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热切期待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其中最盛大的要数春节和元宵节,这两个节日相隔不久。元宵节一过,大家便开始期待下一个法定假日——清明节。清明节的日期具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尽管先祖逝世,人们仍然坚信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祭拜则是缅怀祖先的最佳方式,清明节则被视为祭拜祖先的理想时机。其传统虽然源远流长,但在唐朝之前,并未被官方全国性地推广。唐玄宗时期,每到清明节,许多官员都会请假回家扫墓。因此,唐玄宗颁布旨令,使清明节成为官方放假的日子,最初放假四天,后来延长至五天。
清明节原本在民间流传,但却在唐朝成为全国性的官方节假日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到了宋朝,由于当时政府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清明节的假期进一步增加到七天。直到今天,清明节仍是许多人期待的假期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回家祭祖时常说“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那么,这两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又有何种道理呢?
祭祖不超过三代是哪三代这句“扫墓不过三代”的意思是,在清明节进行扫墓活动时,仅需对最近的三代祖先进行祭扫,超过三代的祖先可不必扫墓。所指的三代包括父母(第一代)、祖父母(第二代)和曾祖父母(第三代)。这种做法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了“扫墓不过三代”的习俗形成。
1、力不从心
其实“扫墓不过三代”的做法,其原因是合理的。考虑到如果每一代人都去扫墓,从古至今可能累积了数十、数百乃至数千座坟墓,根本无法全部扫完。一年时间也难以扫完所有坟墓更别说短短的清明假期了。
2、亲情淡薄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这句老话反映了亲属之间亲密关系的逐渐减弱。在大多数情况下,家庭能够实现三代同堂,而四代同堂则相对罕见。对大多数人而言,祖父母这一代关系尚且亲近,但对于曾祖父母,很多人都未曾见过,更不用说更早的高祖父母了。到了曾祖父母这一代,血脉关系已经开始变得较为淡薄,超过三代的亲属间交往变得更少,很多人对于超过三代以外的亲戚几乎没有印象,因此,在扫墓方面,对于那些并不熟悉的祖先,再费心劳神就有些过于突兀了。
3、坟墓难寻
当后人面对超过三代的祖先时,他们可能连坟墓的位置都不清楚,更不用说进行扫墓和祭拜了。即便找到了坟墓,也可能不知道里面埋葬的是哪位先人。由于对这些先人缺乏认识,祭拜可能也缺乏真心,因此认为超过三代的祭拜失去了其意义。
为什么说上坟不能过未时“上坟不能过未时”这个说法指的是祭扫活动需要在未时之前完成。那么,未时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呢?在我国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而未时特指的是下午一点至三点的时间段。古人根据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和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之气,例如天与地、火与水,这些元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在未时之前进行祭扫,与古人对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密切相关。
虽然自己家的坟地埋的是自己的祖先,但一般的坟地周边都是其他人的坟墓,这些地方阴气特别重。古人才因此形成了在未时之前,也就是下午三点之前上坟的习惯。这一习惯背后是古人阴阳哲学观念的体现,他们认为,一天中过了未时,阳气就会渐渐消失,阴气则逐渐上升。这样的变化直至夜里十二点达到阴气最盛的子时,而中午十二点,则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这句话主要是对坟地的阴阳之气的一种解释。因此,到了夜里,古人认为那时阴气最重,不是上坟的好时机。一旦超过三点去,阴气开始上升,古人迷信认为这对人是很不好的。因此,很多地方哪怕到了今天,人们上坟还是会选择三点之前这段时间。在古人看来,自己的祖先不会害儿孙,但别人家的就说不好了。虽然是旧时的迷信思想,但慎终追远的初心是显而易见的。
结语
在现代生活的忙碌与压力之下,奔波的游子心里总渴望得到一丝慰藉。如果有时间,我们最好回到老家,来到祖先的墓地,表达自己的缅怀,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过往的一种尊重,也能获得心灵上的一种慰藉。然而,如今很多人整天疲于奔命,已经很少有机会回家祭拜祖先了。尽管如此,清明作为祭祀祖先的一大节日,它的传统和意义仍然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将一直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