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这里讨论的是以教育培训目的的教育机构。我认为课外教育机构应该做到拓展或者延伸,而不是校内教学的延续或者重复。
如果存在即合理,那么多的课外培训机构的存在,它就是合理的。
既然是合理的,为什么会有双减。双减的目的是让家长减少内卷,但问题是,打压学科培训后,反而造成稀缺,家长就更卷。
因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害得孩子更累,家长口袋的钱更更少。
《十三邀8·林小英》这一期节目已经揭示了一些体制内教育的问题,制度上的问题我们是没办法干预的,我们讲讲教育初衷和教育目的。
在上个世纪,陶行知就已经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文章里就当时的新教育的目的提出了两项说明:
第一对于天然界,要使学生有利用他的能力;
第二是对于群界里要讲求共和主义,是人人都能自由守着自己的本分去做各种事业。
陶行知
他概总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品质。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上和谐地呈现自己的价值。
而康德在18世纪的时候说的教育问题,这么多年来好像没改变过。
孩子们被送到学校,最初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习惯安静地坐在那里,严格遵守老师告诉他们的东西,这样,将来他们不会一有什么想法就迫不及待地付诸行动。
《论教育学》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大家喜欢的是安静听话的孩子,所以很多大人塞一部手机让孩子闭嘴。
现在的教育像是知识流水线作业,把知识打包整理好流程化地输送到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用记住了“知识”在考试的时候按照要求作答。学生真正进脑子的有多少,真的学会多少并不重要,分数做评价。
现在的教育基本做到了有教无类,但丢失了因材施教。
课外学科补习在东莞一家一对一学科提升的机构工作的时候,我接待过一个高一的学生,过来咨询补习英语。学生的入学测试试卷给到上正式课的老师查看,当时老师看了测试的做题结果,瞬间就判断出学生的问题点,给出的补课方案是从初一的单词拼读,词汇量积累开始补习。在补习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长的很快,因为他能够看到自己的英语在进步。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英语成绩提升了三十几分。
好的老师能够高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短板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新的学习动力,这样的课外补习机构就很有意义了。不可以完全说补习机构,应该是这样的补习行为就很有意义,因为同一家机构也不见得所有老师都这样。
学科补习的机构,应该做到的是补差、拓展、延伸,而不是校内学习的延续。
很多课外学科补习班,做的是校内的重复。学生出来补习这就好比一个次品,被换一道一样的流水线重新复刻一遍流程,结果是次品没有变成良品,同时因为这样的重复加重了损耗。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机构很多,而且不会减少,但他们并不应该存在。
以玩为主的兴趣班兴趣课应该以孩子兴趣为导向,用兴趣引发孩子学习的延展性。
我有一种大胆的想法,体育类的兴趣课,应该像健身房的形式存在,好比如说:我对健身感兴趣,打算去健身房去锻炼,但对健身器材不太了解,同时也不清楚什么样的姿体动作才能有健美健身的效果,可以先报几节课私教课学会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动作的控制,如果基本掌握后就可以自行锻炼。
游泳也好,乒乓球,篮球也好,这类型的体育类项目如果学校体育课有教,那么课外的应该只要寻找一个场所加强锻炼就可以;如果没学过的就可以先学会,再加强锻炼就可以了。如果从兴趣中发展出一种特长,那就另说。
如果是这个前提,这类型的课外培训课程就变成了不是为了卖课程为目的,而是以提供场所和提供道具为目的,跟游乐场一样道理。这样孩子基于兴趣的前提,玩的没有压力,家长也不会太费钱。
艺术类的兴趣班有的家长是比较理性的,他会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下做最高效的教育安排。有个家长纠结孩子的画画或者跳舞要不要停,然后换一门思维课。他是觉得跳舞可以锻炼孩子的气质。一门课要不要停下来换另外一门课,这个决定应该是交给孩子去选择,因为兴趣课讲求的是兴趣为先,家长做的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而已。
类似的,艺术类的兴趣课很多,但很多报了的班并不是孩子的兴趣,是家长的兴趣,而这些兴趣都是带有功利目的的。例如有的家长让孩子学画画,是因为学校会布置手抄报,家长不想参与协助;让孩子学写字,是因为老师群里批评孩子鬼画符,家长不想被再次点名……所以兴趣课,变成了是为必修课服务的。
而这类型的机构,很多也是流程化教学,并不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或者艺术气质为目的。我觉得这样的机构,其实也是没太大必要存在的,除了家长追求去考个等级证之外,基本没多大作用。所谓的“作用”是指兴趣课不是孩子本身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去学,终究得不偿失。
所以我跟那个家长讲的是,气质这东西,是由内而外的,想要培养气质还不如陪孩子多点阅读,多点见识外面的世界。
少儿编程单独讲这个细项,主要是现在这个兴趣课被吹捧得太厉害了。
互联网起来了,大数据出来了,人工智能起来了,所以编程的发展前景就变成了少儿编程机构卖课的噱头:要从小培养孩子这种编程思维,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但真的学下来,有多少个是真的懂得这个逻辑或真的会使用编程?
