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在位十六年的汉景帝突患重病,虽有御医调理,但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眼看没多少时日了,这让他非常不甘。
除了担忧年幼的太子刘彻能否顺利掌权之外,更多的是对未能进行的汉制改革而遗憾。
汉初崇尚黄老之术,黄老之术虽好,但皇权却始终受制于汉初的一帮功臣集团,也让汉初的权力斗争充满了血腥和杀戮。
汉景帝
功臣系原想扶持边缘的汉文帝上位好控制,没想到汉文帝手段如此了得,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而压制功臣系的汉文帝本想借这个机会任用新垣平进行汉制改革,却遭到功臣系的抵制而失败。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排挤功臣系的周亚夫,成功将相权从功侯集团手中夺走,本想亲自操刀进行第二次的改制,奈何自己命短,只能寄希望于太子了。
因而汉景帝任用郎官出身的卫绾与直不疑担任丞相与御史大夫,卫绾是倾向于儒家的大臣,而直不疑则是坚定的黄老学派人。
好在他们并非功臣系出身,而且年老稳重,任用这两个老臣,就是希望刘彻日后改制能够稳妥一些,多牵制一下这个少年天子。
除此之外,他还决定提前为刘彻举行冠礼,以表示他继位后可以直接亲政,不受任何的牵制,当然,汉景帝这一手,防的就是崇尚黄老的母亲窦太后。
01窦太后这一生颇具传奇,以卑贱孤儿之身嫁给了汉文帝。
或许薄太后从这个儿媳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因而对她特别照顾,不仅让其做了皇后,更给了窦家爵位,让窦家一步登天。
窦太后
但和不热心政事的薄太后不同,窦太后自成为太后以来,多次干涉朝政,甚至极度偏袒小儿子梁王。
在立梁王为皇太弟无果后,更眼睁睁看着梁王犯法而无动于衷,甚至多次偏袒。
而后不顾儿子反对,坚决要处死汉景帝的白手套,酷吏郅都,只因他逼死了已经丢了太子之位的长孙刘荣。
除此之外,她还让女儿馆陶公主活跃在朝廷之上,并且间接影响了王皇后的上位以及刘彻太子的确立。
可以说,窦太后在汉景帝后期,已经形成了足以影响朝政的庞大力量,而且崇尚黄老之术,这让汉景帝不得不考虑,深怕母亲成为另一个吕后,因而直接让儿子亲政。
汉景帝的想法不错,但窦太后未必想成为吕后。
她之所以喜欢黄老之术,不是黄老之术有多好,而是见多了汉初的血腥权力斗争。
吕后刚死,功臣系就立即反扑,将吕氏外戚和汉惠帝子孙杀了个干净,汉文帝的原配儿子,也离奇暴卒,这背后,显然是功臣系的暗示。
随后汉文帝想改制,却屡遭抵制,儿子汉景帝遭遇七国之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师晁错被处死。
汉初政治斗争,异常血腥
好不容易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又开始和功臣系斗,遭遇的威胁和危机,一点不比汉文帝少。
见惯了这些的窦太后深怕自己的儿孙,日后也走到这一步,她崇信黄老之术,不过是为了子孙的稳定和安全罢了。
