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汉末三国,临阵战死、英年早逝的人物不在少数。
也有那么一些人,死得有点憋屈,他们不是死在敌人刀剑之下,却死在自己主公手里。
田丰在袁绍手下,田丰与沮授一样,都是谋士中的智力担当。
袁绍早期消灭公孙、统一河北,少不了田丰的出谋划策。
著名的界桥之战,当公孙军冲杀到跟前时,是田丰护在袁绍面前,劝说他躲起来。
尽管袁绍凭着一腔血勇,成功撑住冲击,但这也表明了田丰的忠心护主。
最终,官渡兵败的袁绍却听信逄纪的谗言,将田丰杀死于牢狱之中。
张松张松是刘备的贵人,但却是刘璋的二五仔。
由于在刘璋麾下深感怀才不遇,张松选择另择明主,并主动献地图。
无论如何,这种做法都是遭唾弃的。
刘璋得知后异常愤怒,将其杀死,这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麹义麹义其实近些年越来越为人所知。
演义中冤死赵云枪下,正史里大破白马义从,接连杀败公孙瓒两次,可谓袁绍集团中的核心战将。
当然,由于立下不少战功,麹义按捺不住,开始居功自傲。
袁绍这种外宽内忌的性子,自然是忍受不了的,找了个理由就将他解决,以绝后患。
荀彧人长得好看,智谋过人,拥有不逊色于诸葛亮的政治能力。
这样集大成于一身的荀彧,是曹操打下半壁江山的元勋。
但荀彧后期依然以汉臣的身份自居,还公然对曹操称魏公进行劝谏。
由于他心存汉室,活得太过拧巴,终究被曹操逼死。
杨修杨修本身博学多识,但自视过高。
如果好好当一个文学家,也许反而能名垂青史。
可惜他没能拎清自己的地位,多次在曹操面前表现太过高调,加上最致命的因素——他与他爹杨彪的政治立场与曹操有着根本的对立。
因此,杨修必须死,只是怎么死,什么时候死的问题。
汉中的鸡肋之词怠慢军心,并非直接导致杨修被杀的导火索。
但不久后,曹操找了个理由将其杀害。
直至死,杨修都还以为他是因为站错队站了曹植,真是当局者迷。
崔琰很多人不知道,崔琰其实文武双全。
他一开始非常痴迷击剑和武功,直至二十多岁才开始奋发读书。
效力曹魏期间,他刚正不阿,整的曹操都得对他有几分敬重。
后来,崔琰被人诬陷,导致曹操将其下狱最终赐死。
这在当时,算是一桩大冤案了。
孔融在投靠曹操之前,孔融潜心经营北海数年,颇受当地老百姓好评。
后来孔融看出曹操的狼子野心,就各种阴阳怪气曹操。
一开始曹操还能忍,随着孔融越来越傲慢无礼,曹操内心的报复之火早就燃爆了。
最终,曹操派人给孔融扣上罪名,将其处以极刑,并株连全家族!
许攸许攸是曹操官渡战胜袁绍的关键人物。
但许攸因为自己出了这份力,加上有曹操老乡这个身份,就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殊不知,伴君如伴虎,何况,这种背主投敌的人,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随时都能成为一颗弃子。
曹操是什么人啊,他与袁绍差不多,同样外宽内忌。
许攸祸从口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娄圭娄圭其实是个土豪,甚至比曹操还富裕。
因为与曹操有旧,娄圭随即投靠曹操,只不过仅得职位,并无军权。
在跟随曹操征讨马超的时候,娄圭出谋划策,做了不少贡献,甚至连曹操都自愧不如。
又有钱又聪明又是旧交,这对于曹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后来娄圭随口感慨的一句话,却被曹操认为有轻蔑诽谤之意,于是将娄圭杀害。
杨俊杨俊是曹魏的大臣,他会被杀,很多程度是因为早期站队选择了曹植。
当时因为这样,曹丕早就对他心怀怨恨了。
曹丕继位后,就找了个拙劣的理由,下令处死杨俊。
杨俊知道难逃一死,就选择自杀。
鲍勋说起鲍勋,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但他爹是鲍信,是曹操的至交。
当初曹操与鲍信一同率军攻打黄巾军,曹操陷入包围圈,是鲍信力战护卫着他逃出生天,结果鲍信自己却马革裹尸,甚至连尸首都没找到。
鲍勋由于为官从政秉公执法,经常让曹丕感到不满。
由于鲍勋多次上表劝谏曹丕,都很不给面子。
曹丕忍无可忍,借故将其处死。曹老板泉下有知,估计要把曹丕抽一顿。
刘封刘封的死在刘备看来是非常痛惜的。
这既有刘封本身的错误,也有刘备的无奈与狠心。
这刘封本来是刘备打算当成军事二把手培养的,谁知他老来得子,有了刘禅。
这不,不救关羽,逼走孟达,多好的罪名,加上诸葛亮的建议,这让刘备不得不杀了。
总之,刘封与其说是咎由自取,不如说是政治的牺牲品。
以上,就是被自己主公弄死的12位臣子,还有另外12位将在下一篇文章给出。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刘封唯一的活路是如投曹老板[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