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机关工作人员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是职务职级还是工龄?

帮兄聊职场 2024-12-30 13:08:21

对于机关工作人员来说,退休时的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综合计算的。在这些因素中,不管是缴费基数,还是个人账户余额,其实都和在职时的职务职级有关系。从这意义上来分析,职务职级在退休后的养老金高低因素中是决定性的。

从目前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养老金比较低的基本上都是没有任职务的公务员,在职务职级并行规定实施以后,一级或是二级科员退休的人几乎没有了,现在退休人员职务最低的是副科级领导职务,或是四级主任科员等。

按照我身边的退休人员来比较,一般科员退休的人,多数地区现在每月养老金在5000元左右,副科级干部退休,每月养老金在5000元到6000元之间,正科级干部多数人超过6000元,副县处级干部在8000元左右,正处级干部在每月10000元左右。

从职级来说,四级主任科员退休,每月养老金大概在5500元左右,三级主任科员在6000元以内,二级主任科员在6500元左右,一级主任科员不超过7000元,四级调研员退休在8000元左右,三级调研员接近10000元左右,二级调研员基本上都会超过11000元左右,一级调研员在12000元左右。

当然这只是我身边的人,不同年份退休的,每晚一年退休的,同一职务或是职级,养老金差距在2000元左右。此外还有地区之间的差别。即使像四川、重庆等相邻的地区,养老金也还是有差距的,与发达地区相比,养老金差距更大。

在机关工作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工龄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可以达到35年以上,男性普遍高于女性5年左右。但现在担任副县处级的女性领导也是60岁退休,所以工龄几乎没有差别。机关工作人员的工龄差别不大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比较稳定,流动性比较低,工龄或是缴费年限都是连续的,断缴现象几乎不可能出现。

虽然工龄在养老金计算中的因素也是比较突出的,但由于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大家的工龄长短都差不多,所以对于养老金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职务或是职级。在职时职务职级越高的,工资收入越高,缴费基数就越高。

缴费基数越高,决定了退休时的缴费指数就会越高,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就会越高。职务职级高的人,除了实际缴费指数高以外,由于大家都还有比较长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也比较高,平均缴费指数也比较高。

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是用于计算基础养老金,在同等工龄的情形下,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视同缴费指数是用于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前的职务和职级来确定的,各个等级的职务职级,视同缴费指数的差别比较大。

以上海市的视同缴费指数为例,厅局级正职为2.432,副职为2.207,县处级正职为1.932,副职为1.749,乡科级正职为1.550,副职为1.398,一级科员为1.227,二级科员为1.099。从这个视同缴费指数来看,各个职务层次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从实际缴费指数来看,反映的是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养老保险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是8%,计入职业年金账户的比例是12%,指数化缴费工资越高,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就会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也会更高。

综上所述,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后,由于大家工龄差距不大,决定养老金的因素主要还是在职时的职务或是职级。职务职级越高的人,无论是实际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都会更高,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都会更高。

0 阅读:1242
评论列表
  • 2024-12-31 10:51

    不能凭单一因素决定养老金高低。应该工龄工资占百分之四十,职务职级占百分之五十,项目成果材料获奖占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