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会是抽烟、喝酒、肥胖等,可在此之外,有一项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的因素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打呼噜。
打呼噜,又称打鼾,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等症状。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睡觉打呼噜的人患上冠心病的风险也会更高,而且声音越响风险越大,鼾声如雷者患冠心病的风险,约是不打呼噜者的两倍。
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一项研究同样表明,每晚都鼾声大作的人,与安静睡觉的人相比,心梗发作的可能性会增加77%。每周睡觉时打鼾多于3次的人,心梗发作的风险是睡觉安静者的2.7倍。
为什么打呼噜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研究认为,打呼噜会导致呼吸暂停,而呼吸暂停会引起慢性间歇低氧、体内二氧化碳潴留、胸腹腔负压增大、反复微觉醒、睡眠结构异常等情况,这些情况又会进一步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黏度增高、高凝状态及纤维溶解系统异常等问题,这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
由此可见,打呼噜不仅会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睡眠,更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应当及时进行改善和治疗。对于打呼噜的朋友,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选择正确的枕头。枕头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导致我们的气道狭窄,从而引发打呼噜。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高低适中的枕头,有利于气道的畅通。
2、避免仰卧。仰卧时舌根后坠,会使呼吸道狭窄,打呼噜的人可以尽量选择侧卧的方式入睡。
3、加强锻炼。打呼噜的情况在体重超标的人身上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肥胖会导致软腭臃垂、舌根肥大,从而使咽喉部气道狭窄。想要避免打呼噜一定要加强锻炼,减轻体重。
4、戒烟戒酒。吸烟、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肌肉松弛,从而导致呼吸道狭窄,同时吸烟还有可能引起咽喉部发炎、肿胀,这都是打呼噜的诱因。从维持健康的角度来说,戒烟戒酒十分必要。
5、对于中重度打鼾患者,可以在睡觉时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呼吸机(CPAP),这也是目前治疗中重度打鼾较为常用的方法。
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在生活中就更需要避免类似打呼噜这样的危险诱因,谨遵医嘱,积极治疗,坚持服药,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加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通心络胶囊具有调脂抗炎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解除血管痉挛;保护微小血管,改善心脑缺血三大作用机理,能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心脑血管疾病,全面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近期,世界级医学顶刊《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重磅刊登了《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CTS-AMI试验结果》,据研究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推荐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30天及1年后临床预后,降低30天和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风险,而且坚持服药可以持续获益。
此次通心络CTS-AMI研究登上《JAMA》主刊为广大心脑血管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中医药现代化历程中乃至整个世界医学发展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如今,人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中医药治疗心梗也赢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懈怠,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避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诱因,才能更好的维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