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歪头病白内障是怎么引起的?牛蛙歪头白眼病用什么药?牛蛙歪头黑肝是什么引起的?牛蛙歪头白内障黑肝怎么治疗最有效?牛蛙歪头白眼白内障的预防用什么药?牛蛙歪头白眼白内障怎么预防和治疗?牛蛙歪头病白眼白眼最简单的治疗方法,牛蛙歪头白眼白内障怎么治才能好的快?牛蛙歪头白内障白眼是什么问题?牛蛙歪头黑肝白内障病如何防治?牛蛙歪头病白眼白内障最有效的办法,牛蛙歪头白内障白眼黑肝的特效药
温度回升,牛蛙养殖黄金季来临,投喂量增加,肝肠负担加重,加上这段时间降雨频繁,养殖老板管理不到位,牛蛙歪头、白内障等病害逐渐开始增多,养殖朋友们损失比较惨重,都想知道如何有效预防牛蛙歪头、白眼的问题。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说一下,牛蛙歪头病、白内障的症状,原因,预防用药。
一、牛蛙歪头、白内障、白眼的症状表现
这个季节,大部分牛蛙养户开始下牙签苗了,如果能顺利养成,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然而在牛蛙养殖中,歪头(白内障)一直是牛蛙养殖中高发的顽疾之一,并且由于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养户朋友“闻之色变”。
患病的牛蛙的发病症状一般是:体色发黑,头歪向一边,不吃料,身体失去平衡,解剖病蛙可见肝脏、肾脏、肠、胃等器官有黑肝肿大、充血的现象。
牛蛙歪头病由于养殖密度过大,残饵粪便处理不及时,造成病菌爆发,属于病菌感染性疾病,是由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所引起,该菌直接破坏牛蛙的脑神经,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
该病从蝌蚪到成蛙均可发生,传染性很强,7-10月份流行;流行温度20°以上。病蛙肤色发黑,厌食。患病蛙在水中不停地打转,一会向左转一会又往右转。
随后出现头部歪向一侧,眼球突出、双目失明现象,故此病也称白内障(眼球突出,覆上一层白膜)。
解剖后可见病蛙肝、肾、肠、胃等器官有充血现象,歪头边的胃大于另一边,后肢有出血点,随即死亡。
发病典型特征是,患病蛙在水中不停地打转,一会像左转一会又往右转,并且伴随白内障,出现眼球突出、双目失明现象。病蛙有腹水,解剖后可见病蛙肝脏、肾脏、肠、胃等器官有明显充血现象。
在感染初期牛蛙慢慢发病,导致自身的活力减弱,摄食量开始减少,眼球向外突出,自身的免疫力系统通过增生眼膜来保护眼球,会造成眼膜角质化,最终形成了白内障。
病菌侵入脑膜,造成脑神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出现头重脚轻,腹部有血水,肝脏坏死。
二、牛蛙歪头病、白眼、白内障的原因,病原是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气温和水体温差大,造成水质的恶化,脑膜败血黄杆菌大量滋生,加上水质恶化造成牛蛙自身免疫力下降,防御系统失衡,病菌就很容易侵入到牛蛙脑膜导致发炎发病。
再遇上天气多变,比如昼夜温差以及连绵阴雨,很容易使牛蛙产生各类应激,免疫力进一步降低。这也解释了牛蛙歪头病、白眼白内障等疾病主要流行于5~10月份的原因。
高密度养殖是牛蛙养殖的一大特点,残饵粪便堆积,给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质问题也是牛蛙歪头白眼的主要原因,如果牛蛙所处的水质不好,例如水中含有过多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导致牛蛙出现眼睛发炎、视力下降等问题。可以在水塘中喷洒海得宝,保持水体活性与良好水色,优化水体环境。
其次高强度投喂是牛蛙养殖中不成文的规定,也容易理解,多吃多长,快速上市,养殖的目的就是赚钱无可厚非,但这会对牛蛙的肝肠造成较大负担,免疫力低下。
这也是为什么歪头病很多时候也伴随着肝脏病变、肠道腹水等问题。牛蛙在自然条件下,尽管处在日晒雨淋、阴暗潮湿的恶劣环境中,但由于牛蛙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浸入体内的病原菌。
并且趋利避害,能够选择适宜生存的环境。然而在人工养殖中,固定的养殖场所,加之养殖密度较大,水位较浅,自净能力差,非常利于病原菌繁殖,尤其水温25°C以上时,个别蛙得病,很容易引起大规模传染。
目前导致歪头的已知病原有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据说藤黄葡萄球菌、浅黄假单胞菌也会导致。
疾病感染,牛蛙可能因为感染了细菌、病毒等疾病而出现歪头、白眼等症状。此时,牛蛙的眼睛周围可能会红肿、流泪。
寄生虫感染:牛蛙身上可能寄生着一些虫子,例如蜱虫、跳蚤等。这些虫子会导致牛蛙感到不适,甚至引起眼睛发炎等。
牛蛙歪头病、白眼白内障病的主要感染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从母体传播。二是牛蛙之间相互感染。随后出现头部歪向一侧,眼球突出、双目失明现象,故此病也称白内障(眼球突出,覆上一层白膜)。
解剖后可见病蛙肝脏、肾脏、肠、胃等器官有充血现象,歪头边的胃大于另一边。
牛蛙歪头白眼大多与环境恶化直接相关。浅水位、高密度养殖、水体自净能力差、底质恶化等都会促进致病菌的繁殖;当天气变化剧烈,水温适宜时,很容易导致蛙的整体免疫力下降,为致病菌的感染提供有利条件。
三、预防牛蛙歪头、白眼白内障的方法措施,用什么药?
