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背后的真正原因张学良被人打怕了

富足豆浆油条 2024-11-08 19:18:40

标题: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 背后的真正原因 张学良被人打怕了

引言:

世人皆知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让精锐的东北军在日寇面前节节败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惊人的决定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公案。1929年,东北军曾与一支精锐之师交过手,这场战争不仅让东北军损失惨重,更在张学良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日本人凭什么敢以数千人的关东军,就冒险偷袭数十万东北军?张学良为何在危急时刻下达不抵抗命令?这一切,都要从那场改变了东北军命运的战争说起。这场战争,到底是怎样将东北的虎狼之师,变成了惊弓之鸟?

一、中东路之争的历史渊源

中东铁路的修建始于1896年,当时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允许修建一条横贯东北的铁路。这条铁路不仅连接了西伯利亚铁路与海参崴,更重要的是从中国东北腹地划出了一条横贯南北的铁路走廊。沙俄通过这条铁路,实际控制了方圆15公里宽的铁路附属地带,其中包括了大量优质的林地、矿产和农田。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1919年发表对华宣言,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时期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本是化解中东路问题的良机,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奉系军阀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并未抓住这个机会。相反,他们在1918年至1920年期间,还参与了协约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1924年中苏谈判时,双方达成协议,将中东路改为中苏共管。但这种共管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铁路高层管理人员仍以苏方为主,苏联实际掌握着铁路的经营权和军事控制权。更重要的是,中东路沿线驻扎着大量苏联军队,这些军队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东北的安全。

1928年,奉系在东北的统治发生重大变化。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他的儿子张学良继承大位后,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一方面是日本的咄咄逼人,另一方面是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此时的东北军虽然拥有数十万人马,但军备落后,战斗力参差不齐。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在发生变化。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各国都在寻求扩张市场和资源。苏联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通过中东路运输物资。而日本则将目光紧盯着东北这片富饶的土地。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东路问题成为了一个导火索。

当时的奉系军阀有一个致命的误判:他们认为经过内战和国际干涉的苏联已经元气大伤,是一个可以轻易拿捏的对手。这种判断源于多个方面:首先是对苏联红军战斗力的错误估计,他们只看到苏联刚刚经历内战,却忽视了这支军队在战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其次是对国际形势的误读,他们以为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苏联难以维持;最后是对自身实力的过分自信,东北军在军阀混战中屡战屡胜,让他们产生了不切实际的优越感。

这种误判很快就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结果将彻底改变东北的命运。

二、张学良的战略误判

1929年春,张学良在接手东北军政大权后,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战略抉择。当时的东北形势复杂:西有苏联虎视眈眈,东有日本步步紧逼,内有各路军阀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选择了一条最为危险的道路。

4月初,张学良召集东北军高层会议,商讨对苏策略。会议上,东北军参谋长杨宇霆提出了强硬路线,主张通过武力解决中东路问题。这一建议得到了众多军事主官的支持。他们认为,苏联刚刚结束内战,军备疲惫,正是夺回中东路的最佳时机。

南京国民政府对这一动向表现出异常积极的态度。蒋介石派出特使到沈阳,向张学良转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如果东北军对苏作战,国民政府将提供充足的军饷和武器支持。这个承诺极大地增强了张学良的信心。

5月20日,张学良下令查封哈尔滨的苏联商务代表处。27日,东北当局又逮捕了中东路苏方管理人员。这两个行动标志着中苏关系进入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苏联驻华大使立即提出严正抗议,但张学良置之不理。

在军事准备方面,张学良调集了东北军精锐部队。其中包括著名的"五虎将"之一的马占山部、吉林军阀张作相部等,总兵力达到15万人。这些部队分别部署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线,准备对苏作战。

然而,张学良和他的幕僚们忽视了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苏联红军的实际战斗力。经过内战洗礼的苏联红军不仅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还在装备上实现了现代化。他们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坦克、装甲车和战斗机。

其次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差距。苏联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可以源源不断地调集军队和物资,而东北军的补给线却十分脆弱。特别是在边境地区,东北军缺乏完善的军事设施和物资储备。

