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怎样派宦官出使阿拉伯帝国,推动五路围攻吐蕃的大战略|文史宴

文史宴说 2024-08-01 23:43:38

文/杨斌

唐代到过印度洋的人,留下人名的除了写过《经行记》的杜环之外,还有一位从出土神道碑知道、但正史野史均无传记的宦官杨良瑶。此人既为唐朝五路围攻吐蕃之策出使阿拉伯帝国,旅途的记录又促进了唐朝地理学的发展,堪称奇人。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不见经传但牛得不行的宦官

杜环是被俘而抵达黑衣大食,在他之后的三十年,基于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李唐王朝主动派使节通过海路前往阿拉伯世界,联络黑衣大食以钳制吐蕃。此人便是杨良瑶(736—806)。

1984 年 4 月,陕西省泾阳县文物工作者在泾阳县小杨户村附近发现了一通“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碑文简短记录了唐代中叶一个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均卓有建树的宦官杨良瑶的生平,包括他出使黑衣大食的经过。

此碑碑首高 85 厘米,碑身高 190 厘米,上宽 94 厘米,下宽 102 厘米,上厚 23 厘米,下厚 27 厘米,两侧刻蔓草花纹,中间有花鸟图案,颇为雄伟。

杨良瑶神道碑

杨良瑶神道碑的历史意义重大,因为杨良瑶此人未见于此前的任何历史文献。

根据碑文,杨良瑶出身于弘农杨氏,原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后落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

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7),杨良瑶入宫成为宦官。唐代宗永泰时(765),因为出使安抚叛乱的狼山部落有功,授任行内侍省掖庭局监作;代宗大历六年(771),加朝议郎、宫闱局丞。

由于杨良瑶才能出众,备受皇帝的重用。不久,杨良瑶奉使安南,宣慰荒外。

大历九年(774),杨良瑶又奉命出使广州,遭遇哥舒晃叛乱被执,他大义凛然,“嶷然不可夺志!事解归阙,时望翕然”,其坚贞愈为皇帝所重。

大历十二年(777),叛乱平息,杨良瑶以功迁宫闱令。

唐德宗兴元初年(784),朱泚发动泾原兵变,唐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杨良瑶又出使西戎(吐蕃),乞师而旋。

不久吐蕃兵大破朱泚, 唐室转危为安,杨良瑶以功再“迁内侍省内给事。六月,加朝散大夫”。

正是因为杨良瑶在几次叛乱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出使安南和吐蕃中展现的外交才能,“比才类能,非公莫可”,贞元元年(785),杨良瑶被选派出使黑衣大食,从广州海路往返三年,最后成功完成使命。

贞元四年(788)“六月,转中大夫;七月,封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但他依然虚心谨慎,“若惊之心,日慎一日。十二年,加太中大夫”。

贞元十五年(799),杨良瑶奉命处理淮西叛乱,巧妙地平息事件,神道碑称:“远近获安,道路斯泰,皆公之尽力竭忠经略所致也。”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杨良瑶“恳请归朝,供侍近密”,回到了长安。他晚年“归信释氏,修建塔庙,缮写藏经,布金买田,舍衣救病”。

元和元年(806)“秋七月廿一终于辅兴里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一。皇上轸悼,士庶同悲。以其年十月十四日归葬于云阳县龙云乡之原”。

碑文最后概括了杨良瑶不凡的一生:

公自至德年中,入为内养;永泰之岁,出使有功。恩渥日深, 委信渐重。至若震忠义以清慈隰,明勇决以伏哥舒,乞师护于南巡,宣化安于北户,使大食而声教旁畅,监东畿而汝洛小康,供奉四朝五十余载,议勤劳而前后无比,论渥泽而流辈莫先。故得祚土分茅,纡金拖紫,名高史荣,庆传子孙。

可见杨良瑶一生不但供奉了四个皇帝五十余年,而且在内政、外交和军事方面,屡建奇功,最后安然逝去,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杨良瑶帮唐朝下一盘很大的祺

作为宦官,杨良瑶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亦可以说是传奇。其他不说, 单单他前承汉代的黄门以及初唐的达奚弘通,后启明初的郑和往返印度洋出使黑衣大食一事,便值得大书特书。

杨良瑶神道碑的碑文简单记录了此事:

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厥远。届乎南海,舍陆登舟。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公于是剪发祭波,指日誓众。遂得阳侯敛浪,屏翳调风。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灏淼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驱。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坠。斯又我公杖忠信之明効也。

这就是说,贞元元年四月,李唐以宦官杨良瑶为“聘国使”,出使黑衣大食。

杨良瑶带着国信、诏书,随行有其助手(判官、内傔), 先从长安到南海(即广州),这是杨良瑶曾经走过的路程。

然后他们从广州登舟出发,经过漫长的海上旅行,到达黑衣大食。最后杨良瑶成功地完成使命,至晚在贞元四年六月之前回到长安,因为那时是杨良瑶因此次出使立功而获升迁的时候。