02正月二十七日,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
此时的刘彻还不是几十年后玩弄权术为股掌的人,热血少年刚继位,就摩拳擦掌进行汉制的改革。
继位当年,就下诏让各地的诸侯、官员为自己推举贤良方正的人才入朝,然后安排做官。
对于这个要求,各地诸侯们并没有阻挠,毕竟推举贤才就是安排自己人入仕的渠道,但问题是,这次刘彻要求举贤良方正,这就值得玩味了。
诸子百家中,儒家讲究以民为本,强调德治教化,为了贯彻这个理念,儒家弟子们长期在民间教学,加上其有教无类的大众教学思想,早就侵浸于底层的肌理之中,更极大的推动了儒学的发展,让其成为战国以来第一显学。
儒学成为战国第一显学
尽管秦朝推行法制,汉初又推行黄老思想,但这些都维持几十年,是无法与儒学抗衡的。
因而秦汉以来,儒学顶多是被压制,而无法被消灭。
更何况儒家还在不断发展,放弃了周制,集百家之长,变为适合皇权集权的大一统理论,即公羊派,很显然,现在的儒学理论就是皇权最为需要的,而公羊派出身的董仲舒,也在这次举贤良方正对策中脱颖而出。
董仲舒
皇权想要集权,必须要借助儒学。
虽说举贤良方正,地方实权派可以推荐一些人进入朝廷,但更多的还是地方上真正具有贤明的人才,这些人一无朝廷人脉,毕竟有人脉,早就入仕了,二来他们又长期接受儒学教育,为了扩大儒学的影响力以及扩充儒学入仕,聚在一起必然要试图改革,而他们要改革的理念,也必然是儒家的理念。
而丞相卫绾还趁机上奏,要求刘彻罢免百家学说,虽然没有明说是黄老,但苗头直指他们。
对于卫绾的上奏,刘彻非常支持,自幼经过儒学熏陶的刘彻明白此举就是为了扩张皇权,也是祖父和父亲多年的愿望,但功臣和诸侯们会答应吗?很显然,并不会。
03就在刘彻准备大刀阔斧进行改制的时候,功臣系和诸侯集团们也蠢蠢欲动。
他们趁着刘彻年少进行反扑,打算颠覆汉景帝那一套,但没想到这个少年天子居然先下手为强,想要靠儒家压制自己,这帮人岂能束手就擒?
只是提出罢黜百家的是儒学人物卫绾,这让功臣系有些迟疑,毕竟他们摸不准到底是卫绾借机发难,还是背后真的站着刘彻,因而他们先扳倒先帝老臣再说。
同年,功臣系借口汉景帝卧病之时,身为丞相的卫绾未能及时为无辜受冤的囚犯申冤而被罢免,直不疑也丢了御史大夫的官职。
十六岁登基,正是气血方刚的时候
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两个重要职位空出来,功臣系打算安排人自己担任,没想到刘彻先下手为强,让功臣系啥都没捞到。
重要的丞相位置,交给了窦氏外戚窦婴,御使大夫交给了齐国国相牛抵,同时恢复了太尉一职,交给王氏外戚田蚡担任。
汉武帝新任命的三公里,两位都是外戚人员,尤其是外戚窦婴居然拜相,要知道上次外戚拜相还是吕后时期,更让功臣炸锅的是牛抵的安排。
牛抵是一个连封侯都没有儒生,虽然功臣对外戚上位不满,但窦婴是有军功的外戚功侯,田蚡没啥军功,但也混了一个列侯的爵位,至于此前被罢免的卫绾和直不疑,也是受封列侯之人。
当让牛抵这样的人来当御史大夫,岂不是动摇天子、列侯、诸侯共治天下的基础?
更进一步,既然没有列侯身份的儒生可以当御史大夫,那么日后他们是不是还可以当丞相?那功臣系岂不是没有出头之日?
