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澜先生戏说老子“五善”,让我顿悟,让我不敢再以貌取人

问道化鸣 2024-07-15 15:49:18

周澜先生在我的道友之列,最是不苟言笑的人,偶有玩笑也总是拿我开涮,说我是个“麻瓜”,就是说我没有他们所说的信仰。因此我对她的感觉也很一般,觉得她就是一个所谓的“修者”,或如她自言的“行者”。

当年,她曾在美国做针灸,二十年间,积攒下亿万家产,又用十年拿下了北京一个四合院,开了一家中医诊所。但她为了修行,近几年跑遍东三省,云贵川,两湖两广,因为编写道家文献的机缘,我们结识于沅江湖畔。

印象中的周澜先生,温文尔雅,沉潜刚克,不善言谈。但说到她喜欢的话题,则话锋犀利,毫不留情面,她不止一次笑言我就是个“麻瓜”,是玄门中的“混子”。

前天受王一泓道长之约,赴会徐州,与几位老友话旧。闲谈自然不离“道”,她说自己只是一个“行者”,王道长问她“你可曾留下辙迹”?

她回答的很干脆:我又不是御风而行的列子,既然行走于天地之间,岂能不留下“辙迹”?

我接话道:我以为只有我这样的“麻瓜”才不是“善行者”,原来你也是“麻瓜”啊?

于是王道长说起老子的“五善”,他的大意是说:行“道”者无迹,言“道”者无谪。善计不用筹算,清静无为者,何须筹算?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即是善闭七窍诸门者,诸邪不能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此乃“心结”,心不开,则外物何能惑我?

王道长的解释颇有一番新意,至少他把“善闭”与“塞其闷,闭其门”联系起来,又从“善结”想到“心结”,“以老解老”,殊为难得。只是他没把“善行”解释清楚。

我连想都不用想就直接发话,因为,我觉得其他几位朋友的解释,在我原有的认知里都是学舌之类的。我问王道长:“老子说这‘五善’与后边的‘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的结论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周先生此人有一特点,要么不说,要么不容置喙,不待王道长回答,周澜立马接过话题说:“王道长这样的解释很常规(其实就是很世俗),但与老子思想还是有点差距。”

我问,差距在哪?

周先生说:王道长虽是一个修者,却不看方仙道家开山鼻祖河上公的“老子章句”,河上公说“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下堂,不出门,故无辙迹”,简洁明畅,一语中的。

你只要行走,不管你乘车也好,步行也好,必然留下辙迹,除非“不行”,行则有迹。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九里山下相见,一路行来一路迹,大家互见还是“迹”。像我这样,曾经为了寻道问道,走遍大江南北,结果呢?水陆空都留下了我的痕迹,怎么可能不留痕迹呢?

而善为道者不见其形迹,就像17章所说“太上,不知有之”,他不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山呼万岁,谁见过他呢?

“善行无迹”是说善为道者“不行而知”:顺物自然不干涉,就没有痕迹

她接着说:老子是在鼓吹特异功能吗?若是那样,那还真是宗教神秘主义,而不是老子思想。那么,“善行无迹”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无非是说善为道者“不行而知”,请你们,尤其是“麻瓜”先生注意了:是“不行而知”。

不要把心思用在“如何不留痕迹”上,你只要行走,就得留下痕迹?所以老圣人告诉我们:“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重在强调“善为道者”不造作,不干涉,任凭万物自生自长,自来起去,不加干涉,何来痕迹?

王道长首先鼓掌,众人附和,我为她端起茶杯,向她表示敬意,并请她继续解道。

“善言无谪”就是“希言自然,犹呵贵言”,而不是多言多语,因为多言则数穷

周澜先生从来都是当仁不让的,《道德经》中的“言”,不是“言说”,实乃不干涉。用之于圣人之治,就是政教法令。所以,“善言”就是合乎“自然”的政策法令没有瑕疵。

“善言”与“不言之教”、“希言自然”、“犹呵贵言”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不言之教”可不是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什么“身教重于言教”?那就一个“扯”嘛!老子是说教育人怎么能靠强制力的“命令”呢?

通常认为“希言”即“道言”,是说大道无言。相比较,我还是赞成“麻瓜”先生对“希言自然”的理解,他认为这句话里省略了“大道”和“万物”两个行为主体,就是说“希言自然”类似“道法万物之自然”,是大道“希言”不干涉万物,万物才能自然而然。

“犹呵其贵言”同样调调的是顺应万物而不施加影响,“犹”强调慎重,“贵”意在稀少。

与“希言”“不言”“贵言”相反,“多言”则至于技穷。政令繁苛终致穷途末路。

崇祯帝朱由检最为人称道的是“夙夜在公”,勤于政事,厉行节俭,每天“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刚愎自用、急躁多疑的“有为”帝王,为了实现明王朝的“中兴”,不断发动对后金的攻击,频繁更换内阁辅臣,先后诛戮袁崇焕等18名封疆大吏,造成官僚体系动乱,地方叛乱不已,有坐视中原灾荒,无计可施,迫使明末农民起义,给后金以可乘之机。

周先生说:在我看来,朱由检是“多言数穷”的典型案例。

“善数者不以筹策”就是善于计数的,不用计算工具

我问她:“善数者不以筹策”应该与“心机”“算计”有关吧?

周先生毫不客气地说:刚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这一章所言之“五善”均是对善于为道者的比喻说明,不宜做过度解读。

“善数者不以筹策”就是字面意思,就是不用计算工具,就能知道结果。圣人以少为多,“少则得,多则惑”,少到不能再少的“一”上,“执一以为天下牧”,“得一以为天下正”。又说“致数与无与”,希求越多,终致于无有。

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为道者将欲望之门关闭,虽没有关钥,欲望也进不去

周先生说:王道长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借鉴,原文虽然是比喻,但归根结底还是说为道者是如何“闭守”而不被物欲所惑的。为道者将欲望之门关闭,虽没有关钥,欲望也进不去。在《道德经》中,只有“塞其兑(门内二心),闭其门”与其相对应,别无他解。

堵住欲望之门,是“少私寡欲”的要求,唯如此,才能杜绝新的欲望窜入,而将已有的文饰情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就是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没有办法将其分开

世人总要以种种方式,将名利得失跟愿意交往的人事“捆绑”在一起。唯有“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利济天下而“为而弗恃”,“功成不居”,却能使人感念不忘。此“结”之善者也,不仁不亲,没有远近厚薄,心在一起,不以被分割。所以“无绳约而不可解”。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以道莅天下”,天下人自然归往,并非是你想“结”就能结,想破坏就能破坏的,这就是民心的力量。

所以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善为道者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生事造作,只做百姓自由发展创造的辅助,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自然会赢得天下民心,而大动干戈的强取豪夺正是对民众利益的直接迫害,岂能赢得民心?

所以,本章“五善”意在申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加干涉,“以百姓之心为心”而一视同仁,故能得出“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的结论。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 2024-09-19 16:24

    以骨骼取人可能不对,以神情取人还是可靠的,比如那些做了叛徒的塔绿班就有一股奸诈冰寒的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