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不分家,海口终于带着“文”玩了

书兰玩转趣事 2024-10-13 18:17:29

图源|摄图网

都说“文旅不分家”,向来以“旅”彰显的海口,近期在“文”方面下的功夫颇大。

一方面,是坎耶·维斯特世界巡回试听会落地海口,开启下半年花团锦簇的演唱会市场,海口正在迎来明星扎堆落地、潮人争相涌入的阶段,另一方面,是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在国庆假期面世,音乐会、话剧、舞剧、画展、走秀等形式丰富的文艺演出接连登场,海口以更潮更文艺的范儿出现在市民游客的眼中。

海口想要打造“演艺之都”的目标已经很明显。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当下,海口想要打造差异化发展路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势在必行,以艺术周的形式推动文旅融合向来是有效的路径。为期10天的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已经落幕,其正向作用显著,丰富了国庆假期的旅游产品供给,然而,艺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海口想要将艺术周打造成真正的艺术品牌,恐怕还需要时间沉淀。

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有何看点?

海口不仅在“旅”上瞄准了“国际化”的目标,在“文”上同样如此。

海口城市艺术周以“多元、精彩、共享”为宗旨,旨在通过打造“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本土艺术节庆品牌,培育和涵养城市文艺气质,为国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提供丰盛文化大餐。

艺术周确实为市民和游客的假期增添了很多色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遇到一点小惊喜。

走在街头,会“转角遇见”墙上绘制的巨型马里奥、蜡笔小新、海贼王等动漫形象。华灯初上,海风微醺,路过一处草坪,就能看到街头艺人在低吟浅唱。逛骑楼老街,非遗以更加新潮的方式出现在年轻人的视野里,模特身着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少数民族非遗服饰缓缓走上T台。城市周边也有艺术的影子,海口“898艺术村”的绘画工作者们,以墙壁为画纸挥笔创作,用创意装点着这个百年老村。

本届海口城市艺术周,持续的时间很长,天天有活动,且安排的时间也很巧妙——在国庆期间,持续10天,这个节点,是市民集中出游的时间段,同时也是海南秋冬旅游旺季的开始,可以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目的——以文塑旅,大力提升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消费;以旅彰文,全力推动城市营销,扩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助力海口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

艺术周落地的范围很广,囊括了很多处海口主要的网红文艺打卡地。比如极具滨海文艺气质的云洞广场、世纪公园大草坪、竹林公园草坪、万绿园,融汇南洋风情和海南本土特色的骑楼老街,以及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歌舞剧院等场所。

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中西合璧,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是本届艺术周的主要看点。音乐会、话剧、舞剧、画展、走秀、交响乐快闪……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接连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席流动的盛宴”。

殿堂之上,在开幕式音乐会上,由著名指挥景焕执棒,中国交响乐团共同演绎奏响中外经典佳作。街头巷尾,随着活动临近,海口街头艺术氛围愈发浓厚,街头涂鸦、街头音乐会、顺“骑”自燃街艺表演更“接地气”,将艺术融于城市的边边角角,融于市民生活的细节里,这与“多元、精彩、共享”的宗旨契合,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海口人参与艺术,爱上艺术,享受艺术,支持艺术。

本届艺术周,既体现了“国际化”,又体现了“本土化”,为本土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锦色-少数民族非遗服饰展览不仅是一次展现民族文化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非遗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活动,让非遗和传统在当代的情境下焕发新生。

艺术演出应该从“小”抓起,贴合年轻人的喜好,同时也不应忽视老年群体的需求。儿童剧、少儿绘画活动、少儿才艺展演,为孩子们带来充实、快乐且“涨知识”的节假日。诞生于海南的艺术——琼剧当然也在艺术周上有一席之地,琼剧演出走进骑楼老街,走进社区,引发众多市民围观,熟悉的乡音能让城市里的乡愁得以寄托。

受到城市艺术周的带动,国庆假期海口市接待游客9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4.37%,实现游客总花费11.98亿元,同比增长5.08%。

“硬美”天生,何以“内秀”?

