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对于很多行业都适用,人只要努力,久久为功,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对于打仗来说,就是一个例外,即使你再怎么天道酬勤地学习军事理论,或许都无法成为一个军事名将。有时候,上天确实有点不公平,打仗这种高难度的活,就只适合那些有军事天赋的人,似乎他们不怎么学,天生就是名将。
赵括自少时下苦功,学兵法,他的军事理论学到什么程度呢?史记说:以天下莫能当!也就是说理论方面,没有敌手。他如果只是纯粹地献计,不做将军,还挺称职的,但自己一出道为将,就被耻笑了千年。
霍去病就从没学过什么理论,一出道为将就是巅峰,他是中国历史上骑兵战第一个天才,现代闪电战、斩首战术的鼻祖,他最擅长的战术就是快速迂回大规模穿插,闪电式突袭打法,而他不到30岁就取得了让后世众多名将都无法企及的成就。
有时候,这真的没法去说理,赵括苦读兵书,本想着战场上扬名立万,可一出道就是深渊;霍去病却说:“打仗看时势,不必读兵书”,他对兵书不屑一顾,却能封狼居胥。
但霍去病这种有极度天赋的人,还是非常少见,而且只靠军事天赋去打仗,想赢下战争的话,还要靠运气加持;如果只靠天赋,在复杂的战场中,可能总有一天跟不上战场形势的变化,毕竟,上天不是每次都眷顾同一个人。
项羽就是极其具备军事天赋的名将,但后面不注重学习,他的军事思想追求一种极简主义,我比你更能打我就赢了,跟踢足球一样,我只要比你多进一个球我就赢了。这对于初期不复杂的战场体系,是可行的,但后续楚汉相争属于国力斗争,要有体系化的军事思维才可以赢,韩信明显更胜一筹。
作为一个名将,军事天赋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军事天赋,即使再怎么努力学习,也只是《亮剑》中鄙人不善奔跑的“常乃超”。
但如果目标不是做阶段性的名将,而是要持久维持名将地位的话,还需要有以下几点:
一、起基层。
我始终认为“猛将必发于卒伍”,名将需从基层一个小兵做起,其后续的发展空间更大。“千里高台起于累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例如:保定军校毕业生为什么没有黄埔军校毕业生发展后劲大,就是因为保定军校毕业生一开始起点太高,从普遍上没有积累基层经验,进而通过基层实战中锤炼自己。
二、好身体。
打仗是非常损耗身体的,名将通常要殚精竭虑、宵衣旰食,调兵遣将。毛主席曾经在解放战争期间,一连三天两夜,除了吸烟就是喝茶水,刺激一下脑部神经;徐向前在战场直接累到吐血,要躺着担架上指挥。没有一个好身体,是很难成为一代名将的。
三、善总结。
骄兵必败,有点军事天赋的人,多少都有点骄傲,其实善总结也是学习军事理论的一环,即使一个人完全没有进行过正式的军事理论学习,只要在战争中善于总结,不断形成属于自身的军事理论,那么,也可以成为名将。《亮剑》楚云飞曾经佩服李云龙的军事理论,询问李云龙是黄埔哪一期的?其实,李云龙只是一个“泥腿子”,他只是在战争中总结理论而已。就连正牌黄埔出身的优等生,极具军事天赋的林总,也是一个善于总结,不断学习的人,他创造了著名的“一点两面”“三三制”两大军事理论战术。
不过,我们普通人也不用妄自菲薄,即使没有天赋,成不了军事名将,如果我们真有心,也能学习英国的利德尔·哈特中尉,他不是什么名将,但他成为了军事理论家,他发奋苦学,只搞军事学术研究,创立了现代机械化战争理论,许多军事名将把自己的胜利归功于他的理论指导!
普通人还有一条路,练出一支强兵(强兵包括训练装备军纪等),然后学曾国藩先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待敌之可胜,指挥水平只要在及格线以上,就算对方是名将来了也不会轻易被击败
一将名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