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笑赵括纸上谈兵,能跟强秦和白起打成那个样子,他很不错了

采蓝说历史 2024-11-24 17:14:43

《史记》中可没有纸上谈兵这个说法

咱们很多人在职场之中通常会受到许多窝囊气,比如有些领导不顾实际情况只管问自己要结果,导致自己不管怎么尽心尽力地干工作,却总是莫名其妙地挨骂……所以,让人感觉非常的崩溃!

但如果我们真的是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就应该去反思一下,这样的职业文化和现状,其实是不是我们自己一锄头一锄头地把坑挖大的?我们平时在看待别人的事情时,是不是也习惯性地以结果为导向,甚至唯结果论?只不过受害者变成自己的时候,便觉得无比郁闷了,仅此而已。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场震古烁今的战争,叫长平之战。这几乎是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的战争了,对战双方共计投入了近百万人,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家别抬杠哈,史书上那种动辄挥师百万、投鞭断流的场面,一般都是加工夸大出来的。

秦赵之间这场旷世之战,后来衍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叫“纸上谈兵”,是专门用来恶心讽刺战败者赵括的。可怜赵括一辈子连纸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就跟这个成语捆绑到一起了,被人世世代代地耻笑。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秦并天下大势所趋的背景下的。人家秦国用商鞅变法这种金针刺穴之法强行提升功力,就是想凭绝对实力碾压所有对手。况且人家秦国已经在白起的带领下,逮谁灭谁,气势上正处于巅峰时期。

伊阙之战后,秦国击败了韩魏联军,使得当时的国际气氛充满了恐秦味道。被秦国揍得只剩下半口气的韩国彻底急眼了,咱们韩国的锦绣江山便宜谁也不能便宜你们这些西秦鬼子,韩国上党郡的最高领导冯亭和一众官员凑一块商量后,便带着地盘和家产投降了赵国。

为啥冯亭等人在逼急了的情况下会投降赵国呢?因为赵国一直也挺猛。前些年,赵括的爹赵奢还在阏与之战中让多年无敌的秦国吃瘪了。而且率韩国的上党郡投降赵国,可以使得赵国完全占据黄土高原的地理优势,抵制强秦会更有把握一些。

但是,赵国当时刚刚完成交接班,新任领导是赵孝成王,这种重大问题必须要跟同志们讨论才能下决定。其实这件事的风险和收益都很明显,风险就是接受冯亭等人的投降势必会惹怒强秦,收益就是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国防体系。所以赵国朝堂也是标准的一分为二,以宗室贵族赵豹为代表的消极派认为,强秦咱们惹不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不应引火烧身;而以平原君赵胜为代表的激进派却认为,强秦并不会因为咱们的回避而放过赵国,既然秦赵迟早都有一战,还不如抢占优势。

赵孝成王最终还是很明智地接受了平原郡的意见。

但是,秦国显然是接受不了这种结局的。韩国的衣服是我秦国一件一件扒下来的,但最后她却穿着内衣内裤做你赵国的女人,你赵国恶心人也没这种恶心法吧!咱们战场上见吧。

秦国精心准备一年之后,于公元前260年尽起全国精兵,来找赵国讨要颜面了。

但当时秦国的秦昭襄王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把他们大秦的战神白起给按在替补席上了,而是让时任左庶长的王龁领兵出征。不得不说,大秦锐士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秦军很快就势如破竹地拿下了西上党,并迅速向以长平(今高平市)为中心的东上党进发。

国防告急的情况下,赵国赶紧部署迎战工作。当时赵国资历最老、业绩最亮的军事将领是老将廉颇,但廉颇是赵国“胡服骑射”时代的老将军,擅长的是骑兵战法,而上党地区地处高原、千沟万壑,并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赵国内部也有人推荐新生代的军事英才赵括为帅。

赵孝成王求稳起见,还是选择了让廉颇为帅。赵孝成王这一选择错了吗?其实谈不上,甚至可以说是最佳选择。但是,他可能不知道,弱者在很多时候怎么选都是错的。事实上,让廉颇为帅这个最佳选择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甚至最后成为了压垮赵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将军廉颇带着赵国的全部兵力四十万人抵达前线后,在预定主战场长平周围布置了空仓岭、丹水和百里石三道防线,分别用来阻击敌军攻势、与敌军战略相持和保障后秦通畅,很标准的部署,没啥毛病。

