为是“很少是治愈”。

事实上,有网友发现,甚至有西方读者也做过考证,这句话有可能并不是特鲁多说的,也没刻在特鲁多的墓志铭上。这句话的出现时间,甚至可能比特鲁多出生还早。但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传来传去,现在这句话被安到了特鲁多的头上。

但无论这句话是谁说的,它至少100多年前的观点了。那时候的医学水平非常落后,肺结核还是很难治愈,海洛因一度被认为可以治百病,女性分娩时难产率非常高……

在那个时候,很多病都治不好,也找不到原因,最多只能帮助患者减轻一点痛苦。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大夫说“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的确是有事实基础的。

也就是说,这句话其实折射了那个时代下医务人员的无可奈何和无力感。病人们总是治不好,一个个地死去,这令医生们绝望透顶,陷入了不理性的灾难化思维,于是就说出了这句话,并得到了当时很多其他医生的共鸣。

可是,现在已经是100多年以后了,医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虽然说现在还有很多疾病难题没有攻克,但很多过去治不好的疾病,现在只是个小问题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医务人员对待疾病的态度也积极进取了很多。

所以,现代医学追求的是“病因学诊断”,也就是希望能找到疾病真正的原因。国内外的精准医学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临床大夫,都希望能找到更加深入、高效的治疗方法,令患者药到病除。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就曾经公开说过:“精准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就连以往觉得后天无法逆转的基因遗传性疾病,有一些也迎来了治愈曙光,比如近年来,针对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发展迅速,有望可以用正常的基因修复或代替缺陷基因,从而治愈疾病。

这彻底颠覆了很多大众对于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认知,原来先天的基因也可以后天改变!

换言之,在现在这个时代下,如果还说“医学的本质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话,这是严重不合时宜的。不但很多大夫不会同意这句话,绝大部分患者也不会同意。医生的天职就是要治病救人的,如果现在还治不了,那就继续努力,怎么可以说医学的本质是偶尔治愈?

所以仔细想来,这句话看着很诗意、很有人文关怀,但其实相当的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对现代医学的一种亵渎。这句话的唯一好处是降低了大众对医生的期待,有可能会减少一些医疗纠纷。

但总体来说,这句话带来的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的,希望大众们不要再“以讹传讹”。

02、精神障碍不是慢性病,而是缺乏高效的治疗手段

当然了,我们现在觉得100多年前的“医学是偶尔治愈”很可笑,但其实,在现代医学中,把治不好病的责任“甩锅”给疾病,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只是说法不同了。

比如我们以前分析过的,国内精神医学的领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曾经公开说,“抑郁症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终身慢性疾病”。当然,这不是陆林提出的观点,而是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大夫、专家都是这么说的。

在大众的理解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抑郁症是慢性的,容易反反复复,很难治愈,这不是大夫的问题,而是这个病它就这样,国内外都一样,经过治疗能恢复基本的社会功能就不错了。

某个程度上,这句话的意思跟“医学偶尔治愈”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表达得更有伪装性了,看上去特别有道理:既然是慢性病,那就是难以治愈的嘛!这相当于把疗效不佳的问题合理化了。

可为什么一个病被叫做慢性病?这是这个病的本质吗?还是因为医疗水平不足,才导致无法根治?肺结核曾经是绝症,十痨九死,难道这就是肺结核的本质吗?

很显然,不是。抑郁症的本质不是慢性病,包括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也不是。主流精神医学之所以认为它们难以治愈,是因为一直没能找到明确的病因,缺乏真正精准、高效而深入的治疗手段。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因非常明确,它们不是基因遗传性疾病,而是源于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并且有很多隐藏在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

如果能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把主要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修复,再结合认知提升、逆商塑造等临床心理干预,患者能够真正走向康复。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已经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还有,随着医学发展,上文说的糖尿病、高血压、癌症,也不见得就是终身慢性疾病了。

今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殷浩教授团队等人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C)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在研究中,一个有25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停掉胰岛素2年多,真正被治愈!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也实现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逆转。

希望大众对“慢性病”这个词要有更加理性的认知,没有必要因此惶恐;更希望临床大夫们要与时俱进、拓宽认知边界,不要再动不动就用“慢性病”这个词,对患病群体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03、希望临床医生能综合性归因,不断创新、探索

虽然现代医学比100年前已经先进了非常多,但其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国内有很多临床大夫有不少惯性思维,甚至是认知误区,认为在医学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就是最好的、最先进的。包括在心理学领域,从业人员也认为只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传过来的,就一定比国内的先进。

所以很多医生、心理学从业人员热衷于去国外进修,镀一层金回来,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内的大咖。

如果国外说某个病很难治愈,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国内的大夫也倾向于认为这个病还攻克不了。这种现象在精神医学中尤其明显。

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的临床医学都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如果想成为三甲医院的大夫,学历要求非常高,没有硕士、博士学历可能都实现不了。就算学历够高了,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培、专培。

当然,这种选拔方式有利有弊,利处是挑选出了智商相对高的群体,并要求临床大夫们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三甲医院的大夫、专家们容易自恋,觉得我一路走来都是学霸,我很聪明,我接受过最规范最严格的训练。这种心态很容易导致这些大夫的思维固化,但又容易偏执自恋,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认知边界。

所以,这部分医生很容易出现外归因的模式。比如在精神科临床中,如果一个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不佳,这些大夫往往会认为这个病就是这样,跟遗传等先天因素有关系,国内外都是如此,不是治疗方案有问题。

这种归因模式会大大削弱他们攻克临床难题的动力,只会把难题合理化,总想被动地等到国外的科研人员和专家找到更好的办法,然后他们再学着用。

简单来说,国内现在有很多临床医生有严重的“唯上、唯书、唯外”心理,认为只要是上级专家说的、教科书上写的、西方发达国家说的,那就是对的;只会人云亦云,跟随别人的观点,缺乏自主创新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临床医生学会综合性的归因模式,遇到疾病疗效不佳时,一方面要看到客观因素,比如目前的医学水平有限,对这个疾病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不需要过分自责;

但另一方面,医生们一定要自我反省,反思自己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不是还不够深入,是不是还没有跟上研究前沿的步伐,不了解很多已经更新的知识。

尤其是主流精神科大夫,请不要再说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遗传了。对于这一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遭遇严重的失败,很多西方学者已经开始反思了,但国内很多大夫仍未更新知识,甚至对新的发现视而不见。

包括我们最近两天文章反复提到的华大基因CEO尹烨,希望他也要意识到自己有认知边界,不要在不擅长的领域大放阙词,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包括我们自己,虽然我们经常说已经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取得了突破,率先进入了精准精神心理学时代,但这来源于切切实实的临床成果,而且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知边界,不熟悉的领域不评价,不擅长的临床范畴不接诊。

最后,希望广大网友、大众、包括尹烨和俞敏洪也能有意识地了解到自己的认知边界,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后努力地提升认知层次、拓宽认知边界,这有助于我们对很多问题、现象看得更加深入、透彻,活得更加从容、淡定,实现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4-07-19 08:15

    [静静吃瓜] 以己度人。 [狗头] 他自己不会,就认为别人也不会。[doge]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