第三个被忽视的因素是国际形势。张学良误以为西方国家会支持他的行动,但实际上,当时的西方各国都在应对经济危机,无暇顾及远东事务。即便是与东北关系密切的日本,也对这场冲突持观望态度。

6月底,张学良又采取了一个更为激进的举动。他下令东北军在中东路沿线修筑工事,并在边境集结重兵。这一举动被苏联视为直接的军事挑衅。莫斯科方面随即开始调集远东集团军,为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准备。

7月中旬,张学良收到了来自边境的警报:苏联军队正在大规模调动,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出现在边境地区。但此时,张学良已经无法收手。东北军的军事部署已经完成,撤军不仅会造成军心动摇,更会失去在全国树立威望的机会。

这种战略误判很快就要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当第一声炮响在中苏边境响起时,一场改变东北命运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三、两军实力对比与备战

1929年夏季,中苏双方的军事部署呈现出鲜明的对比。东北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但其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却存在严重问题。当时东北军的主力部队装备着从日本购买的38式步枪和11年式轻机枪,这些武器虽然不算落后,但数量严重不足。重武器方面更是捉襟见肘,仅有少量老式野战炮和迫击炮,装甲车辆和战机数量更是屈指可数。

相比之下,苏联红军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现代化改造。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T-26轻型坦克和BA-27装甲车,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I-15战斗机。在火炮方面,苏军装备了大量的76.2毫米野战炮和122毫米榴弹炮,火力优势显著。

东北军的训练水平同样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各部队的训练标准不一,协同作战能力差。特别是在防空和反装甲作战方面,东北军几乎毫无经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红军经过内战的洗礼,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化作战体系。

在情报工作方面,苏联占据绝对优势。早在冲突爆发前,苏联就在东北布置了大量情报人员。这些人员不仅掌握了东北军的部署情况,还成功渗透到了东北军的指挥系统中。1929年8月,苏联情报人员就已经获得了东北军的详细防御计划。

东北军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吉林军区司令张作相主张采取守势,认为应该加强防御工事建设,避免正面冲突。而黑龙江的马占山则主张采取攻势,认为应该抢占先机。这种分歧导致东北军的战略部署出现混乱,防线出现多处薄弱环节。

国际社会对这场冲突的态度也很微妙。美国和英国虽然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但并不支持东北军的军事行动。日本则暗中派遣军事观察员,密切关注战局发展。这些观察员后来撰写的详细报告,为日本后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9月初,苏联完成了战前准备。布柳赫尔率领的远东集团军已经集结了超过10万精锐部队,包括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1个机械化旅。这支部队不仅装备精良,还具备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苏军还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多个秘密机场,为空军行动提供支援。

东北军的备战则显得仓促而混乱。虽然在边境地区修筑了大量工事,但这些工事大多简陋,无法抵御现代化武器的打击。补给线过长也成为严重问题,特别是在齐齐哈尔以北的地区,补给完全依赖于几条简陋的公路。

更为致命的是,东北军高层对即将面对的对手严重认识不足。他们仍然用传统军阀混战的思维来准备这场战争,完全低估了现代化战争中机械化部队和空军的作用。当苏军的坦克和飞机出现在战场上时,东北军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战争爆发前夕的最后一周,双方在边境地区频繁发生小规模冲突。这些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经显示出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一场足以改变东北军命运的战争即将爆发。

四、中东路战役的惨痛一战

1929年10月12日凌晨,苏联红军首先在满洲里和黑河地区发动进攻。苏军采用了闪电战术,坦克部队在战机掩护下,迅速突破了东北军的防线。东北军士兵首次面对现代化装甲部队的冲击,大多措手不及。很多士兵从未见过坦克,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前线阵地迅速崩溃。

满洲里战役中,苏军投入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旅。坦克部队在清晨薄雾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东北军阵地前。东北军的反坦克武器极其有限,仅有的几门野战炮也因为缺乏经验,未能有效阻击苏军装甲部队的推进。苏军坦克轻易突破防线后,步兵随即跟进,对残余抵抗力量进行清剿。

在空中,苏联空军取得了完全的制空权。I-15战斗机不断对东北军的纵深阵地进行轰炸和扫射。东北军的几架老式战机在升空后很快被击落。失去空中掩护的东北军部队完全暴露在苏军的空中打击之下,伤亡惨重。

