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史话:华夏文明的边疆印记

东函西数商业说 2024-09-22 02:56:29
有人说,东北是满清带进来的嫁妆,这话肯定是不全面的,就是站在古代中原王朝的视角来看,也不全面。 早在战国时,燕国就拿下了辽东,也进行了移民开发,到了汉朝,汉武帝不仅继续开发辽东,还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汉四郡,然后移民开发,从此之后,中原每逢战乱或饥荒,大量的移民涌入了半岛,完全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构成,当地的汉化程度很深。 西晋之后,华夏经历了几百年的混战,无力统一东北,在这期间,高句丽逐渐发展起来,需要说明的是,高句丽是诞生于我国东北的割据政权,和后来的高丽不是一回事。 隋唐两朝实现了本部的统一,之后连续攻伐高句丽,在唐高宗时才彻底拿下,后来大唐又在东北黑龙江流域设立管辖机构,中原王朝对东北的统治,第一次摸到外兴安岭。 当时之所以没有大举移民开发黑龙江流域,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做不到,东北的土地是很肥沃,但是太冷了,当时没有高产的农作物,玉米和土豆等农作物还没引进,光靠打猎和捕鱼,是养不起一套中原式的统治机构的,限制东北人口数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衣服,东北只能穿兽皮做的衣服才能扛过冬天,可是兽皮是无法量产的,在棉花普及之前,中原王朝对东北的经营,只能重点控制稍微温暖一点的辽东和朝鲜半岛,所以大唐对黑龙江流域的统治很松散,只是控制少量据点,大部分地方是羁靡统治,虽然是羁靡统治,但是在法理上毫无疑问是归朝廷管的。 到了宋朝,棉花的普及度是提高了,但是宋朝的武力值又太拉跨,连本部都守不住,就不要说统一东北了。 古代华夏文明主要分两支,一支是长城以南的农耕文明,一支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文明和渔猎文明,不管是匈奴突厥,还是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从根源上来说,都是中原的炎黄子孙迁徙过去的,又融合了当地民族的血脉,建立了强大的草原政权,不管是正史的记载还是现代的DNA检测,都证明北境和长城以南是同一人种。但是在古代,塞外政权对北境的统治,主要集中在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以南,因为西伯利亚地区越靠近北冰洋就越不宜居,西伯利亚住的都是在北境竞争中的失败者,没地方去了,只能逃到西伯利亚更北的森林里避难,在那里艰难地繁衍,这群人被称为“林木中百姓”。 成吉思汗武德充沛,顺手就把西伯利亚的“林木中百姓”征服了,使得后来元朝的版图直达北冰洋,蒙古连西伯利亚都能收入囊中,更何况是东北,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而元朝的棉纺织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东北的开发要比以前容易很多。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对开疆的兴趣不大,而且还留下了遗诏,一口气把15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也就是今天的日韩、东南亚和东北亚这片。为什么朱元璋会留下这种遗诏呢?他认为这些小国对大明没什么威胁,如果去征服他们,山海阻隔,劳民伤财,而且打下来后,收不了几个税,如果派兵驻守,还得朝廷拨钱,算经济账是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称臣纳贡。 既然东边和南边不要了,那应该集中力量防范北边和西边,朱元璋的原话是:“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朱元璋建立大明,是中华的千古英雄,但是对于国防的构想,却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小农思维,开疆拓土可以拓展大明的生存空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利益,但是开疆会损耗国力,说不定会带来什么风险,有可能动摇朱家的江山,而以大明的国力,只要缩短防线,依托长城防守,要守住基业还是绰绰有余的,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剩余国力用来对内控制百姓,使朱家的江山可以传得更久。 这有点像某个穷屌丝通过艰难创业赚了大钱,挣下了一份庞大的家业,他就特别怕儿孙把家产败掉,于是临死前嘱咐儿孙们,你们继承了这份家业后,不要去搞什么再创业的投资了,总之有风险的投资别去搞,这笔钱要么买地收租,要么存银行吃利息,就算你们不成器,这笔庞大的利息也够你们享受很多代了。 其实这个事也不能全怪朱元璋,因为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传统从宋朝就开始了。