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次新酒,整体我并不看好,虽然次新酒中有好酒,但更多是品质不行、性价比不好的坑货。对于消费者来说,选购次新酒,自己一定要会品酒,然后结合自己的消费能力消费这类酒。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次新酒。与老酒一样,次新酒也是瓶存了一段时间的酒,只是相比老酒来说,瓶存时间没那么长罢了。对于次新酒,普遍认知是90年代中后期(95年之后)开始的酒叫次新酒。为什么以这个时间为界,是因为这个时间所流落出来的酒品质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次新酒的年份上限是90年代中期,下限是什么时候,个人觉得13年之前的酒都算次新酒。对于次新酒的下限年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业内不少人认为,10年瓶存以上的酒都叫次新酒。其实13年开始,白酒进入到调整期,结合这个大环境,我们可以将95-13年这段时间的酒叫次新酒。
95年之前的老酒,多为高端品质酒,95年之后的次新酒不少是低端酒、酒精酒,其实这一变化跟白酒行业及消费市场有关。95年以前留下来的老酒多为当时的高端酒,而当时的大众酒反而少,原因很简单,当时白酒产能不大,老百姓买得起的大众酒基本都被喝掉了,所以现在能买到的少。但当时又产了不少高端酒,而那时有钱人少,有消费能力的人少,不少酒最后没有卖出,成为渠道的存货,还有一些酒虽然卖出,但因为价贵,老百姓舍不得喝,于是也存了下来,最后回流于市场。
当然在产业角度,那时不少酒厂有酿高端酒,即便是一些地方的小酒厂。原因是那时行业有许多评鉴活动,这些评鉴活动不像现在,基本被酒厂充值,从客观性角度讲,当时的评鉴比现在客观的多,而且都是业内专家评鉴,专业性非常的强。
由于那时的媒体渠道较为单一,酒厂宣传中评鉴得奖的权重很大,这也使得许多酒厂不得不开条高端酒生产线,酿造高端酒,其目的就是为了参评得奖。然而不少酒厂本身的品牌定位就是大众酒,因此从营销角度,他们的高端酒消化不掉,而这些酒最后成了老酒被现在的消费者二次消费。
随着90年代各大评酒会被取消或成为酒厂充值的评鉴会,酒厂没有了评鉴会的约束,因此品牌力弱的酒企没必要酿高端酒。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宣传渠道的崛起,酒厂可以花钱让这些媒体帮其做广告,面对的群体是大众,由于大众不会品酒,酒厂浑水摸鱼,卖点差酒不影响其销售。
更重要的是,随着广告酒、三精酒的泛滥,挤压了固态酒的生存空间,毕竟那时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不足,媒体渠道有限,反击、质疑做假酒的声音少。于是白酒进入到一个劣币驱良币的时代,许多做垃圾酒的酒企,干掉了那些正儿八经酿固态酒的酒企。
说到广告、三精酒这一时代,从90年代初发力,90年代中后期泛滥。从市场角度,白酒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在90年代中期以前,大众酒是卖方市场,商品供给不足消费者需求。从90年代中期以后,低度三精酒泛滥,一下子充满了大众市场,使得这一市场的产品过剩,而这也是当前次新酒为什么能买到那么多劣质酒的原因。
简而言之,就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低端酒基本被当时的老百姓喝了,我们能够买到的少。而这一时期的高端酒,因为当时卖的价格贵,被消费的少,最后被存了下来成为了老酒并二次销售。
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白酒进入广告三精酒时代,大量的低端酒精酒进入市场,低端产品过剩,使得现在有大量的低端次新酒在流通销售。而这一时期生产高端酒的酒厂少,所以能够买到的好酒不多。
说到90年代后期的次新酒,品质价格的不错恐怕只有酒鬼、高炉酒。虽然那时茅台、郎酒高端品质不错,但现在茅郎的品牌力也强,所以他们的次新酒卖价也贵。相比之下,酒鬼、高炉属于破落户,尤其是高炉。2000年左右的高炉干下了古井贡,成为当时的安徽老大,那时的高炉还是出了不少好酒。到现在,有些品质不错的双轮王酒价格不贵。
酒鬼也一样,当时的酒鬼是兼香老大,巅峰时期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五粮液。酒厂主出高端酒,酒鬼酒就是当时的高端产品。到现在,这些酒的价格也不贵(主要相比其他的老名酒)。
2000年之后,因为90年代末三精酒对白酒行业的负面影响太大,于是地方扶持一些酒企、资本收购一些酒企重新酿固态酒。而这也让次新酒中出现了一些性价比好酒,但这些好酒有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品牌没做起来。
对于这些酒,他们有这几种存在形式:1、一些资本入主品牌时,为了推广品牌,于是用一些老酒勾调产品,且前期招商,拿货价不贵,而后品牌没有做起来,最后无人问津,使得早期的优质酒成为了存货,最后以次新酒的形式便宜卖出。这里面比较典型是10-12年鸭溪窖典藏、08-09年友缘匀酒15年、08-09年友缘匀酒20年、07-09年国密董酒、12年平坝扛鼎之作、08年金壶春(这些酒除了鸭溪窖典藏以外,其他谨慎选购,董酒、匀酒两款已经涨价了,平坝和金壶春两款有人造假)……
2、有些资本跟地方对赌及一些协议即将到期,酒厂急于做业绩,于是便宜价格出好酒(这里面不好举例,涉及到一些酒厂的机密,但大家知道白酒行业有这种事)。
3、有些资本、地方恢复酒厂生产,且按好的工艺酿造白酒,但品牌一直没做起来,使得次新酒中存在不少好酒。这些酒有08年宝丰建厂60周年纪念酒、13-14年毕节大曲1958、13-14年毕节大曲玉兰典藏(宝丰这几年因为大清香时代,品牌力上去了,前几年这个酒的品牌力是很不错的)……
4、一些走下坡路酒厂没落之前出的一些好酒,以及一些大品牌没有做出来的系列酒。比方说13年青酒酱香溶洞洞藏、11年江口醇蛟龙、泸州老窖酿艺2010、酿艺2012、酿艺2013……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在次新酒里,有好酒也有差酒。有些差酒还就是一些品牌酒企的酒,而这也是我建议大家谨慎选购次新酒的原因。一般来说,选购次新酒首先要消费者会品酒,同时对白酒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比方说一些曾经火过一时且有布局高端酒的地方酒企,在那一时期说不定有价格便宜的好酒。
从市场角度,当前确实不少老酒商推广次新酒,毕竟相比陈年老酒,次新酒的量比较大,对于有一定实力的酒商来说,这样能完成批量营销。除此之外,次新酒有较大的不透明空间,酒商可以完成盈利,这也是许多酒商炒次新酒的动力。
相比之下,陈年老酒因为存量少,造假率年年增高,这也是许多老酒商转战次新酒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前有不少酒商推次新酒。相比十五年前捡漏老酒,现在玩次新酒更需要我们会品酒,了解白酒行业历史。毕竟来说,陈年老酒多数是好酒,次新酒里有好酒,但并不多,需要我们筛选。说到这里,对于这一期的话题,作为酒友及酒商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