记住秦军和赵军各自的角色定位哈,秦军几乎是完全把自己定位成了攻方,而赵军则几乎是完全把自己定位成了守方。什么攻守兼备、以攻代守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不在双方的考虑之中,这完全变成了矛与盾之间的生硬对决。

生猛的秦军仅仅用了三个月就突破了廉颇的第一道防线,赵军迅速进入了躲在碉堡之中不冒头的战斗状态。

这种局面,大家就非常熟悉了,谁也奈何不了对方的情况下,那就大家都憋住呗,谁要是憋不住了,就注定要败下阵来的。那么,怎么才能维持战略僵持呢?其实就是取决于后勤供给的顺畅度,粮食军饷有保障,军心士气才有保障嘛。这就是打仗基本上就是打综合国力的原因所在。

明面上看,秦军的供给压力是要更大一些,毕竟他们是异地远征,补给线更长、损耗更大,而赵国毕竟是本土作战,补给难度不会有秦国那么大。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秦国当时已经拿下韩国,所以他的补给距离大大缩短了;第二个是长平战场地处黄土高原,赵国的补给通道也不是很轻松;第三个就是秦国当时坐拥成都盆地、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几大产粮区,供应链比只有一部分华北平原的赵国要稳靠得多。

最终,秦赵双方双方日费斗金地互相消耗下,还是赵国最先扛不住了。

眼看着资金链快要断了,赵孝成王便开始坐不住了。很明显,这么耗下去,赵国必败无疑,唯有孤注一掷地搏一把,赵国才有一线生机嘛!赵孝成王焦虑急躁到了什么程度呢?曾一度想亲自到前线去督战,但是最终被其亲信楼昌和虞卿给劝住了。

这种情况下,领导你着急也没用呀,您亲自去了前线只会让前线的将士更加不知道如何是好,还不如坐镇后方,积极想办法。

结果赵国那帮钟鸣鼎食之人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要不咱们派人到秦国去送礼,跟秦国议和?人家秦国为了收拾你们赵国费了多大劲?砸进去了多少成本?你们又能开出多好的条件、送出多重的礼金让秦国撤军,他们的成本收得回吗?你们这不是异想天开的同时又暴露了己方的消沉吗?

结果秦国一看赵国派人来议和,果然乐坏了,原本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耗得过你们,但是你们来了这么一出,咱怎么拿捏你都是相当轻松随意了。比如跟你狮子大开口,比如用这个消息去号召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

但是,秦国没有那么做,而是处心积虑地下了一盘大棋。你赵国不是自曝快坚持不住了吗?那我就给你来个绝户计,逼你跟我搞提前大决战,咱要一下打掉你赵国半条命。

秦昭襄王反其道而行之,拨给了丞相范雎一笔专项资金——24万两黄金,让范雎安排人到赵国去促成速战意图。

秦国的间谍采用了什么招术呢?一方面在外围煽风点火,说廉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打法会把赵国拖垮,秦国这些年战无不胜只在赵奢手里吃过一次败仗,除了老赵家的人,谁也不怕;另一方面重金贿赂赵王亲信,让他们去怂恿赵孝成王临阵换帅。

就这样,几近崩溃的赵孝成王最终中招了,把老成持重的老将廉颇从前线换下来了,把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赵括给顶上去了。

与此同时,秦国为了增加获胜的把握性,也悄悄把秦军主帅换成了秦国最能打的杀神白起。

著名的长平之战终于要开始了。

小年轻赵括走马上任之后,并没有急于出战,而是可圈可点地整顿军务,激发士气,改造赵军的指挥系统。这也恰恰说明赵括其实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因为领军作战的第一件事确实就是要把军队的作战状态调整到最佳。

