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源自于我们渴望他人的理解、认可而产生

归来未晚减法心灵疗愈 2024-05-15 15:45:14

和寂寞相比孤独确实也算是更好的生活方式了。在孤独中至少能让我们享有平静的生活,所以很多人都在讲我们要享受孤独。

但我们之所以会有孤独感,是因为我们与他人存有分歧,不能亦或是不愿融入到这个世界中去。所以孤独的本质就是自己选择了与这个世界的自我隔离。在这种隔离中我们就会是狭隘、死寂、局限的存在。那么我们能不能超越孤独,成为自由、博大广阔的存在呢?

要超越孤独,首先我们就得明白为什么分歧会带来孤独。分歧本身是很普遍的存在,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都会不同,所累积的观念自然也就会存在差异,而我们又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来生活的,自然也就会处处都存有分歧。

就像有人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他人则向往香车宝马、纸醉金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但为什么在多数人的向往里都存在着孤独和寂寞呢?

如果向往春暖花开的人,不去想着要改变这个世界,不去为他人的腐朽堕落感到愤怒和不耻,也不为社会的底层感到不公,更不会为这一切的无法改变而感到深深的绝望。那么他虽然与这个世界存有分歧,显然也就不会有孤独的产生。

就像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过的经历,当我们的某个想法、某个愿望不被大人理解、支持时,我们也就会有孤独感的出现,相反大人就不会因为不支持我们的想法而有孤独感的产生。因为我们的想法在大人看来是无关紧要的,自然也就不会对大人有任何的影响。只有当我们的行为完全超出了大人的预期,比如忽然出现厌学、自残等行为时,大人也就会有孤独感的出现。

所以会发现,观念上的分歧本身不会带来孤独感,真正带来孤独感的是渴望他人对自己观念的理解、认可与支持,当我们的观点不被认可,不被支持时,才会有孤独感的产生。

就像不被认可和支持的屈原就是孤独的,而且是那种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终极孤独。所以最终只有选择投身汨罗江来结束这份分歧与孤独。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渴望被理解和认可呢?就像当我们写了文案、拍了视频,完成了某项工作时,为什么都会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呢?

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显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世界、亦或是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如果我们的心灵本就一无所求,自然也就不会期待任何人的理解和认可。就像我们熟知的哲学家老子,他留下《道德经》显然就不是为了得到我们的认可。正好相反,是我们需要老子的智慧,才有了《道德经》的存在。所以正是因为我们心灵上的渴望,才有了孤独、寂寞的产生。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