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秦巴山脉中的蜀道艰险难行,自西向东依次有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三国时期蜀汉的数次北伐军事行动便围绕它们展开。
而出蜀道后,蜀汉大军所面临的坚城要地也不乏有如祁山、陈仓、街亭等。何以唯独“祁山”与“出祁山”为后人所熟知,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表,进而衍化为追求初心、坚持不懈的精神象征?
一、“祁山道”与诸葛亮北伐
祁山道建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时陇右通往四川盆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其自今甘肃天水市南下,寻西汉水,沿河谷抵祁山,一直到纸坊镇进入徽成盆地,再循洛河南下,在洛河汇入故道水处与陈仓道汇合,通往汉中盆地,途经祁山、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略阳、勉县等,全程约500多公里。
而“祁山”是“祁山道”重要的途经地之一,也是得名之原因,其地理位置之所在,见《水经注》“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
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岩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
汉水迳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位于今甘肃省域内,西汉水之北,礼县以东,起于平泉大堡子山,至盐官镇,东西约25公里。
我们所熟知的“出祁山”,便是指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经由祁山道,行军至祁山一线,与魏交兵,争夺要地,力图克复中原的故事。
史传中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可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在此可辨析其所经之蜀道。时“(建兴)六年(228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这便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以赵云等为疑兵,行褒斜道。褒斜道开辟于史前时期,主要沿褒斜二水而行,故得名。
其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全程约250公里。
赵云一部以少量兵力由此道北上,佯攻郿,吸引了魏军主力注意。诸葛亮本人则是走祁山道,身率诸军攻祁山,从而使得陇右三郡响应。
又见“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即在同年的冬天,诸葛亮进行第二次北伐,但选择了出散关攻陈仓,所行路线应当是走陈仓道而出。
陈仓道开辟于商周之际,兴起于秦汉。其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谷道至今凤县,又折西南沿河谷,经今两当、徽县至今略阳接沮水道抵汉中。
陈仓道的汉中至略阳段与祁山道部分重合,但在之后则一东一西,大相径庭。
此次出征,由于蜀汉方面粮尽而未能攻克陈仓,但斩杀魏将王双也颇具战果。
“(建兴)七年(229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时,分派部将攻武都、阴平二郡,他自己也到达了建威(在今甘肃西和县城附近,距祁山20公里左右),虽此地距离祁山不远,但毕竟是没有亲至祁山的。
而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又重新选择了走祁山道一线,“(建兴)九年(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邻交战,射杀邻”。这也是蜀汉北伐中诸葛亮第二次真正意义上抵达祁山。
第五次北伐,“(建兴)十二年(234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诸葛亮率军沿褒斜道而出,直抵渭滨与司马懿对峙,最终病逝于此。
由此可知,诸葛亮在其五次北伐的历程之中,空间意义上走祁山道而出到达祁山只有两次,即建兴六年(228年)第一次北伐与建兴九年(231年)第四次北伐,此可以称之为“二出祁山”之史事。
而诸葛亮北伐所行经之蜀道除了祁山道,还包括了陈仓道、褒斜道等,这也多为学界所认可。
因此无论是诸葛亮行于“祁山道”还是说到达“祁山”之地,都没有六次,这其间的不同,还是需要加以区别。
二、民间话本中的“六出岐山”
从蜀汉的五次北伐到六次出征;从分出多条蜀道到唯行“祁山道”一线;从陇右、渭滨到聚于“祁山”一地,显然今日所见的“六出祁山”并非是凭空生成,当有其演变的过程。
不过笔者搜及唐宋诗词、宋元戏曲,也始终难见其踪迹。
宋以前的民间三国故事中也因为常略于具体的地名,而没有在讲述蜀汉北伐中出现相关的蜀道名称,便也就更难以寻到“祁山道”的身影了。
参见宋元时期的《三国志平话》,其中得以发现有与之相近的“六出岐山”字样,或可对此展开讨论。
首先了解平话本身,其作为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又称“讲史”,多是以说唱方式呈现。
而就平话的内容来看,常是以讲述历史故事或小说故事为主,作者多据前代的史传和传闻,并加以总结、铺叙、引申而来。
宋元话本的产生也深深影响着后世,是故,《三国志平话》中的“六出岐山”故事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不难发现,《三国志平话》中已明确出现了诸葛亮“东出岐山第一”的说法,并依次顺数至“再出岐山第五”。而对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亦称“东出岐山”,虽并未直接称其为第六次,实则为“六出岐山”。不禁发问,这里的“岐山”又与“祁山”有何关系?