黑河战役更是一场惨烈的遭遇战。马占山的部队试图在黑河渡口组织防御,但苏军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们首先在上游制造声势,吸引东北军主力注意力,随后主力部队却在下游地区强渡黑龙江。等东北军发现上当时,苏军已经在对岸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10月15日,战争进入最惨烈的阶段。苏军在取得两处突破后,开始向纵深发展。他们的战术非常娴熟,装甲部队、步兵和空军密切配合,逐步蚕食东北军的防线。东北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但在现代化战争面前,这种优势完全无法发挥。

最具代表性的是齐齐哈尔外围的会战。东北军在这里集中了三个师的兵力,构筑了多道防线。但苏军采用了"钢铁洪流"战术,集中大量坦克和装甲车,形成机械化突击群,专门寻找防线的薄弱环节发起突破。一旦突破成功,装甲部队就会迅速向纵深突进,切断东北军的退路。这种战术让东北军损失惨重,多个精锐团被各个击破。

战争的转折点出现在10月17日。苏军的装甲部队突然出现在齐齐哈尔以南50公里处,直接威胁到东北军的指挥部。东北军被迫仓促转移指挥部,导致前线部队陷入指挥混乱。多个部队在没有得到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各自为战,最终被苏军分割包围。

到10月20日,战争已经完全失去悬念。东北军在短短八天内损失兵力超过两万人,其中包括大量军官和技术骨干。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彻底摧毁了东北军的信心。他们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在现代化战争面前,传统的作战方式已经完全过时。

战争结束时,东北军不得不接受了苏联开出的所有条件。但更深远的影响是,这场战争让张学良认识到东北军与现代化军队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认识直接影响了他在两年后面对日本关东军时的决策。

五、战后影响与东北局势的转变

1929年12月22日,《中苏哈巴罗夫斯克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这场战争的正式结束。议定书的内容远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对整个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是经济层面,东北方面不得不支付巨额赔款,这些赔款严重影响了东北的经济发展。仅1930年第一季度,东北财政收入就下降了近三成。

中东路的管理权完全回到苏联手中,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利益的丧失,更重要的是东北失去了对这条战略要道的控制权。苏联随即在中东路沿线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这些军事存在实际上成为了钳制东北的重要力量。

军事上的损失更为惨重。东北军不仅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战后还被迫接受了军备限制。根据秘密条款,东北军不得在中东路沿线50公里范围内修建永久性军事设施,这直接导致东北防御体系出现重大缺陷。

1930年春,张学良被迫对东北军进行大规模改组。首先是裁撤了战争中表现不佳的部队,包括原黑龙江和吉林的部分部队。这些部队的裁撤虽然降低了军费开支,但也削弱了东北的防御力量。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守备力量明显不足。

在军事装备方面,战争暴露出的问题促使张学良开始推动军队现代化。1930年春,东北当局与德国签订了一份秘密军事采购合同,计划购入一批现代化武器装备。但由于财政困难,这份合同最终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

政治影响更为深远。战争失利严重动摇了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基础。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始暗中活动,寻求与其他势力建立联系。特别是在东部地区,一些军事将领开始与日本方面接触,这为日后日本势力的渗透埋下了隐患。

1930年夏季,东北的社会秩序也发生显著变化。由于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量农民破产,涌入城市寻求生路。城市人口的剧增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哈尔滨、长春等地,失业人口激增,社会治安急剧恶化。

国际影响同样深远。这场战争让日本看到了东北军的虚弱,加速了日本对东北的军事渗透。1930年下半年,日本开始在关东州增加驻军,并加强了对南满铁路的控制。同时,日本情报机关也加大了对东北的渗透力度,与当地不满势力建立联系。

1931年初,东北的局势出现新的变化。在经济上,由于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的双重压力,东北财政已经难以维系。张学良不得不向南京政府求援,这进一步增加了对中央的依赖。同时,苏联在中东路沿线的军事存在,也成为东北安全的重大隐患。

到1931年夏,东北的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方面是军事力量的削弱,另一方面是经济实力的衰退,再加上国际环境的恶化,东北已经难以维持原有的独立地位。这种局势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的全面动摇。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