相反,是秦军率先沉不住气,他们一见赵括并不是那么冲动的人,便开始抛诱饵钓大鱼了,用率先进攻的方式来试探一下赵括的成色,结果被赵括给击退了。

赵括的首战告捷传到赵国国内之后,赵孝成王简直是喜出望外,一方面火速给赵括送去了嘉奖令,另一方面也给赵括下达了速战速决的战术指令。

结合赵王的意愿、赵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和军队的士气,赵括也终于出招了。他下令赵军数十万精锐横渡丹河,转守为攻,再次在丹河西岸击败秦军,并一路追击到秦军大本营。逼得秦军死守大本营才勉强稳住阵脚。然后在双方的拉锯对攻之中,赵军也一直稳占上风。

但是呢?赵括这种孤注一掷的打法存在一个什么样的致命缺陷呢?那就是后方空虚,容易被人家截断粮道和归路,把自己变成一支彻彻底底的孤军,属于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打法。所以,这种打法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一般是不会被采纳的。可结合赵国的整体意愿,赵括这种全部梭哈的打法也不能完全说他就做错了。

杀神白起,大家是非常熟悉的,敌人的任何破绽都会被他敏锐地抓捕到。尽管当时抵御赵军的进攻已经相当艰难了,但他还是分出了两支精锐骑兵,一支两万五千人穿插到敌后去拿下赵军空虚的大后方,然后形成反包围之势;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则专门去抄截赵军的粮道。目的只有一个:让你赵括这支军队变成孤立无援,如果你赵括不能一鼓作气地击垮我们,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耗掉你半条命再说。

赵括也收到了消息,也明白只有迅速击溃秦军,自己才有生还的希望,所以不断地对秦军发起了猛烈攻击,但都被白起率领百战秦军给顶住了。

这个时候,胜负的天平其实倾向于秦军了。因为秦军的意图很明显,只要不让赵军击溃,也不让赵军给跑了,他们就胜券在握了。

但这里必须要为赵括说句公道话,在他的带领下,赵军的战斗力还是可观的,虽然被秦军死死咬住了,但秦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军队的伤亡甚至暂时超过了赵军。

被秦军死死缠住的赵括决定休整一下部队,养足精神再突围,可老辣的白起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只要赵军的攻势一缓下来,白起就下令反攻,反正就是不能让赵军停下来,我要把你赵军磨到精疲力尽为止。

但是,仗打到这种惨烈的程度时,杀神白起真的就有必胜的把握吗?其实也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感觉十拿九稳,他就不会紧急派人去国内找秦昭襄王寻求支援了。秦昭襄王为了确保白起能拿下这次关键战役,也是相当给力,亲自出马去动员资源,他给河东、河内两地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加封一级军爵,命令他们紧急赶赴前线。这就是雄主的魄力,对比一下赵孝成王的表现,赵括其实输得不冤。

最后,赵军被困40多天,终于顶不住了,已经断粮多时的他们只能靠同胞的尸体为食来维持生命了。但即便是在这种绝望、困苦的环境下,赵军依然保持军心不乱。这个时候大家还说赵括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平庸之才吗?大家换其他一般的将领试试,这仗基本上就不要打了,赵军将士早就跑的跑、降的降了,不把砍了你主帅的脑袋去敌方纳投名状就算是好的了。其实最能体现一个军事将领的水平是治军能力,能把部队拧成一根绳,即便泰山崩于前也不自行崩溃,这样的将领一般不会差。

赵军被困的第四十六天,不甘坐以待毙的赵括决定放手一搏,他将部队分为四个梯队,轮番冲杀、循环往复……看看赵括这领军水平,真的是没法说,都啥时候了,还能组织部队轮番冲锋?