按,杨良瑶海上泛舟的时间可以略加讨论。他是“贞元元年四月” 受命,也就是公元 785 年春夏之交从长安出发,约几个月后到达广州。

因此,杨良瑶从广州乘船去黑衣大食,时间应该是贞元元年的冬天, 也就是公元 785 年底或 786 年初,利用东北季风起航。

那么,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呢?同理,他们从印度洋经南海回广州的时间,必然要利用夏季的季风,因此,他们回到广州的时间最有可能是贞元三年夏。

如果是贞元四年夏,那么从广州到长安还需要几个月,杨良瑶不大可能在“贞元四年六月转中大夫”,除非皇帝得到快报在杨良瑶还在广州时就奖赏他出使的功劳。

此外,碑文中说:“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坠。”星指的是星辰, 一年运转一周,霜指的是霜降,“星霜再周”应该是指两年,所以这次出使应该是往返两周年,这和当时往返阿拉伯海的行程是完全相符的。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说,杨良瑶一行是在贞元元年的冬天乘船前往黑衣大食,三年后于贞元三年的夏天从海路返回广州。

那么,杨良瑶出使的使命是什么呢?杨良瑶的使命和张骞一样, 都是因为李唐王朝合纵连横的需要。

杨良瑶出使的贞元元年,吐蕃遣使来索要唐德宗原来答应割让的安西、北庭之地,唐德宗拒绝,导致唐朝与吐蕃关系破裂。

于是吐蕃军队攻打泾州、陇州、邠州、宁州, 游骑深入京畿,长安戒严。李唐受到吐蕃的全面压力,开始北连回纥、南抚南诏、西和大食,共同对付吐蕃的国际战略。

这个伟大的国际统一战线是宰相李泌向唐德宗提出的,他对唐德宗说:

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云南自汉代以来臣属中国,杨国忠无故扰之使叛,臣于吐蕃,苦于吐蕃赋役重,未尝一日不思复为唐臣也。大食在西域为最强,自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与天竺皆慕中国,代与吐蕃为仇,臣故知其可招也。

李泌欲联合回纥、南诏、大食、天竺

围攻吐蕃

虽然李泌的话记录在贞元三年九月,几乎已经是杨良瑶完成大食之行以后的事了,但这个战略思想可能早就形成,有关行动也已展开。

因此,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联合大食对付吐蕃。

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最盛时

杨良瑶促进地理学发展

随后的问题便是,为什么选杨良瑶呢?

首先是因为他的身份,他是宦官,皇帝比较信任。其次,他才能出众,临危不惧,多次出使并且立功。再次,杨良瑶不但到过广州,还曾经出使过安南,有过航海经历。

这几点叠加起来,使得杨良瑶成为海路出使大食的不二之选。

有趣的是,杨良瑶到达广州的时候,杜环的叔叔杜佑正在广州。杜佑当时五十岁,是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他应该负责了杨良瑶出使的所有物资准备。

杜环当年虽然是从广州回国的,但此时可能已经不在广州,而且他年龄比杜佑大,甚至可能已经过世了。

因此,杨良瑶见到杜环的可能性很小,不过,杜环的《经行记》很可能是杨良瑶此行的参考。假如杜环还活着的话,并且身在广州或长安,那么,杨良瑶向他请教的机会是很大的。

关于海上航行,杨良瑶神道碑的记录多为修辞之语:“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灏淼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驱。星霜再周,经过万国。”当然,杨良瑶本人一定有过相关的记录或报告。

生猛的唐朝宦官

(图为杨思勖石像)

不久之后,贞元十七年(801),唐代宰相贾耽(730—805)献上《海内华夷图》以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其中第七条为“广州通海夷道”。

这条海道,便是杨良瑶前往黑衣大食的路线。而杨良瑶和贾耽不但年纪仿佛,又同朝为官,因此,贾耽在收集记录时很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参考了杨良瑶的报告。不妨摘录“广州通海夷道”于下: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岛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门毒国。又一日行,至古笪国。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到军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硖,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 南岸则佛逝国。佛逝国东水行四五日,至诃陵国,南中洲之最大者。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祗国,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其北岸则个罗国。个罗西则哥谷罗国。又从葛葛僧只四五日行,至胜邓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又北四日行,至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又西北经十余小国,至婆罗门西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狖国。又十日行,经天竺西境小国五,至提狖国,其国有弥兰太河,一曰新头河,自北渤昆国来,西流至提狖国北,入于海。又自提狖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于海中立华表,夜则置炬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又西一日行, 至乌剌国,乃大食国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

其中“国人于海中立华表,夜则置炬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一句,正与杨良瑶神道碑所说“黑夜则神灯表路”吻合。则贾耽参考杨良瑶之事明白于众。

本文节选自杨斌老师获奖的大作《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已获出版社授权独家首发。该书讲述中国人与印度洋的渊源,以及中国人为什么会失去印度洋,非常精彩,大司马强力推荐。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