撇开震怒的功臣系,先来谈谈刘彻的人事安排,站在刘彻角度,这个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04自周亚夫丢了相位后,功臣系一直盯着相权,因而丞相的任命必须慎之又慎。
窦婴既有战功又是外戚,让他担任丞相,是目前最合适的,而且还能获得窦氏外戚的支持,将他们绑在自己战车上。
窦婴
除了窦氏外戚,王氏外戚也要考虑到,刘彻恢复了已经长期不设置的太尉之位,交给舅舅田蚡担任,太尉和丞相都是目前最高的两个官职,让舅舅掌握军权,实际上是有利于刘彻的。
而且同为外戚势力,田蚡和窦婴的关系也还可以,至少不会内讧。
至于牛抵,纯属拉来当靶子的,也知道功臣会盯着这个靶子,因而刘彻不久就顺水推舟罢免了牛抵的御史大夫职位,而在窦婴与田蚡的共同推荐下,让赵绾为御史大夫。
赵绾是谁呢?是刘彻的太子少傅王臧的师兄,二人的老师著名的大儒申公,如今带头冲锋的丞相兼太傅卫绾被赶走了,王臧理所应当站起来进行新的改制,又推荐师兄赵绾入朝。
但赵绾想要担任御史大夫,首先的过窦婴与田蚡这一关。
窦婴还好,本身就倾向于儒学,而田蚡早年虽然也是黄老门徒,但他立场并不坚定,而且田蚡和窦婴都是自吕氏之后,第二次外戚掌握相权,甚至还占据太尉,本身就很受功臣忌惮了,想要站稳,必须和皇权站在一起。
既然刘彻想要改制,只能选择支持,因而对于赵绾,二人也没啥意见,最终赵绾成为新的御史大夫。
如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被窦氏外戚、王氏外戚和皇权三方共同瓜分了,功臣系忙活了一圈,啥也没捞到,而除了这三个职位,诸卿也有诸多的变动。
刘彻的老师王臧任郎中令、窦婴的好友灌夫任太仆、大行令(典客)是毫无根基的光、廷尉依旧是功臣系的死敌瑕,这个人也是逼死周亚夫的人,至于内史则是宁成,是汉景帝时期的另一个酷吏,当初担任过中尉,天天打击京畿地区的功侯贵胄子弟,是功臣系的另一个死对头。
三公九卿,汉武帝一个人就占了八个位置
这么一看,功臣系的死对头瑕继续担任掌管律令廷尉,宁成的内史则是关中京畿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王臧担任顾问管理,灌夫执掌马政,所有的一切安排都是功臣系不愿意看到的。
如今在刘彻看来,虽说奶奶窦太后崇信黄老,但却多次推荐窦婴为相,而窦婴支持自己改制,意味着窦太后也是支持的。
另一边,自己又立馆陶公主女儿陈阿娇为皇后,将馆陶公主绑在自己战车上,王氏外戚更不用说了,其他诸卿也是自己人,优势在我,为何不立即改革呢?
05建元初年,刘彻立即让赵绾、王臧着手改制,二人从改正朔历法、易王朝服色入手,表面上是修改礼制,实际上是打击君臣共天下的黄老路线,扩充皇权,他们还打算在长安城南修建明堂,塑造君王的权威。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
明堂是儒家尊奉的最高礼仪建筑,一旦修成了,势必赋予皇权的神圣性,别看这仅仅是一个建筑,但却暗示大汉将彻底倒向儒学,并且于功臣共治天下的黄老思想彻底决裂。
一旦成功,维护功臣集团的法理依据没了,皇权也拥有剥夺功臣集团的资格和权威,哪天被削爵也没话说,而爵位没了,想要通过功臣长期垄断公卿之位的路子也没了,又丧失了人事的主导权,到最后,功臣系集团彻底没了权力。
而为了确保明堂顺利建立,刘彻还请来赵绾和王臧的老师,时年八十岁的申公,任命他为太中大夫,专门负责明堂的设计。
刘彻这边雄心勃勃,功臣系也不肯坐以待毙,开始布置反击计划。
先是拿下中尉一职,宁成调任后,中尉空了下来,功臣系安排开国功臣安丘侯张说的庶出小儿子张欧接任,张欧精通秦制,是典型的功臣子弟。
担任中尉后,立马抓住宁成的小辫子,宁成最终落得一个髡钳刑的下场。
宁成的死,代表了功臣系的第二次反扑的开始。
06刘彻在前面改制,窦太后正在干嘛呢?其实还是很担忧的。
说实话,刘彻亲政,窦太后也没过多干预,但看到这位大孙子如此激进改革,势必会引起整个功臣系的反扑,因而时常规劝刘彻不要太冒进,而且对于这帮儒生,也不要听之任之,以防他们惹出大祸来。
窦太后
刘彻的心都扑在改制上,自然也听不进去,果然不久,赵绾就惹出一个大事来。
赵绾理论虽然丰富,但严重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刘彻继位之初,奏事东宫,也就是所有事情,都要向太后汇报,鉴于窦太后身上的黄老标签,赵绾害怕窦太后反对,就建议刘彻不要事事都要汇报。
看起来有道理,但他忘了,以窦太后为代表的外戚势力政治能量有多大,甚至认为刘彻身为皇帝,自然是大权在握,进而认为只要不向窦太后汇报,窦太后就无法参与了。
如此天真的想法,自然引起窦太后勃然大怒,直接斥责:“此欲复为新垣平邪!”
