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混动VS插混动:高速性能、亏电油耗和动力表现的全方位对比

原呵呵 2023-11-30 15:11:27

哈喽,您好!我是原呵呵,点点关注吧,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在汽车科技领域,增程混动和插电混动之争愈发激烈,这一争论背后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各自有着独特的工作模式和优势。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场增程与插混之争的技术面纱。

探究混动技术:增程与插混的区别揭秘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增程混动技术。这是一种典型的串联工作模式,基本上是插电混动的“简配版”。在增程式混动中,发动机的主要任务是发电,为电动机提供动力。

这种技术通常只有两种驱动模式:串联和EV(电动机直驱)。与此同时,发动机无法直接驱动车辆,充当的是一个发电机的角色。

相比之下,插混技术就显得复杂得多。插混在串联和EV模式之外,还引入了并联和发动机直驱两个模式。发动机直驱是相对简单易懂的,而并联则是插混技术的核心。

在并联状态下,发动机参与驱动车辆,根据行驶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如果发动机动力富余,多余的动力会转化为电能,充入电池;反之,如果发动机动力不足,电机将会启动,与发动机共同为车辆提供动力。

或者说,在插混车型并联时,电动机驱动占主导地位。如果电动机的动力无法满足行驶需求,比如高速行驶或急加速时,发动机会介入,与电动机协同驱动车辆。而且插混可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从技术角度看,插混的门槛明显比增程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新造车势力在进入混动市场时更倾向于采用增程式混动技术的原因。

深度解析增程与插混:高速性能的差异

在混合动力汽车的领域,增程混动和插电混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技术差异,尤其在高速性能方面,二者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两者之间在高速行驶中的表现,以及其根本性的技术差异。

首先,插混车型在高速工况以及高速再加速时的表现明显优于增程混动。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动机在高速行驶时存在明显的性能瓶颈,无论是达到极速还是急加速,都会表现出相对较弱的性能。相比之下,发动机在高速工况下表现出高效率工作的特性。

特别是在亏电状态下,增程混动完全依赖发动机发电来驱动电动机,这个过程涉及到燃油化学能-电能-动能的多次转化,效率相当低。这也是为什么增程混动车型在高速行驶中,尤其是在亏电状态下,油耗异常高的原因。

相对而言,插混车型不仅在高速工况下可以使发动机参与驱动,而且如今国内主流的插混车型通常配备专用插混发动机。这些发动机采用了可变行程、废气增压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有效热效率,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特别是在亏电状态下,油耗得以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增程混动和插混动的高速性能差异源于其电动机和发动机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插混技术通过更高效的发动机和优化的系统配置,在高速工况下实现了更为出色的表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驾驶体验。

揭秘混动差异:亏电油耗成明显标志

混动技术的竞技场上,我们可以通过市场上热门车型的比较,更直观地了解增程与插混之间的差异。除了备受瞩目的比亚迪DM-i,吉利和长城也推出了雷神电混和DHT等新一代混动技术,这些技术在市场上广受关注。

让我们以吉利的银河L7、比亚迪的宋PLUS DM-i以及长城的枭龙MAX为例,这些主销车型普遍配备了专为插混设计的发动机。吉利银河L7的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4.26%,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4.4L;比亚迪宋PLUS DM-i的发动机热效率为43.04%,亏电油耗同样为4.4L;而长城枭龙MAX的发动机热效率为41.5%,百公里亏电油耗为5.5L。

与之相对比,增程式混动车型的表现则显著较低。以问界M5为例,其发动机热效率为41%,而百公里亏电油耗却高达6.4L;理想L7的发动机热效率为40.5%,亏电油耗更是高达百公里7.6L。

通过对比可以清晰看到,采用插混专业发动机的主流插混车型在热效率和亏电油耗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覆盖了更广泛的使用环境,尤其是高速行驶等更为苛刻的条件。相反,技术结构更为简单的增程式混动在高效率工作区间方面,主要局限于低速城市工况的使用。

这一对比清晰地描绘出了增程与插混之间在亏电油耗上的显著标志,也为消费者在选择混动车型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

揭秘混动差异:动力表现成决定性标志

除了油耗之外,增程与插混在中段加速的动力表现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插混车型由于可以采用发动机与电动机并联共同驱动车辆,因此在急加速,特别是高速行驶时表现更为出色。

或许有人会提出,增程与插混各有优势,增程更适合城市工况。确实,这种说法表面上没错,但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油混车型而非纯电动车的主要原因是免除了里程焦虑。而里程焦虑主要出现在长途出行的使用场景。

换言之,如果不考虑高速工况下的油耗和动力表现,为何不直接选择纯电车型呢?特别是在日常市区代步、充电方便的情况下,选择纯电车型不仅更为环保,而且在许多城市还能享受到相应的新能源补贴,更加划算。

或许有人会提到,增程车型由于技术门槛低、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车企是否真的将省下来的成本,全面反映在车价上,真正让利于消费者。

然而,在当前市场状况下,我们能否看到车企确实兑现了这一承诺呢?这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喜欢本文的朋友记得打赏哦,也别忘了转发、点赞、评论和关注哦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