经历了这么几家的少儿编程机构,见识过什么是少儿编程,再结合之前的编程机构老板都觉得他家的孩子没必要在机构学这些,学习必要性可想而知。
市场上,乐高也叫乐高编程、拼搭的课程也叫编程,他们宣导的是编程的思维,但教授拼搭的过程,很少讲述编程的逻辑,为了同班统一搭建进度,有的甚至是直接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拼搭。这个年龄阶段我建议家长买一套教具在家陪孩子一起去搭建,有了亲子互动还能省点钱。
scratch这个图形化编程语言,确实是很好的入门编程语言,有趣味性又可以抛开繁杂的英文代码去学习编程的底层逻辑。曾经有个IT行业的家长跟我讲过,如果scratch学得好,底层的逻辑可以应用到的Python或者C++的学习中,所以他让自己的儿子花了很长时间在scratch
上,不为考级比赛为目的。
除了以赛考为目的的少儿编程,我认为以兴趣为目的的少儿编程机构都是耍流氓的。因为他们宣导逻辑思维或者编程思维都是看不见的结果,甚至有的老师关于课程怎么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都说不清楚;如果以兴趣为主的学习,他们又教得太按部就班了,多数时候,孩子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就更别说兴趣延伸。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很多机构的老师学历参差,对机构的归属感和自身作为老师的价值感很低,按部就班的教学是他们交差拿工资的目的。
赛考为目的的少儿编程,很多孩子是不适合的,因为学到深处,对于学科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真正能够拿奖的孩子,自身对少儿编程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其实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自身兴趣的前提,就觉得这个信息学对升学有帮助就让孩子去学,最终孩子成了陪跑,还对学习失去自信和兴趣。
赛考为目的的少儿编程机构,我认为可以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有明确的交付结果和实现交付结果的过程,就像我们现在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会出不了成绩还告诉你至少这个过程培养了孩子的应试能力,这么敷衍。但是,家长自己一定要了解赛事和考级的信息,因为机构为了耗课也会什么比赛考级都推孩子去参加。
所以我觉得很多的机构,都是画了个饼给家长,最终什么都没实现,但拿走了家长的钱和孩子的时间。
课外培训应该让学习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上加霜我是觉得现在大部分的课外补习机构仅仅是用来延续家长的焦虑而不是帮孩子解决学习能力或者学习成绩的问题,兴趣课仅仅是用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把一套叫兴趣的内容塞给学生而已。所以如果课外的教培机构仅仅是让家长花了一些钱,让孩子延续在学校里面应付学科教育的那种“没劲”感,那么大部分的教培机构都是不应该存在的。
如果一定要从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或者为经济增长创造多少贡献来讨论,那他们肯定是有必要存在的。但我会用《新闻女王》的一句话回应:
每行都会有经济效益,电话诈骗可以多赚一千倍,是不是代表骗子比新闻贡献大一千倍。
《新闻女王》
教育应该关注教育本身,而不是关注目前教培贡献了多少的经济效益,毕竟培养一个人出来,日后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估算的。
如果哪天,教培机构敢说,对比赚钱,我更在意孩子教育,那么教培就有望了。
图片来源《新闻女王》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