新垣平就是汉文帝时期改制失败的人。
当然窦太后除了对赵绾不满之外,更是对于他们到处留下把柄而头疼。
自明堂修建以来,她手上已经有了无数关于赵绾和王臧贪腐的证据,无论真假,但至少说明他们底子不干净,底子不干净就很容易留下把柄,进而被对手抓住扳倒,他们被扳倒,也意味着改制的失败,改制失败,矛头必然指向所有的决策者,她决定给大孙子好好上一课。
07建元二年(前135年),窦婴、田蚡被罢免,赵绾和王臧获罪下狱,申公也被赶回原籍,至于瑕、光、灌夫等一帮人也全部罢免,算上被处死的宁成,三公九卿里支持改制的,全部下台。
接替他们的是许昌(丞相)、赵周(太常)、石建(郎中令)、石庆(内史),全部都是功臣系子弟,其他职位也是和功臣有关的人担任,而下狱的赵绾和王臧不久就被逼死。
换句话说,刘彻改制,算是彻底失败了。
虽说这帮人的倒台有窦太后的影子,但背后其实是功臣系的集体反扑,窦太后只是在他们拼杀的当口踩了刹车罢了,最终让改制失败的影响局限于人事层面,没有危急到皇权。
窦太后为何如此做呢?因为她似乎看到了吕氏外戚的往事。
虽说功臣系丢了相权,当他们毕竟在权力中心盘根错节经营了几十年,尤其是中下级军官,长期被功臣系子弟把持,一旦发生兵变,结局肯定不会好。
所以,浓烈的火药味让窦太后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危机感,她害怕诛吕之事再发生,更害怕惠帝子孙被屠戮的血腥下场。
所以她主动站了出来,甚至站到了功臣系一边,折了自己外戚人马来安抚随时暴走的功臣系,顺便敲打一下刘彻。
刘彻虽说血气方刚,但却立即明白了窦太后的敲打,而在三公五卿全部倒台的震撼中,意识到自己仅仅将朝廷人马换上自己人进行改制,是行不通的,明明都是自己人,功臣一发难,兵败如山倒,也让他背上有一股深深的凉意。
尽管自己安排的人都是有名望的人,但却都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实际战斗能力几乎没有,根基并不是那么稳固的,对于敌人的进攻也无法招架。
而奶奶窦太后,却在关键时刻壮士断腕,撤了侄子窦婴的职位,不给敌人升级冲突的机会,一旦窦太后没有及时制止,就凭自己身边这群人,怕不是也落的一个“暴卒”的结局。
所以,他很听话的选择了所有的安排,然后抑制自己的血气方刚,打算韬光养晦。
既然窦太后牺牲了自己人马换来了功臣系口头上的赞扬,但继续让窦太后在前面挡着,自己忍下血气,不去想改制,也不去触碰雷区,甘愿当一个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管的傀儡。
一个强汉君主,即将破茧而出
但暗中,却培植自己的嫡系青年的将领,并且制定了一个需要花几十年才能实现的改制计划,更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掌握了权力的制衡,一个强汉君主,即将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