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栋先生,您好!
您的钻研精神,令我钦佩。您的考证非常认真,有错则改,非常可贵。近读许进京、胡彦欣合著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认识不清,考证非常混乱,特向您交流。
该书对“经络”的运用,都与环型(形)经脉相混了。《灵枢》中的“环型(形)经脉”是经脉、络脉及孙脉三级组成的经脉系统,该书误为“经络系统”,而经络系统是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但该书用“经络学说”时,已经忘记了该书用meridian表达“经络”。大家都知道,这是环型经脉的英文表达,不是经络的表达,该书竟搞不清环型经脉与“经络”,书名竟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企图纠正“经络的研究”,真是异想天开。
经络与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经络现象、经络循行、经络辨证、经络敏感人、经络医学、经络病变、经络实质……等,都是混用的莫须有的概念。前人误用,今人照用而不知其错,太可笑了,在手机上还在争论“经络”的存在与否。经络是经脉混用的概念,王庆其主编的《内经选读》(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医高校教材)说:“经脉,又称经络。”于是大家都将经脉混称为“经络”,竟无视中医高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所说:“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该书对“经络学说”的考证,显然是找错了对象。“经脉学说的真面目”才是该书作者要考证的对象。
经脉学说研究的是经脉的生理病理现象、循行分布规律与脏腑的联系等问题,该书要考证经脉学说的真面目,首先要考证经脉系统究竟说什么?经脉是经脉系统的主干,下级分支是络脉,再分支是孙脉(又称孙络)。环型经脉气血的循行,是有阴升阳降规律的,阴经脉上行、阳经脉下行,人的姿势必须是举臂的,手三阴经脉气血才能上行到手末端,手三阳经脉气血才能由手末端下行到头,足三阳经脉气血才能由头下行到足,足三阴经脉气血才能由足上行到腹、再到胸,完成第一回气血循环。手足三阴经脉气血都不上头。
树型气脉的英文表达是channel,与环型经脉的英文表达meriaian完全不同。《实验针灸学》的编者用channel表达树型气脉,就是知道树型气脉可以改道趋向病所走行,循的是气脉不是循经脉。经脉是穴位的连结线,被穴位所固定,不能改变方向趋病走行,即没有“气至病所现象”,这是(气脉)与环型经脉的区别,可惜《实验针灸学》用树型气脉channel的同时,又用“循经感传现象”。针灸研究所原所长朱兵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说过,感觉只能发生,传递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感觉,该教材仍用“循经感传”“感觉传导”等错误概念,竟糊涂到这种程度!
该书《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的作者,除了经脉混称“经络”、经脉学说混称“经络学说”外,根本就不懂树型气脉木人的存在,也不知道环型经脉是不可能存在的。环型经脉络属的脏腑都是功能概念,联系这些脏腑的环型经脉能是行气血的实体管道吗?人体内有行血的经脉存在吗?手太阴肺经脉能搏动吗?能排除桡动脉的搏动吗?桡动脉搏动是客观存在的,谁也不能否定。切脉是切摸桡动脉,不会是切摸手太阴肺经脉。左、右手能候不同的脏腑病,寸、关、尺能候不同的脏腑病,有临床实践依据吗?这些内容《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的作者,竟不去考证,能揭露混称“经络学说”的“经脉学说”真面目吗?
经脉是气血如环无端循环运行的,无头也无尾,这样的气血循环就值得怀疑。针灸技术的传承,不是指导针灸治疗理论的传承,原来针灸是“气至病所现象”形成的树型气脉指导的,只要在气脉线找针灸点,都可得到很好的疗效,这是针灸医者的共识。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的“热敏灸疗法”,就是灸到“气至病所现象”消失,就是治愈了,不再灸治了。有“气至病所现象”就是有病,“气至病所现象”就是指向病所的拐杖,“气至病所现象”可以确定病所,这是环型经脉无法实现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的作者,虽然看出混称“经络”的经脉能行气血,指出气脉行气、血脉行血应区别,但不知行气的是树型气脉,行血的是称为血管的血脉。环型经脉不可能既行气又行血,因此我们要研究的是行气的树型气脉的实质,不是混称“经络”的环型经脉的实质。赵洪钧的专著(如《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也谈《灵枢》中的经脉是指血管,这是有偏见的考证,根本不知针灸木人是树型气脉,不是《灵枢》中的行气血的经脉,我已给他写信,因查不到他工作的地址,只好请您代交给他。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的考证是误用“经络学说”的有偏见的考证,考证者都不应引用该书的错误认识,有批判性的引用则可以,您说对吗?
敬礼!
中医梦老人:陈业兴敬上
2024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