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饭圈文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千顺·万顺

虔诚义工 2024-08-07 19:51:49

一、误解与觉醒:从“酒肉朋友”到“饭圈文化”的真谛

初识“饭圈文化”一词,我误以为它仅是餐桌旁的社交延伸,是那些频繁相聚、共享美食与欢笑的酒肉朋友间的圈子文化,是社会上一种基于共同兴趣或利益的非正式团体现象。然而,随着对陈梦事件及更多相关案例的深入了解,我恍然大悟,原来“饭圈文化”远非如此简单。

通过一番深入学习与探索,我逐渐揭开了“饭圈文化”的神秘面纱。

二、饭圈:从散粉到专业化利益圈层的演变

在网络语境中,“饭圈”已成为粉丝圈子的代名词,这一词汇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围绕特定偶像或明星聚集起来的庞大粉丝群体。其英文对应“fans”一词,巧妙地通过音译“饭”与复数后缀“s”的结合,既保留了原词的发音特色,又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回溯往昔,粉丝对偶像的支持多局限于购买专辑、观看演唱会等较为传统的形式,且大多以个体行动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社群结构,即我们所说的“散粉”时代。那时的粉丝互动相对简单,缺乏现今饭圈所展现的复杂性和组织性。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偶像经济的蓬勃发展,粉丝群体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饭圈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粉丝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消费和观赏,而是开始通过购买偶像的周边商品、租赁广告位进行宣传、参与各类投票活动以及组织慈善公益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自己的偶像。这些行为不仅加深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促进了饭圈内部组织结构的不断完善和专业化。

如今的饭圈,已经由最初的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在这个圈层中,粉丝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宣传策划到资源整合,从线上互动到线下活动,都展现出了高度的组织性和协作能力。同时,饭圈文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如过度消费、网络暴力、数据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引导。

饭圈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其发展与演变不仅反映了粉丝群体对偶像的热爱和支持,也折射出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的强大动力和复杂生态。

三、情感联结的强粘性:以“守护之战”为例

某热门偶像因被不实谣言攻击,其粉丝群体迅速集结,发起了一场名为“守护之战”的网络行动。粉丝们不仅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澄清信息,还联合律师团队对造谣者提起诉讼。在这场战役中,粉丝们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坚韧,即便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整治压力,他们依然坚定地站在偶像一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感联结的力量。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得整治行动难以轻易撼动饭圈文化的根基。

四、信息茧房的加固:“粉丝专页”现象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许多偶像拥有专属的粉丝页面,这些页面通过精准的内容推荐算法,为粉丝提供了高度定制化的信息环境。以某流量明星为例,其粉丝专页上充斥着大量赞美、应援和正面评价的内容,几乎看不到任何负面信息。这种信息茧房的形成,不仅加深了粉丝对偶像的盲目崇拜,还使得他们对外界的批评和整治行动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即便有外部声音试图穿透这层茧房,也往往被迅速淹没在粉丝的声浪之中。

五、资本与商业的推波助澜:选秀节目背后的“打投”乱象

近年来,选秀节目成为饭圈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了支持心仪的选手,粉丝们纷纷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打投”(即打榜投票)。然而,这种看似正常的支持行为背后,却隐藏着资本与商业的推手。一些选秀节目通过设置复杂的投票机制和高昂的投票成本,诱导粉丝进行非理性消费。同时,一些经纪公司也利用粉丝的狂热心理,推出各种周边商品和应援活动,进一步刺激粉丝经济。在这种商业逻辑下,整治行动往往难以触及核心问题,反而可能激发粉丝的逆反心理。

六、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数据造假与网络暴力的边界模糊

在某次大型音乐颁奖典礼上,某歌手因票数异常高涨而引发质疑。经过调查发现,其背后存在大量数据造假行为。然而,由于数据造假的手段隐蔽且难以取证,相关责任人往往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此外,饭圈文化中的网络暴力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粉丝为了维护偶像形象,不惜对异己进行谩骂、攻击甚至人肉搜索。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但由于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匿名性,这些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七、教育与引导的缺失:青少年粉丝的迷茫与挣扎

小蟑螂是一名中学生,她从小就对某位偶像充满崇拜。在加入饭圈后,她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在追星上,还逐渐沉迷于网络暴力和恶意攻击。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偏离正轨时,却感到难以自拔。小蟑螂的故事并非个例,许多青少年在追星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类似的迷茫和挣扎。他们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对于如何正确看待追星、如何理性表达支持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教育,这使得许多青少年在饭圈文化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八、整治行动

2020年国家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时间为7月初起至8月末。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严厉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在社交平台、音视频平台的热搜榜、排行榜、推荐位等重点区域应援打榜、刷量控评、大额消费等行为。大力整治明星话题、热门帖文的互动评论环节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行为。严格清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账号。深入清理宣扬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信息。

2020年8月下旬,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将在全国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11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12月底前完成自查总结并上报。

2021年6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

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包括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规范粉丝群体账号、清理违规群组版块、严禁呈现互撕信息、不得诱导粉丝消费等10项内容。

2021年9月,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2021年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坚决反对唯流量论,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

2021年9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严格执行电视剧片酬管理规定,坚决抵制“饭圈”乱象等泛娱乐化现象。

2021年10月26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工作,结合“饭圈”乱象整治,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属地网站平台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务求取得工作实效。

2021年12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公布,其中要求短视频节目及其标题、名称、评论、弹幕、表情包等,其语言、表演、字幕、画面、音乐、音效中不得出现展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鼓吹炒作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狂热追星、粉丝非理性发声和应援、明星绯闻丑闻的内容。

2022年4月消息,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日前发布通知,要求网络主播应坚持健康的格调品味,自觉反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