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装备了很多种武器,其中陆军使用的重机枪有三年式、九二式等型号。九二式于1932年研制,是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主要重机枪,该枪每分钟射速达到500发,威力相当大,但缺点是太重了。
九二式重机枪
日军在平原地区作战时,重机枪靠汽车和骡马运载,但到了山岳丘陵等崎岖地形,武器装备需要人力搬运进行机动,自重55.3公斤的九二式重机枪就成为一种负担,要知道著名的马克沁重机枪自重才49公斤。二战中日军九九式步枪和九二式重机枪都使用7.7毫米子弹,虽然口径相同,但两种子弹长度不一样,因此弹药无法通用,也给后勤保障造成困扰。
1941年,日军为了减轻部队负重和解决后勤问题,开始研制一款新型重机枪,这种枪是在九二式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修改,能够使用九九式的7.7毫米子弹,另外对脚架进行简化,因此自重大大减轻。1942年,新型重机枪造出样枪,经过测试后进行量产,命名为一式重机枪。因为该枪的轻量化设计,所以射击稳定性比九二式稍差。
一式重机枪含脚架总重31.8公斤,全长1077毫米,枪管长度589毫米,子弹7.7x58毫米,射速每分钟450发,枪口初速每秒770米,表尺射程2400米,有效射程1400米,采用30发保弹板供弹。作为统一弹药而研发的一式重机枪,性能与九二式差不多,自重还轻不少,但该枪却并未大量配发前线部队,为何日军没有大规模换装一式重机枪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日军绝大部分部队派至海外,由于战事频发,很多部队几乎没有返回本国进行补给换装的时间,因此所用的九二式重机枪也就一直无法更换一式重机枪。既然无法回国换装,就不会运到日军各个驻地吗?这就是第二个原因。想要大量运输武器,就要用船走海运,但此时美国已经逐步掌握了制海权,海上美军航空母舰游弋,水下是大量神出鬼没的潜艇,日军舰船只要一出海就会遭到打击,因此运输换装根本不现实。
还有个原因是日本资源缺乏,海上航线被封锁,不太充裕的军用原料要优先制造飞机和舰艇,因此制造一式重机枪的材料有限。并且兵工厂屡遭美军飞机轰炸,一式重机枪产量不高,日军根本无力大规模换装。直到二战结束,日军绝大多数部队还是使用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机枪。
一式重机枪的开发原因主要是为了共通弹药,因此在结构设计上除了弹药规格大多与九二式重机枪共通,还进行简化生产与更改枪架;在进弹结构上仍然采用保弹钣设计,但取消了以往哈契开斯重机枪在进弹机制中使用的弹药涂油润滑设备,重量比九二式重机枪大幅减轻了20公斤。在火力的持续性上仍然比其他国家的重机枪来的差,另外由于轻量化的因素,因此在射击稳定性上也比九二式来的不稳。 虽然做为统一弹药的目的而被开发,但是一式重机枪在前线并没有大量配发。这点主要原因在于日本部队在战争前期就大量派至海外,部队几乎没有回到本国补给换装的时间,九二式重机枪也就一直无法汰换,同样的问题也在九九式步枪上发生。另外空袭增加以及前线补给的困难,后勤单位也不想让前线多出一种新弹药增加后勤难度,因此直到战争结束时前线的一式重机枪数量并不多,大多还是九二式重机枪以及三年式重机枪为主。而日军后来也开发出像九九式轻机枪这种真正适合供连级甚至更小的战术单位使用的通用机枪,因此一式重机枪的配发就更少了。
其实用原装哈奇开斯改膛用有坂弹就行了,也不用涂油了,日本非得自己改一下,一改就拉胯了
把散热片拆了 你看有多重
怎么看都是哈奇开斯……
野外涂油越涂越沾土
鬼子92式用的是7.7*58子弹99式用的是7.7*56跟英77的尺寸一样就相差一个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