城市是艺术诞生的重要土壤。多年前海明威曾盛赞:“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便将现代都市与艺术进行了巧妙的关联,追溯中国历史,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也曾催生了绚丽的市井文化和城市风俗人情,当“city walk”成为互联网热词,并成为越来越多人践行的生活方式,城市与艺术又以一种更贴合时代气息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经济水平提升、文化消费兴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城市与艺术的关联性,越发成为各个城市的一道必答题。

2024年,新加坡艺术周已经连续举办12届,该艺术周定于每年的1月,旨在将新加坡的热带优势最大化。如今,艺术已经成为新加坡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有大约80亿新币用于支持艺术领域的发展,而这一数字每年都在提升。

国内的一线城市具有先发优势,有的城市已经将“城市艺术”玩得炉火纯青,花样百出。比如上海、北京、深圳,已诞生诸多大而全以及细分领域的城市艺术活动,不同领域、融汇中西、横贯古今的艺术节、艺术周、艺术季在此异彩纷呈,为市民游客带来“流动的盛宴”。

一些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也在以更加贴近年轻人的方式焕发新生。近段时间,《黑神话:悟空》游戏为山西文旅带来“泼天流量”,借此机会,山西祭出各色艺术活动以提升文旅关注度,比如“山-西游记”黑神话悟空展亮相钟楼街,吸引各地的“天命人”前来打卡,同时,该老街还落地了第二届中法(太原·加纳)国际艺术周相关活动,10月1日至5日,这条古韵与新潮交汇的老街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23.14%。

如今,海口的城市更新,正在从“表”的阶段过渡到“里”的阶段。

从硬件设施而言,近几年,市民游客可以明显观察到海口城市更新的进度。在城市商业方面,诸多定位不同、各具特色的商场、商业街区相继亮相,海口的商业不再仅限于满足日常所需,还越发兼具审美的功能,同时,城市的天际线越发高大上,高楼大厦日渐增多。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涌现出一批新潮、时尚、具备审美功能的城市地标。在城市人居方面,伴随着城市更新的风潮,海口的城市面貌变化愈发剧烈。

但自贸港的省会城市,不仅需要“表”,还要兼具“里”,不仅需要“硬美”还需要“内秀”,涵养城市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成为现阶段的海口必须直面的问题,年年如期而至的艺术节事活动是一个吸引流量、存贮流量、转化流量的可行性举措,在此背景下,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应时而生。

海口凭什么能诞生艺术周?与其城市气质和存有资源相关。

从自然资源禀赋而言,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碧海蓝天、椰林沙滩、日出日落、海边晚霞、湿地火山、海港渔村……独特的海岸线风光和热带风情共同构成了海口“天生丽质”的城市面貌,若论“浪漫”“文艺”的城市气质,海口必定占据一席之地。入秋时节,很多城市已经草木凋零,海口则新翠焕发,将文艺演出搬到阳光明媚的海边和绿色盎然的户外,着实是一种独特且奢侈的享受,这也是海口打响“与椰风海韵的约定”的契机。

从人文历史条件而言,海口虽然以“旅”彰显不以“文”见长,实际上并不缺乏优秀的历史文化,只是有待深入挖掘,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有着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存,民俗文化、信俗文化、南海文化、火山文化、南洋文化等多种形态融合而成的多元文化,造就了海口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印记。

从城市公共空间而言,近年来,海口的城市面貌有了极大的跃升。傍海而生的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世纪海角、拾贝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取景自然,尽显滨海城市的浪漫旖旎,在社交平台上,云洞图书馆的海边落日已成海口的一张新名片。这些极具现代感、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艺术节事活动的最佳载体。

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活动已然落幕,毫无疑问,海口在探索“文旅融合”的路上,又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当然,任何艺术精品都需要时间来沉淀、打磨,纵观国内外知名的艺术节事活动都是如此,未来,这场年年如期而至的艺术周能否成为海口的一张名片,这席精心准备的“流动的盛宴”能否吸纳更多人参与进来,仍值得期待。

文/陈明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