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竟成清朝拦路虎?乾隆盛世下的征缅之战

关河有五十州 2024-10-02 18:26:40

鸦片战争中的奕山谎报军情,却不但活得好好的,还被嘉奖。这倒不是因为道光特别糊涂,其实道光也未必不能从奕山的奏折中看出前后矛盾之处,而且通过私下调查,他后来也知道奕山撒了谎,问题在于当时的道光心有余而力不足,捉襟见肘的国库也已难以承受战争的压力,奕山能够如此收场正是他所巴不得的,哪里还顾得了对方有没有说实话。

乾隆朝就不同了,军费根本不必操心,军事实力也傲视群雄,从准噶尔到回部,甚至是哈萨克,看上去谁都要比“蛮荒小国”缅甸更强更厉害,最后还不是该平定的平定,该老实的老实?用乾隆自己的话说,“试思我大清国全盛之时势,何事不可为”,国家正值最强盛的时候,又有哪只拦路虎是不敢灭,灭不了的?

乾隆朝的征缅战争中,大臣杨应琚同样是谎报军情,死了。乾隆另外补授伊犁将军明瑞为云贵总督,将他从新疆调到云南,用以接替杨应琚。

明瑞是傅恒的侄儿,同属于孝贤皇后富察氏家族成员,他的父亲富文是一等公,明瑞长大后以官学生的身份袭爵,亦为一等公。乾隆朝是新一代八旗贵族打天下的时代,明瑞年纪轻轻就参加了平准平回战争,而且在黑水营之战等诸多著名战役中都立下大功,论功行赏时,在他原有的公爵名号前特加“毅勇”二字,号承恩毅勇公,绘像列入紫光阁。

明瑞的两位前任,刘藻是书生,杨应琚虽有边疆经验,说到底也是文臣,到明瑞才正式上升到武将,而且还是一员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武将,这本身就传递出了乾隆要对缅甸发动全面进攻的明确信号,“征缅战争”的概念至此也才名实相符。

与统帅任命相配合的是军队的调整。前任刘藻、杨应琚时,乾隆一直以为骚扰边境的缅军是境外贼匪,而且还分为“莽匪”和“木匪”,后来才知道二者其实都是缅甸正规军,只不过在侵扰云南边境时,前者穿越了南线的整欠、艮良,后者穿越了西线的木邦。

在第二次征缅战争中,杨应琚前后八次共檄调官兵两万两千七百余人,比战争初期多出一半有余,应该说机动部队也不比缅军少多少,但却几乎每战必败,场面难看至极。首因是作为统帅的杨应琚胸无成算、调度无方,他后来的指挥调度已跟刘藻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移东补西,朝更暮改,又不让本营将官带领本营士兵,各营杂凑成伍,兵将互不相识,毫无纪律,其间谁战死了,谁受伤了,谁病故了,谁逃走了,统统成了一笔糊涂帐。除此之外,清缅两军技战术和战斗力方面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更不容忽视,可以从中看出,缅甸能够称霸东南亚绝非偶然。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