按《三国志平话》中所表述的方位,诸葛亮“东出岐山第一”,显然这个“岐山”的地理位置是在蜀汉的东北方向上。而前文曾提到过“祁山道”的走向与“祁山”的具体方位,就其相较于蜀汉的地理位置来说,明显更接近于西北向。则两者在地理位置上似乎是一东一西,不但不重合,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书中所讲述的“五丈原”在“岐山”,则又旁证《三国志平话》中的“岐山”是在相对东侧的渭滨之地。在这里,不论是因同音而导致《三国志平话》的作者将诸葛亮“出祁山”事中的“祁”误作“岐”,还是出于对方位上的混淆,导致“祁山”与“岐山”的融合,总之“六出岐山”就此应运而生。
就具体内容上也不难看出,《三国志平话》中蜀汉北伐故事相关内容中,出现的地名数量并不是很多,其讲述蜀汉北伐的路线,大致是以成都为起点,以剑关为中继点,从剑关出发,由此进入魏地,再出岐山,最后与魏国军队围绕皆庭展开争夺,即“成都—剑关—岐山—皆庭”四个地名所串联的北伐路线。虽然有自南而北的行军线路,但相关的蜀道之名依旧未在其中有所体现,实虽有“岐山”而无“岐(祁)山道”。
综合来看,宋元时期民间对于诸葛亮经由何路线北伐还是较为模糊的,而北伐的诸多故事也只能在单线模式上展开。《三国志平话》的作者以“成都—剑关—岐山—皆庭”的形式呈现内容,适应了宋元时期讲说文本中故事直线发展的模式,也符合文艺作品对内容集中用力、焦点化的需求。
三、罗贯中与“六出祁山”故事
到了明清之际,在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明确出现了“六出祁山”的内容。
就具体内容来看,相较于宋元时期《三国志平话》讲述之中仅有的“成都—剑关—岐山—皆庭”四个地名串联而成的北伐线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蜀汉北伐故事出现了如“褒斜道”“陈仓故道”“子午谷”“箕谷”等诸多与蜀道相关的名称。
但是细究这些“蜀道”,除了名称上的不同,实又基本混为一体,其最终也都只通向一个终点,那便是“祁山”。
例如第一次北伐故事中,“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岂不胜耶?’遂不用魏延之计,即差人令赵云进兵”,又见“边官报道,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出屯汉中,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引兵入境,其机至急”。
可知在罗贯中笔下,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先锋赵云部都是行陇右平坦大路而出祁山,此即不同于史传中赵云部为疑兵由褒斜道而出,是作者将“褒斜道”并含于“祁山道”之中而得。
又如“却说蜀兵行至陈仓,见有城池,急回告孔明,说:‘陈仓口筑起一城,内有大将霍昭守之,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严整;不如弃了此城,从太白领马道而出祁山甚便。’孔明曰:‘陈仓正北建街亭,如不得此城,难以进兵,如得此城,尽将城中之物赏军。切不可稽迟!’”
第二次北伐故事中,攻克陈仓仍是为了去往祁山,以至于诸葛亮部下建议其放弃攻打陈仓而由旁道直接前往祁山。这又是“陈仓故道”与“祁山道”的一次融合。
再如“孔明先自领兵出陈仓斜谷,取了建威。后面蜀兵陆续进发。后主又命大将陈式来助。孔明驱大兵复出祁山,安下营寨”。
其中出陈仓斜谷的描述,则更为明显,是“陈仓故道”与“褒斜道”的合体,由此取了建威,所向仍是“祁山”。
又“众将曰:‘取长安之地,别有路途,丞相只取祁山,何也?’孔明曰:‘祁山乃长安之首也,陇西诸郡倘有兵来,必经由此地;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所。吾故先取此地,得其利也。’
众将皆拜服。”可以说这样的“祁山”已远非一个地理点位,更是一片区域,一种象征。
合而为一的“祁山道”则在罗贯中笔下,通过旁人对诸葛亮的劝说、诸葛亮对此路线的坚决,愈发展现出诸葛亮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北伐精神。
正是得益于文学家罗贯中所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蜀汉北伐情节,使得由诸条蜀道而出之史事,演变成合而为一的“祁山行”故事。
罗贯中将诸葛亮多年北伐历程中,发生于各条蜀道之上的诸多史事,结合前代讲说,经过艺术加工,汇聚凝结,集中表现于“祁山一线”之上。
“六出祁山”故事正是三国历史向文艺作品演变的结果。
然而也正如上文有所提及《三国志平话》中的“六出岐山”,罗贯中虽是“六出祁山”故事的完成者,但绝非创造者。
同许多流传已久的经典三国故事一样,“六出祁山”的内容并非始终一成不变。
参考资料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0《漾水》,中华书局,2013年,第460页。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59年。
【元】佚名:《三国志平话》,《全相平话五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479—489页。
【元】佚名:《三国志平话》,《全相平话五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487—488页。
【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