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有个怪现象正在蔓延,而且越来越明显,让人一言难尽

寒溪水月 2024-09-16 08:59:29

体制内外,是大相径庭的两个世界。今年是我在体制内待的第八个年头了,驻过村、待过乡镇、去过区直部门,市直部门也有工作经历,省级单位也工作过好几年。除了国务院部级部门没去过,之后大概率也不会去,省级及以下的各级单位都有过工作经历。虽然有浅尝辄止之嫌,但是足以让我对各级单位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通过体制内不同层级单位的工作经历,让我发现了了一个怪现象,而且越来越明显,让人一言难尽。这个怪现象是什么呢?这个怪现象就是:基层对上级部门越来越不信任,矛盾越来越深,甩锅抢功成了体制内的风气,出了问题,下级部门成了上级部门的背锅侠,基层成了最终的背锅侠。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呢?

第一、上级部门把握着下级部门的考核权,滥用公权拿捏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描述的正是体制内基层的真实写照。每一项工作在上级都有专门的职能局进行主管,之前体制内的上级部门是主动下乡入村指导工作,现在的上级部门是发个文件传达精神,基层领悟文件精神了去执行。之前上级单位是爱下基层,且都是带着工作任务下基层;现在的上级单位下基层是为了拍照留痕,类似于景区的“某某到此一游”,如果基层邀请上级下来指导工作,不仅要和提前好言好语的诚挚要请,还得好酒好菜招待,如果再配点土特产放上级的后备箱,那是最周到不过了。如果出了问题,上级部门会事先想办法撇开自己的责任,然后再给下级单位一个通报,如果纪委追究责任,必然将责任耍给基层。

第二、上级部门成了可有可无的二传手,没有创新,没有具体执行,就不会出错。近些年,对于秦朝郡县制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于是否应该取消市一级行政序列,模仿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讨论日趋热烈。这样的声音出现并被广泛讨论,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大多数市一级的行政单位其行政职能是空心化的,大的政策制定国家和省一级会出台出来,各地参照执行就可以了。具体实施的时候,区县负责指导和复核,乡镇负责执行就可以了。

市一级做什么工作呢?仅仅是再复核一遍,然后报给省里?如果这么说,那在市一级和省一级单位之间,还可以增加N个行政层级,毕竟多复核几遍也不能说有错吧。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市一级的复核把关都是多余的,文件下达、报表上传,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价值。如果出了差错, 除非是很严重且区县一级普遍出问题了,才有可能追究市一级的主要责任,否则,几个或者个别区县出问题,那也参照属地原则由各地自己负责任,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干市一级的事情。

第三、官僚主义作祟,上级就天然比下级水平高,出了事情就得下级担待着。有些人给点阳光就灿烂,拿着鸡毛当令箭。上级单位的人和基层的人除了工作岗位不同,并不会有其他方面巨大的差距。然而,有些上级单位的领导就有生出了官僚主义思想,认为他是上级单位的,还是领导,就天然比基层的干部水平高、视野宽。

上级单位的领导就天然比下级单位的干部水平高吗?我看未必!我承认某些上级单位的领导水平很高,但是屈指可数,且这类领导是做业务工作出身,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领导工作经历。然而,大部分上级单位的领导,是缺乏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的,对于基层是什么样的情况,是非常模糊的认知。这类领导在职场上春风得意,戴了个官老爷的帽子,就洋洋得意,自认为提拔就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没提拔的或者提拔比他慢的就是水平比他低。提拔的确可以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但是也有可能是提拔他的人识人水平不高或者当时瞎了眼呢!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在伟人掌舵的时候就存在,伟人曾旗帜鲜明地多次提出反对这三大主义。然后,当前的体制内这三大主义却广泛存在,也是基层与上级单位存在矛盾的主要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官僚主义不仅仅是骑在人民群众头上算官僚主义,对下级单位和下属趾高气扬、肆意甩锅、穿小鞋打压等都是官僚主义的表现。不把人民群众放眼里的官老爷,自然也不会把级别比自己低的干部放眼里。

反官僚主义、反形式主义、反本本主义,仍然任重道远。自上而下的反对这三大主义,看似整改到位了,实则换汤不换药,很容易被伪装的形式主义所掩盖,整改也将流于形式。唯有创新自下而上的反对这三大主义的机制,才能彻底遏制住这三大主义瘟疫式蔓延的势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