1、预防措施: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中的水,并加入适量的水处理剂,如活性炭、除氯剂等,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持好水质、底质环境。水底残饵、粪便堆积,水中有害菌多,养殖环境差,牛蛙体质变差就会容易感染病菌,所以要勤换水,定期使用改底、增氧的药物改善池塘环境。
合理控制密度。前期放苗密度高的池塘,随着蛙规格变大后要适当分塘,减少密度,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若密度高,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多。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池塘或水体周围的杂草、落叶等垃圾,避免有害物质在水中积累。同时,要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防止病菌滋生
给牛蛙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为牛蛙提供干净、宽敞的水体和栖息地避免过度拥挤和污染。此外,要注意给牛蛙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营养补充剂,增强其免疫力。
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牛蛙的眼睛、皮肤、鳃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合理建造蛙池,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不单单是针对红腿红肚病,其它细菌性疾病一样,在养殖模式上,特别是注意水泥池,因为水泥池底部没有泥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无法吸收,若水质恶化,感染性还会增强。
定期做好改底、调水、消毒的工作,像常用的比较温和性的碘制剂,定期使用一下,只有把底部的有机质、残饵粪便给分解掉,这样才能把水质给调理好,这样才能防御细菌与病毒的大量滋生,
保证饲料的品质:其是近几年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饲料品质问题会比较3、多,合理的投喂饲养,像现在正常喂1个点,调理牛蛙期间,一天一餐就可以。
这样还可以增强蛙体的抵抗力,也不会引起肝脏负荷过大,从而造成的体质差,损耗大的现象。
及时隔离:将病死蛙、病重蛙清除出场外10米处挖坑深埋(勿将死蛙,病重 蛙乱丢或弃于场内)。
排换1/3的池水,外泼复合碘、苯扎溴铵、戊二醛降低病原密度(防止混合感染),连续使用2-3天封闭浸泡消毒,其后保持新鲜的水源进入。
加强饲养管理:a.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其实这一点养户也心知肚明,养殖密度低,病原菌爆发风险就低。但养殖密度低代表着同样的养殖规模成蛙产出少,这个是需要养殖户自己去平衡。
b.牛蛙排泄粪便多,水质污染大,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注重环境消毒。其次就是排水,排水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然后全池可用聚维酮碘等进行消毒,减少病原的传播。
科学喂料:蛙类贪食,即使在饱腹的情况下还能吃料,养殖中总能见到有些蛙死后整个胃中都是饲料,喂料多不仅加重肝脏负担,容易诱发疾病。
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养殖就是以预防为主,保健做好了,后期的养殖工作自然就会顺利,但是也不能乱用药。
日常保健主要就是保肝护肠补营养,像现在所有的症状都不能做单一的疾病去治疗、现在发病往往都是并发症,对症用药才是关键,如果发现患此病的蛙不多,主要还是以消毒换水,内服给药为主。
日常可添加海得宝和五黄粉等产品来促进牛蛙的消化吸收,促进排毒,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海得宝:成分有高活性抑菌型芽孢杆菌、噬菌体、粘红酵母、免疫调节因子等(噬菌蛭弧菌总数≥6×109pfu/ml 。)
①可以处理弧菌属、气单胞菌属等G -致病菌所引起的蛙类红脖子病、红腿、红肚子、出血、穿孔病、红底板、白底板鳃腺炎、肠炎、腹水、腐皮、溃疡等疾病。
②净化水质。有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强水体溶氧与稳定性,保持水体活性与良好水色,优化水体环境。
③促进生长。富含促生长因子与营养物质,加之菌株能分泌多种消化酶,可增强食欲与摄食量,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
用法用量:常规用量:每亩每米用10-20毫升,每隔7-10天左右用一次,直接用本塘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拌料:100毫升拌料100-200公斤。处理问题时,加量使用,效果更好。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