古华夏是骁勇善战的,是富有开拓精神的,但是自宋朝开始,皇帝为了一家的私利,防内重于防外,硬是变着花样地把华夏传承了几千年的武德给阉割了,这就是所谓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所以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民国,中华走成了上千年的下降通道,但是王朝的寿命却比较长,从皇帝一家的利益看,这样做是最利己的,至于华夏的利益,与我何干? 然而世界是充满竞争的,躲在安乐窝里不思进取,最终也免不了被灭国,就像是一家大企业,取得垄断地位后,如果不思进取,时间长了,一定会被新的挑战者干掉。 康熙曾说明朝“远迈汉唐”,这其实不符合事实,汉武帝讲的是“寇可往,我亦可往”,把当时国力所能及的地方都打下来了,使得两汉的国防压力不大,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唐朝时,唐太宗为了收复汉家故土,身体不好了还要亲征高句丽,还说了那段著名的话:“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这句“不遗后世忧也”让无数后人敬仰,唐太宗趁着自己还活着,怕后世儿孙打仗不行,于是自己把苦活干了,不把边患留给聪明的下一代去解决,要给子孙留下一片真正的太平江山,这才叫汉唐气象。 同样的对比,当年日本侵占东三省时,蒋介石玩的是日记强国,结果遭遇了更大的入侵,这和宋朝有什么区别?而美军打过三八线后,毛主席说的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历史证明,这就是新中国版的“不遗后世忧也”。中华经历了上千年的下降通道后,自毛主席开始,古华夏强悍进取的精气神又回来了,中华千年的熊市终于结束了。 到了明成祖朱棣篡位成功后,他就不全认同老爹的那一套理论,一会下西洋,一会征漠北,在开疆上有几个大的成果:一是在今天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设立了旧港宣慰司,华夏首次实控了马六甲海峡;二是把收复了越南,这绝对是大功一件,从秦汉到唐末,中华一直统治越南上千年,汉人移民不断迁入,越南已经实现了华夏化,但是宋朝没有把越南统一起来,元朝也没打下来,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越南走向了独立,越来越本土化,东南小岛和大陆才分开几十年,现在就已经有点本土化的倾向了,何况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几百年;三是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 这个奴儿干都司是个省级机构,明朝统治一块地方,用的办法是设立卫所,简单说就是建立屯垦兵团,平时种地,据点巩固后再招揽更多的移民来开发当地。而战时则拿刀出征,明朝在东北设立了一百多个卫所,控制了东北最肥沃的土地和重要交通线,“省会”建在今天的庙街附近,位于黑龙江的出海口,清朝时被大俄占了。 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和内地省份是不一样的,朝廷主要是控制重要据点和交通线,至于森林里的那些部落,就赐各种官位,部落首领需要到北京来给皇帝磕头,然后皇帝赐给他们在当地合法的统治地位,从法理来说,东北毫无疑问是明朝的一部分,奴儿干都司的面积,比清朝时统治的东北还要大。 在明宣宗时,奴儿干都司撤销了,于是有人认为大明统治东北的时间很短,这是坏蛋们在偷换概念,因为奴儿干都司这个都司主要干的活是招抚,让东北各部承认大明皇帝是东北的最高统治者,招抚都搞完了,那这个都司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当然要撤销了,所以奴儿干都司撤销后,大明对辽宁以北的统治是一直存在的,不过后来的确有所收缩,直到明末满清崛起。 明宣宗时干得最混账的事情就是把越南给丢了,明成祖收复越南后,治理工作搞得不好,当地不断造反,朝廷派兵去镇压,是取得了胜利,但是游击战不断,这个时候大臣就给皇帝算经济账,大概意思是朝廷在越南的税收,还抵不上军费和官员们在当地的开销,经营越南不赚钱,不如放弃算了,将军们不干,说这是败家子行为,虽然现在不赚钱,但是剿灭叛军后,将来好好治理不就能赚钱了么?问题是要剿灭游击队,现在就得花很多钱,于是皇帝咬咬牙,还是扔了算了,越南从此永远地脱离了中国。 放弃越南对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为越南是中国进入东南亚腹地最便捷的跳板,从汉到隋唐,中华已经把领土推到离湄公河出海口不远的地方了。自宋朝后,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经出来了,可以输出庞大的人口,如果明朝不放弃越南,时间长了就统治稳定了,于是中国巨量的人口顺着越南就可以一路去开拓东南亚腹地,整个中南半岛都会成为中国的神圣领土。 对越南这种产出较高的省份,皇帝说放弃就放弃。那对于产出更低的东北,朝廷就更不愿意多花钱了,所以大明对东北的经营,主要集中在辽宁一带,对于辽宁以北的经营,就非常的粗放了。后来满清入主中原,于是,东北才成了满清所谓的“嫁妆”。 东北自古就属于华夏,请问东北能叫嫁妆么?好像不太合适吧。 金庸说满清入关,是轮流坐庄,这个说法的争议很大,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是没问题的。只是满清这个庄,坐得不太好,好在中华文明的底蕴深厚,即使在满清这个庄坐得不好的情况下,中国也艰难地从20世纪的泥潭中爬了出来,实现了浴火重生。我的原文,欢迎关注:「链接」
0 阅读:3