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双方在各个战线上展开激烈交锋。近期,库尔斯克战役成为焦点,乌克兰军队在此地的行动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经过多日鏖战,乌军在付出超过四千人的伤亡后,乌克兰军队终于开始撤退。面对他们的退却,俄罗斯军队准备发起“收网行动”,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即将展开。
库尔斯克战役始于乌军对俄罗斯本土的突然袭击。乌克兰军队利用北约化的精锐机械化部队,这次突袭采用了出其不意的方式,让俄罗斯措手不及,被称为“自二战结束以来俄罗斯本土遭遇的最大规模入侵”。乌军一度取得了显著的战术胜利。然而,这并未能改变俄乌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随着俄军的反应,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
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的损失不容小觑。根据俄罗斯方面的统计,仅在8月20日当天,乌军就损失了超过350名士兵和25辆装甲车。迄今为止,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总损失已达4130多人、58辆坦克、27辆步兵战车、50辆装甲运兵车和299辆装甲战车。
需要指出的是,乌克兰军队进入库尔斯克的总兵力不过一万多人(有消息称为1.3万人)。因此,目前驻扎在库尔斯克的乌克兰军队可能已经损失了近一半的兵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库尔斯克的行动显然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开始撤退也是合乎情理的。
其次,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难以坚守。尽管他们已经占领了库尔斯克的一些定居点,但这些地点规模较小,其中最大的苏贾也只是一个战前人口约6000人的小镇。因此,乌克兰军队难以找到强有力的支撑点来进行防守。此外,库尔斯克地区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乌克兰军队要防御这片区域确实具有相当的难度。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乌克兰部队在库尔斯克既没有援兵,也缺乏补给,实际上已成为“孤军深入”。
最后,乌克兰高层未能实现其进攻库尔斯克的战略目标。众所周知,乌克兰当局进攻库尔斯克主要有两个战略目的:一是通过攻击俄罗斯本土,迫使俄军分兵救援库尔斯克,从而减轻乌东前线的压力;二是通过占领俄罗斯领土,在与俄方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理想情况下甚至可以用“库尔斯克”交换“顿巴斯”。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乌克兰当局或泽连斯基本人对此寄予厚望,这两个战略目标很可能都未能实现。
因此,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些因素,一直以来态度强硬、声称要坚持到底,并幻想着继续进攻以占领库尔斯克核电站和长期控制俄罗斯领土的泽连斯基,这次才会态度急转直下。他意识到库尔斯克是俄罗斯为乌克兰设下的“死亡陷阱”,于是悄然下令驻扎在库尔斯克的乌克兰军队开始撤退。
面对乌军的撤退,俄罗斯军队迅速调整战略。俄军从前线抽调了数千名精锐部队增援库尔斯克,并宣布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和“布良斯克”等地区组建三个集团军。这些新组建的集团军将优化俄军的指挥系统,为在库尔斯克等地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奠定基础。俄军的策略非常明确:通过绝对的兵力优势,包围并歼灭乌军。
坦率地说,泽连斯基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显然为时已晚。目前,库尔斯克地区的大部分乌克兰军队已经深入俄罗斯境内数十公里。而乌军开始撤退的消息也已被俄方掌握,俄罗斯显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可能很快就会“收网”,切断乌军的退路,并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大规模歼灭战。
在俄军地面精锐部队、空天军和炮兵部队的猛烈攻击下,缺乏地形和防御工事掩护的乌克兰军队在俄罗斯辽阔的平原上,恐怕很快就会领悟到俄军的真正实力。这些乌军的最后精锐,可能最终大部分都将埋骨于库尔斯克的土地上,并由此引发俄乌战局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场冲突的重大转折点或许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