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一种严禁男人学习的文字

萝严肃吖 2024-11-05 17:05:29

《密语者》,这是一部讲述“江永女书”的纪录片,英文名字是《Hidden Letters》。“密语”也是女书本身的一个特质。旧时代女性不可以读书识字,所以江永当地的女性发明了女书,作为女性之间的秘密通讯方式。过去,女书严禁男子学习,一般男子会把女书当成是普通的花纹。

压抑中生长出的女性表达,用伪装避开了男性的粗暴践踏,只在女性之间流传。这是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之间相互倾吐心声的隐秘渠道。所谓“身为女子心意相通”。

最初我会预设这部电影会回顾江永女书的历史,或是一个纪录片版本的《雪花秘扇》(导演冯都说,自己对女书产生兴趣正是因为看了小说版的《雪花秘扇》)。但影片切入的角度是——现实。现实里,当下的,基层女性们真实的命运,和“女书”相互映照。

当女书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的女书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一种旅游景点,女书传人为游客(包括油腻的男游客)表演书写,一群女孩举着女书在游客(还是包括油腻的男游客)面前起舞。是一种带着男性凝视的奇观,化好精致妆容演唱,主持人介绍“她会书法”。

是一种糟糕的商业,男人夸夸其谈如何实现女书的跨界,用女书设计男装,用女书联名农产品,在快餐店里把女书当做一种logo去传播。这种冷峻的纪录视角让我大受震撼但又深受启发,我只是从历史去搜索了解过女书,可我从来没有想过女书的现在是什么。纪录片里看到的那种反差非常讽刺,这就是当下最容易发生的事情。

正如女性主义一次次被迫扭曲变形和售卖一样。可能引发争议的是片中呈现的女书传承人的处境。留在江永的女书传人胡欣有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她感觉到了自己遭受了某种不合理,前夫一直要求她生儿子,社会要求离异的女人必须努力重新回到婚育的位置。但是她本人的想法似乎也有些,不够“先进”,她还是会期待爱情,期待婚姻,然而一旦思考“择偶”就会让她感到压抑。

另一位去上海发展的思慕则是用女书给男友写了一封信而定情,跟着男友到了“未来婆家”。这部分的记录我认为相当精彩。因为足够白描,以至于不同的人看到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传统人士会觉得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次“未来儿媳妇进门”,真是圆满幸福啊。

没有性别平等意识的男性会觉得,这男的真是好男人啊。而我这样的女观众,则会从那个男人的第一个笑声就感到窒息。那是一种,“懂的都懂”的窒息感。在“传统”标准里的“正常”,从一个想要自由的女性的视角来说,处处都是窒息。拍摄之白描甚至让我害怕导演的视角不会也是肯定这种“大家都这样”的婚恋吧。好在,越往后看,越能明白导演的意图。“普通而窒息”的那种空气被很细腻地捕捉到。

到了真正体现冲突的部分,男友对思慕提出生育要求,开始试图限制她的工作和时间安排,这种更直白的矛盾反而戏份很短,思慕始终是用微笑掩饰尴尬的状态,如同每个普通的懂事的有礼貌的女人一样。我们女人是这样的,我们善于维持“礼貌”。

情节戛然而止,故事线回到思慕时,她已经分手了。这种处理的节奏我也非常喜欢。能体会到前面那大段大段窒息的人,自然也明白思慕所感受到的压抑,如何分手反而是最不需要表的部分。重要的是,思慕告别这种“普通的传统的婚恋”,立刻就获得了自由。

我能理解之前点映场之后有些争议是因为这样的拍法似乎不够鲜明,不知道导演是在记录一种普通,还是抗议这种窒息。但我感受是,现实如此。女性依然处在巨大的压力和规训中,更何况是一个县城里的女性们。《密语者》的记录里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这依然是一个男权社会,性别歧视无处不在,女性时刻会被工具化、边缘化。

年迈的女书自然传承人何艳新经历了旧时代的盲婚哑嫁,体会过所有对女性极致的压迫,她度过了承担母职却压抑自己的一生,在女书中她才有喘息的机会。年轻女孩们跟她的处境比,肯定是有进步,但是本质也许并没有太大改变。纪录片镜头里的女性们是被抑制的,但也是努力用自己的直觉去挣扎的,这恰恰回答了那些掌权的男人在推动“女书文化开发”而产生荒谬奇观的背后,一个真正的问题:女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女性始终在承受的压迫和苦难,才会让女书诞生。女书就是女性之间相互倾诉的情感连接。一直到今天,苦难没有终结,女性相互诉说和结盟才能让女性保护好“自我”,去一点点砸开父权制那堵坚实的围墙。每一点缝隙都能让光亮照进来产生新的改变。

网络上的议题早就进展到对父权制婚姻的全面批判,有人已经开始实践6B4T,《密语者》中的女性看起来好像还是太温和太顺从了。但我会觉得,现实里基层女性承受的压力如此之大,呈现现实对我来说同样珍贵。何艳新这样的老人是用一生明白,当妻职和母职结束时,才是她自由的开始。

而胡欣和思慕也许并没有那么系统的女权理论知识,也到现在都不会说更激进的口号,可是她们有保护自己的直觉。当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她们会退出婚姻,退出恋情。也许社会施加给单身女性的压力让她们还没有想明白要把择偶这件事放在什么样的人生顺序里,但她们始终坚持着一种不要损坏个人自由的“直觉”。

这已经是一种很可贵的关于自由的实践。甚至于我会想到,我自己,在我非常懵懂的时候,我也只是用“这样的生活选择带来的限制是我不能忍受的”如此简单的念头,不知不觉走上了一条只有我一个人愿意走的道路。

改变是很难的,因为“传统”时刻会压到你的头上,控制你的一呼一吸。但是改变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我们都保护好自己向往自由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由呼吸的机会。《密语者》对当下的“男权社会”,有细细密密的真实的呈现,看似普通却怪异的每件事,那就是“女书”得以产生和需要传递的原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