但是,大势已去,一切皆是徒劳,赵括在突围的过程中被秦军射杀,失去赵括这根主心骨之后,赵军的抵抗意志才彻底被瓦解,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但杀神白起最终却下令把这几十万(战损后约20多万)的投降赵军全部坑杀了。

长平之战至此落幕。

赵国因长平之战而丢掉了半条命,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总要有人来担责吧!谁来担责比较合适呢?自然是战败且已身亡的赵括最合适。就是因为你赵括的无能导致赵国的衰亡,结果说明一切,你没啥好解释的,况且你一个死人也解释不了什么。这其实是最典型的人性之恶——理所当然地从失败者身上找罪责,盲目狂热地成功者鼓掌呐喊。

事实上,赵括在整个战役之中,他真的犯下了什么大错吗?他的冒进赌命难道不是赵国朝堂的意愿吗?他其实是指挥了一场他根本就打不赢的战争而已。战术上、经验上有瑕疵,但战略上、大局上,赵括是表现优秀的。开个玩笑,如果后世的丞相能有赵括这样的人才帮他去守街亭,他都得多活好几年。

然后,从最后的战果来看,赵括也绝对不是什么无能之辈。战后,秦国内部是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亲口说“实为惨胜,死伤过半”。这么多年了,除了赵括还有谁能把秦国打成这样的残血状态?直接对手、著名的杀神白起又是怎么评价赵括的?白起说“假以时日,此子必为秦国心腹大患”。这么多年了,除了赵括还有谁能把白起打成这样的心有余悸?

有很多人喜欢拿赵括父母以及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来说事,这其实很不应该,一般的父母和前辈在自己的孩子被蜂拥猛夸的时候,都会用类似的态度去给孩子泼冷水,希望孩子不要迷失在赞美声中。另外蔺相如说赵括只会理论而无实战经验,其实也是不完全客观的,因为赵括早些年是帮助过他爹赵奢打下过齐国的一座久攻不下的城池的。

不讲道理地强行从失败者身上挑毛病,光这一种狭隘思想就决定了我们很多人注定看不懂历史、读不懂生活。比如那些各种说诸葛亮不会打仗的人就是如此,比如那些一天到晚鹦鹉学舌跟着领导鼓吹唯结果论的人亦是如此……这种人,其实会活得相当艰难和糊涂的,因为他们并没有活在自己的主观独立世界里,而是活在别人引导甚至误导的虚拟世界里。

打个比方,公司给你配备一百万的条件,然后要求你去完成一个一千万的任务,完不成就拿你开刀、逼你背锅,你真的会不觉委屈、郁闷吗?你真的就没有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吗?

赵括长平之战战败其实和诸葛亮北伐失败是类似的道理,本质上就没啥成功的可能。因难以避免的失败去打击他人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一种混淆视听的套路。

咱们需要记住的是,赵括如果真的是无能之辈,他是不可能把赵国那手烂牌打出那样的效果的。把好牌打出预期效果不一定体现水平,但是把烂牌打出最佳效果是绝对足以体现水平。

当然,咱们不过于去批判赵括,但也绝对不刻意去包庇赵括。实事求是地讲,赵括还是有一定瑕疵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一次性梭哈,比如中间的强行突围选择突然暂停。前者说明赵括的风险防控意识不够,后者说明赵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韧劲和狠劲不够。

赵括其实也算是命不好的典型,正是处于要刷经验值的青涩阶段,却偏偏被逼进入了生死局,还遇上已经出神入化的满级神对手白起,然后上天还要安排他去面对战争动员能力举世无双的秦国和历来雷厉风行办大事的秦王……这孩子是属于小学阶段就被安排去刷高考题了。

当然因为赵括的失败给赵国带去的损失实在太大了,所以大家意难平地去骂他几句,其实也不过分。关键是,咱们骂人骂得明白吗?咱不能跟电视剧里那些往囚车里囚犯扔菜叶子、臭鸡蛋的群演一样,尽管自己并不知道囚犯是犯了什么罪或者有没有罪,反正别人扔自己就跟着扔……大不了到最后发现扔错了,又调转头去骂官府黑了良心。

所以,咱们会发现,当年谭嗣同公车上书搞变法的支持者和谭嗣同以身殉道被斩菜市口的唾弃者,其实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很荒谬,但很现实!

有时候,希望大家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在嘲讽赵括纸上谈兵的时候,如果把我们自己放到赵括那种处境当中去,我们能否比赵括做得更好?甚至把白起和赵括的位置对调一下,白起就能带领赵国取得胜利吗?

历史真正的意义在于给人提供合理的思考窗口,而无端地去指责他人只会让更多的人迷失在原本就云山雾罩的真相之中。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